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2006年的六月五日(2006年的狗六月运势)






说起当代年轻人最熟悉的老牌歌手,非“爷爷”辈的腾格尔莫属了。


除去那首可以唱一辈子的《天堂》。


近年来,他凭借对我们所熟知的流行歌曲进行翻唱和改编。


再一次在年轻人当中成功“出圈”。


穿着东北大花袄,颠覆性地翻唱《日不落》,



一句一个哆嗦,魔改得让人忘记了原唱。


这不是西班牙马德里的日不落,而是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日不落。


蒙古呼麦搭配《high歌》,


叫人大呼过瘾的同时,令现场秒变大型蹦迪场。



而那句“丑八怪……”,感受到了直击灵魂的拷问。



除了台上的翻唱,腾格尔还给网游公司献唱了多部主题曲。


比如《三国杀》周年庆曲目《傲视群雄》,除了献唱还拍摄了视频短评,


还一举登上三国杀官方账号视频排名第一的宝座。


还为年轻人熟悉的《最强蜗牛》《王者荣耀》《坎公骑冠剑》等游戏献唱过宣传曲,


火出圈的芒种就是与梦幻西游合作的。



他不仅唱得有意思,还真的能够帮助游戏公司大幅度提升用户下载量。


不得不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可就是这样一个现在看来可爱至极的大叔,年轻时也做过不少“糊涂”的事。


因为爱喝酒,耽误了不少时间,赔了不少钱,


40岁时回望前半生,感觉自己什么都没留下。



四十多岁二婚,回归家庭,


为父完成心愿,入选演艺圈十大孝子候选人。


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让我们一起走近腾格尔。


一、


1960年初,腾格尔出生在美丽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


腾格尔家中有5个孩子,他排行老3。



他自认受大姐影响最深,连选择艺术这条路都来自大姐的影响。


腾格尔的父母要养活5个孩子,十分忙碌。


童年里,腾格尔大部分时间是和姥姥一起度过的。



一开始,年幼的小腾格尔还无法理解,为什么每次姥姥接走的都是他。


长大后,他才明白,姥姥最疼爱的人就是自己。


在小腾格尔心中,姥姥就是他的“守护神”。


甚至他小时候不懂事,和姥姥吵过架,


被舅舅打了一巴掌,姥姥就会为了他同舅舅置气。


腾格尔的父亲,是一位典型的蒙古汉子。


低调又不张扬。


父亲读过书,是当地第一位汉语翻译。


腾格尔离开家后,父亲还给他写过信。


而母亲,在腾格尔的印象中一直是个严厉的人。


小时候非常调皮的腾格尔,总是被母亲教训。



但是,正是有这样一位管教他们的母亲,家中的五个孩子才都顺利长大成人。


蒙语中,母亲也叫“额吉”。


1990年,腾格尔在乌兰巴托参加国际歌唱比赛的时候,有一首参赛歌曲,就是关于母亲的。


从小到大从来没被父亲打过的腾格尔,是在母亲的棍棒下长大的。


他的母亲年轻时做过村干部,之后回家继续当牧民了。


当腾格尔出名后,内蒙古电视台去采访她,


问:“您儿子现在这么出名了,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结果母亲回答:“出名倒是没什么,不闯祸就行了。”


腾格尔小时候成绩非常差,一直到小学三年级,都未拿过及格的分数。


总是吃零蛋的腾格尔,成绩不好,脾气倒不小,


拿到零分就把试卷撕掉。


每次父母问起考了多少分时,他就会忽悠父母这次班上没有组织考试。


进入初中后,腾格尔依旧不让父母省心,


一次请假,令腾格尔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1974年,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比大比辈份的游戏。


其实就是孩子们互相说“我是你爸爸,你是我儿子“之类的。


用辈份压制住对方,


因为腾格尔乱说,其中一个孩子就告到老师那里去了。


腾格尔开的玩笑,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


这件事一直闹到校长那里,校长也认为事情严重,要腾格尔请家长。


腾格尔自小就害怕母亲,这次的事情实在没脸向母亲开口。


谁能想到,考虑再三后,腾格尔写下了遗书。


写下“自绝于社会“的遗书后,交给了班委。


当时,腾格尔所在的旗,多是蒙古包,没有什么高楼大厦,


最高的建筑是在建的影剧院。差不多三层楼。


幸好,腾格尔的哥哥也在这个学校读书,班长看到遗书后立刻找到了腾格尔的哥哥,



哥哥找到腾格尔的时候,母亲也赶到了学校。


之后学校想要开除腾格尔,


母亲紧紧抓住兄弟俩的手,大声说:“你们不能赶走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上学。”


尽管腾格尔留在学校读书,但是老师几乎不再管他,


即使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也会选择忽视。


腾格尔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转机出现在第二年,


内蒙古艺术学校去往当地招生。


在大姐的支持与帮助下,腾格尔顺利被内蒙古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录取。


他离开学校的时候,被褥、书本什么都没拿,


那被称作是一场“越狱”式的狂欢。


二、


进入艺术学校后,腾格尔开始了起早贪黑的舞蹈练习。


但是压腿、下腰、劈叉和高强度的训练,并不适合随性且不爱运动的腾格尔。



抱着不能转专业就退学的念头,腾格尔成功转学乐器。


几年下来,三弦、马头琴、钢琴等乐器让腾格尔学了个遍。


从内蒙艺校毕业后,腾格尔选择留校任职。


工作一稳定,父母就希望腾格尔赶紧定下来,


成家立业、娶妻生子。


为了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1979年,腾格尔前往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了半年,主要学习乐队指挥。


在音乐学院进修期间,腾格尔看到其他人都在复习,准备考大学,也萌生出继续深造的念头。


经过半年的准备,腾格尔顺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



可是此时,父母并不支持他继续读书,


母亲听到还要再读5年,直呼头疼。


最后,父母还是尊重了腾格尔的决定。


入学第一年,十几门课程,腾格尔有8门不及格。


复盘之后,他发现主要是语言问题,当时老师授课的都是汉语,他几乎都听不懂。


特别是一些公共课,腾格尔简直没有办法。


离开了说蒙语的环境,5年后,腾格尔的汉语已经说得相当好了。



公共课不行,可是在作曲类的专业课上,腾格尔简直有如神助。


学习编曲,腾格尔似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交作业时十分积极。


很多同学一学期写不出几首曲子,


反观腾格尔,一次就可以交上好几首。


有一次老师布置写一首云南风格的曲子,


腾格尔心想,自己没去过云南呀,怎么办呢?


想着反正都是外地人,就写了一首新疆风格的曲子。


让任课老师哭笑不得,因为写得好,老师还是认可了。


腾格尔接受新鲜事物特别快,当年迪斯科和通俗歌一出来,他都紧跟潮流学起来。


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腾格尔非常喜欢邓丽君。



为了听邓丽君的歌,腾格尔还遭受了警告处分。


回想起来,他依旧觉得丢人,


不过,正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唤醒了腾格尔内心对音乐的热爱。


80年代,在天津音乐学院,腾格尔是学校仅有的一名少数民族学生。


当时腾格尔生活费20元,学校每月补助18元,


每月38元的生活费,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是够的。


但是,对于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蒙古汉子腾格尔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


内蒙人对于肉的执着超乎你的想象,腾格尔到现在,三天不吃肉都觉得浑身难受。


腾格尔每周至少出去吃两次涮羊肉,每次连肉带汤全部干光。


而且他从不带他人同去,因为这些肉还不够他一个人吃的。



有时候还被老师邀请去家中打打牙祭,


一边吃肉一边喝酒,兴致来了就唱上两句,


老师说:全当外出采风了。


毕业后,腾格尔回过天津十多次,每次都会去看望恩师冯国林。


为了能够吃上肉,腾格尔主动献血,因为献血有70元补贴,还发肉罐头。


献完血,医生说一周内不要饮酒,腾格尔当天晚上就跑出去喝酒。


酒是腾格尔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酒在给他带去灵感与快乐的同时,也为他今后的人生路埋下了伏笔。


三、


大四那年,腾格尔放假回家。


和哥哥一起去参加同学的婚礼,


由于第二天要和母亲一起走亲访友,母亲太了解腾格尔了,再三叮嘱他不要喝太多酒,晚上一定要回家。


结果一喝酒就没完的腾格尔,完全忘记了母亲的嘱托,整整喝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伙伴就说:"腾格尔,你妈妈来了。”


腾格尔一看,果然,母亲骑着马奔向他,非常生气地说,为什么昨天晚上不回家。


以后,一马鞭抽在他身上。


已经23岁的腾格尔,既不能逃跑,也不敢躲,只觉得十分丢人。


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被母亲打。


毕业后,腾格尔顺利找到工作,


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被民乐团纳入麾下。



他的主业是乐队指挥,还兼任编曲、三弦演奏和弹电琴。


可谓是一才多用。


可是由于腾格尔既爱喝酒吃肉又喜欢请客,那一点微薄的工资根本就不够他花。


之后,他开始尝试着帮别人作曲,收入大幅提高。


收入提升的同时,腾格尔的消费也在升级,仍旧是入不敷出。


因为喝酒,腾格尔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连续几次,他和朋友喝多了回家,就从楼下停靠的自行这中“搬”起一辆送给朋友,


第二天一早,听到邻居在楼下大骂车丢了,心中正想谁这么缺德,开门一看,小丑竟然是自己。



还有一次,腾格尔在一家饭店喝酒,喝多了就跑到一旁的农田里,


在偷第三个瓜的时候,被瓜农抓个正着。


因为爱酒,哪里有酒局,哪里就有腾格尔的身影。
腾格尔同朋友们一起创办了一个所谓的“啤协”,他担任主席。


期间还举办比赛,看谁喝酒速度快。


后来因为参赛人员太多而取消。


1986年,腾格尔凭借自己作词作曲的《蒙古人》,在第一届“孔雀杯”青年歌手大赛上杀出重围,顺利进入前十。



此时,可以说是腾格尔歌手生涯的起点。


腾格尔和第一任妻子哈斯高娃是在1987年相识。


哈斯高娃,蒙语指“美丽的玉”。


二人同时参加内蒙古一次大型文艺演出。


哈斯高娃担任主持人,腾格尔则是演出嘉宾。


有了晚会上的接触,二人都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如此,他们还确有交集,哈斯高娃的大学同窗是腾格尔的小学同学,


有了同学的介绍,他们的恋爱变得顺理成章。



相恋一年,二人正式结为夫妻。


他们低调成婚,婚后两地分居。


哈斯高娃也是内蒙当地有名的女演员,但是为了爱情,为了家庭,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来到北京,照顾腾格尔的起居。


三、


之后,腾格尔屡屡获奖,更是作为“西北风”的一员火遍全国。


迎来了一个事业上的小高峰。


在腾格尔眼中,妻子就是他的幸运女神。


1992年,他成为第一个在台湾举办个唱的大陆歌手。


腾格尔和妻子一同登上了当时台湾非常火爆的综艺节目《龙兄虎弟》。



节目上,腾格尔一句“八千里路云和月”,


令实力派唱匠“小哥”费玉清直呼不同凡响。


之后夫妻二人又合唱了一首蒙古情歌《敖包相会》。


哈斯高娃看向腾格尔的眼神充满的柔情蜜意和无限的崇拜。


可是这段幸福的婚姻还是葬送在腾格尔对酒了喜爱下。


随着演出机会的不断增多,腾格尔手上宽裕了,就想着法的喝酒。


现在明星开餐厅酒楼,就是为了利用自己的名声挣更多的钱。


腾格尔不一样,他是为了喝更多的酒。



爽快大方的腾格尔,不仅喝酒利索,请起客来也是毫不含糊。


除了他亲自招待的朋友外,来酒楼吃饭的客人,


若是过来向他敬酒,再美言几句,推杯换盏间,腾格尔就把单给免了。


更有甚者,一次腾格尔还比较清醒,


一位朋友在他的酒楼请客,吃完准备拍拍屁股走人。


腾格尔喊他结账,他却反问:“结什么账?”


由于腾格尔请客太过频繁,朋友们都觉得去那儿吃饭不必掏钱。



除了爱请客,喝多了,腾格尔还爱送东西。


每次喝得上头后,腾格尔就会大声对满座宾朋说:“你们看中我这儿什么,就拿走。”


人家不拿,他还跟人家急。


结果有天发现,酒楼内一匹玉马没了。


这样倒贴式的生意,必然不会长久。


很快,腾格尔的第一家酒楼就倒闭了。


腾格尔不死心,接连又开了三家,终于,在第四家酒楼倒闭后元气大伤。


1993年,由于崔健带火了摇滚乐,腾格尔也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开始尝试摇滚乐的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风格。


被港台流行乐挤压的腾格尔,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事业上陷入低谷的腾格尔,实在无力开办第五间酒楼。



生意做不了,腾格尔爱喝酒吃肉的性格却改不了。


腾格尔的酒桌从酒楼转战到了家庭。


多年的演艺生涯,腾格尔并未攒下多少家业。


他和妻子依旧住在单位分配的,仅20平米的平房内。


腾格尔时常喊朋友到家中喝酒,哈斯高娃不仅要做饭,还要收拾他们酒足饭饱后的一片狼藉。



这个时候,腾格尔已经喝高倒在一旁。


反复多次,腾格尔却不知悔改,哈斯高娃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


她看不到未来,当所有的努力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哈斯高娃提出了离婚。


40岁生日的那几天,腾格尔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车子。


听到曾经的“酒友”东彬因肝癌去世的消息,


连最爱的酒,也无法唤起腾格尔内心的激情了。


曾经也红过,但是过后一无所有,


前路茫茫,出路究竟在何方?



四、


上天终究还是眷顾这个有才华的草原汉子。


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腾格尔就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原上。


夜晚的草原,广袤而静谧,


无限的寂静给予腾格尔心灵慰籍的同时,也带去了久违的灵感。


2000年,《天堂》横空出世,人们才发现草原歌曲可以这么悠扬、这么美。



40岁再度走红后,腾格尔商演无数。


这一次,腾格尔不再随着自己的性子来,


他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挣了钱不再全部用于喝酒吃肉,


腾格尔开始戒烟,攒钱买房买车,


从内心漂泊随性而为的草原汉子,逐渐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2003年春节,腾格尔迎娶了相恋6年的姑娘,



阿盟歌舞团的舞蹈演员洪格尔·珠拉。


婚后两年,腾格尔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


一个7斤4两的小公主。


看着刚刚出生的小生命,腾格尔的喜悦溢于言表。


中年得女的腾格尔在10年前就想好了女儿的名字, “嘎吉尔”,意为大地。



又过了4年,儿子出生。


腾格尔儿女双全,他更加的注重家庭,会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



虽然还是会聚会饮酒,但是结束后他也会留下来帮忙收拾。


就在生活向着美好继续前行时,命运却给腾格尔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女儿3岁时,被查到身患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消息一出,犹如晴天霹雳。


腾格尔推掉所有演出,竭尽所能陪女儿治病。


那几年,腾格尔几乎没在公众场合出现,可惜,再怎么努力也没能挽救女儿。


2010年,年仅6岁的嘎吉尔,去了属于她的天堂。


每次提到女儿,腾格尔都会数度哽咽,无法言语。


女儿,是他生命中一道过不去的坎。


五、


成名后的腾格尔也不忘回馈社会,孝顺父母。


1996年腾格尔出资为家乡建佛塔。


2003年他还拿出20万,举办“蒙古人杯”智力大赛,


小时候不爱读书的腾格尔,长大后明白了只有知识才能促进家乡的发展。


每次比赛,腾格尔必定到场为优胜者颁奖。


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腾格尔自2013年开始为家乡植树造林。



2006年,腾格尔入选演艺界十大孝子候选人。



理由是,替父圆梦。


1948年,腾格尔的父亲(汉名杨文亭)就读于宁夏绥宁师范学院。


毕业后,父亲回到草原,逐渐与同学失去联系。


小时候,腾格尔就常常听父亲说上学时的故事。


能够断文识字的父亲,也给腾格尔兄妹5人带去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2003年,有几位在宁夏的同学辗转联系上了杨文亭。


杨文亭非常激动,几次想去宁夏看望同学,却一直没有去成。


当姐姐将这件事告诉腾格尔的时候,


腾格尔马上想到,父亲年纪大了,不想让父亲留有遗憾。


他决定一定要让父亲和老同学们见一面。



说干就干,腾格尔立刻操办起同学聚会的事情来。


腾格尔想尽办法,终于帮父亲联系上40多位老同学。


因为有演出,腾格尔委托同事,提前前往银川,定宾馆、定酒店、安排旅游线路。


他还特地交代,叔叔阿姨们年事已高,一定要有家人陪护,还请了3位医生同行。


2006年6月5日下午,阔别了半个世纪之久的老人们在银川聚首,


曾经年少同窗时,在聚首已是暮年。


当天的晚会,腾格尔忙前忙后,


还倾情献唱了《天堂》、《父亲和我》。


他给父亲带去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有抚慰内心的关怀。



不是雄鹰,也不是骏马,


腾格尔说自己是草原上的一匹绵羊,因为绵羊越痛的时候,越是隐忍。


每当腾格尔遇到难关的时候,他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那片苍茫无际的大草原上。


腾格尔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


事业上,他的作品受到大家的欢迎,


但也曾因为留长发、大胡子而不被主流媒体接受。



也有过,多次上节目而被剪掉的经历。


腾格尔当年也参与过《北京欢迎你》这首歌的录制,播出后却被剪得一秒不剩。


生活上,因为喝酒,曾搞得一团糟。


第一段婚姻,因为不够成熟,不会经营,


没有熬过七年之痒。


第二段婚姻他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学会照顾孩子,体谅妻子。


却又失去女儿。


近年来,以一种极具反差的翻唱形式,在年轻人中杀出一席之地。





腾格尔从不避讳在媒体上提起自己当年的“黑历史”,


自传中的内容也多朴实无华,没有任何自吹自擂。


这是这份自洽,成就了现在的腾格尔。


腾叔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