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德阳科技公司税务筹划报告(德阳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平台)


……


回眸过去5年,这一个个数据既是德阳市千方百计提高医疗健康水平的缩影,更是德阳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德阳卫健系统以落实“健康德阳”建设战略为主线,从强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群众就医获得感稳步攀升,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筑牢屏障 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攀升


如何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优质医疗服务?是德阳卫健人一直在不断思考和努力践行的课题。五年来,德阳持续提升医 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群众就医更优质、安全、便捷,全方位筑牢健康屏障。


医疗资源不断扩容提质。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67个,其中包括2家“三甲”和12家“三乙”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3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家、卫生监督机构6家、妇幼保健机构6家、采供血机构4个。“十三五”期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68张增加到7.63张,年均增幅6.87%。


卫生健康人力资源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有卫技人员24787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十二五”末的2.35人提升到2.76人,年均增幅3.49%;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十二五”末的2.26人提升到3.15人,年均增幅7.88%;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从“十二五”末的5.74人增加到7.17人,年均增幅4.98%。高于、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医疗技术实力进一步雄厚。建成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33个、市级重点专科111个。成功创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试点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市、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市;广汉、绵竹、罗江、中江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国家级试点。


高质量的发展,带来的是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持续攀升。2021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1.26‰,人均期望寿命78.29岁,三大健康指标处于西部地区领先水平。


深化改革 全民共享殷实健康红利


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德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老百姓带来殷实的“健康红利”。


过去5年间,全市医疗机构门诊急诊接诊达1.39亿人次,接收住院患者351余万人次。德阳市人民医院从2016年6月开始,在省内地市级医院中率先成立日间手术中心,2020年该院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35.53%,居全省医疗机构第二。


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其中,市人民医院预约诊疗率达56.75%。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全市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率位居全省前列。指导做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加强重点药品和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基层医疗卫生能力进一步加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推荐标准机构19家,达到基本标准机构21家,建成社区医院14家。


成绩远不止于此。过去的五年里,全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有效遏制;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市县两级公立医院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推开。


健康产业不断壮大。德阳分别于2016年、2017年申报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城市,过去五年里,德阳卫健系统稳步推进两项试点工作,全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42家,医疗养老总床位7295张。


“互联网 医疗健康”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申报“互联网 医疗健康”示范市,启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区域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即将实现;开通健康德阳APP,打造区域线上医疗服务平台,实现预约挂号、移动诊间、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等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实现就医服务“一卡通”,28家医院接入德阳市电子健康卡卡管平台,130万市民申领了电子健康卡;建立线上服务新模式,德阳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互联网医院等陆续开诊,慢性病人、复诊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健康咨询、在线诊疗、预约检查和药品配送等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五年里,德阳卫健系统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部署,与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开展了多种方式的合作,与重庆市江北区、渝北区卫生健康委签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了成德眉资区域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框架协议;与成都市、绵阳市建立疫情防控信息互通机制。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提质增效 全面提升公卫服务水平


市八次党代会以来,德阳卫健系统紧紧围绕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始终以“健康德阳”建设为主线,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探索“主动跟健康”新模式。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统领,建立与德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医防融合”健康服务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引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参与编制《德阳市卫生健康发展白皮书(需方•上册)》,主要从卫生服务需方开展评价分析,为后续开展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循证决策依据。并签订德阳“十四五”卫生健康“1 5”系列规划编制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完成“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坚持"在建一批、包装一批、储备一批"原则,聚焦能力短板,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布局,提高平战结合能力,大力推进疾控体系能力提升、县级医疗救治能力、传染病救治网络体系、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体系等项目建设。


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宣传动员,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乱象专项整治及卫生环境整治,加大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和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持续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改善和品质提升,顺利实现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


积极推进“健康德阳”行动。制定并实施了《健康德阳行动 2020 年重点工作计划》,出台健康德阳专项行动方案,涵盖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健康环境促进、癌症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互联网 医疗健康"等 18 个方面。


扎实推进疾病防治防控。旌阳、罗江、广汉、什邡、绵竹5个区(市、县)通过省级血吸虫病消除达标验收,广汉市“全国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为全省仅有的2个县级实验室之一,绵竹市建成“全省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十三五”期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89.16%上升到94.19%,治疗成功率从83.31%上升到95.02%,检测覆盖率从16.17%上升到38.33%;精神卫生工作从2018年全省第13名上升至2020年第4名;实现碘缺乏病、跁子病、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消除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控制;各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关心关爱妇女儿童健康。实施“德阳市妇幼健康质量管理年”活动,举办母婴安全应急演练,组织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危重症)评审、高危孕产妇管理暗访督查和母婴安全、妇幼保健质量控制,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强化资源引进培养。在推行“健康德阳”行动中,德阳卫健系统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外引内联,中医药工作传承创新发展,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成功引进全国首位女国医大师刘敏如在德阳建立工作站,刘敏如国医书院落户德阳孔庙,北京汉章针刀医院德阳分院挂牌成立。区域协同发展赋能健康德阳。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德阳分院落户天府旌城;省人民医院托管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成都医学院共建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中江医院;成德眉资签订区域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框架协议;与成都市、绵阳市建立疫情防控信息互通机制。


健康扶贫实现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期内,贫困人口参保率100%,慢性病贫困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达 100%,所有行政村均有达标村卫生室,并配备合格村医。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5%以上,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医疗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


全民动员 科学务实抓好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卫健系统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勇担防控责任,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抗击疫情,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力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例,已全部治愈出院。2例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新时代,新起点,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未来五年里,德阳卫健系统将进一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老百姓就医获得感为目标,全力做好医疗服务和能力提升——


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考核,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依托上海交大医学院资源,成立“主动健康”研究院,建立德阳市居民疾病谱,打造精准权威的健康教育科普体系,推行医体融合工程,将爱国卫生融入社会基层治理,积极组织实施和深化完善“主动健康战略”;


引进培育优质医疗资源,加强现有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加快成都北部医学中心建设方案论证,打造现代医学创新中心;


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统筹谋划、部署实施、提醒提示、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开展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系统治理,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加强行业对医疗机构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


新征程,新跨越。今后日子里,德阳市卫健系统将同心戮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