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企业合并产生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处置损益和资产处置净损益有什么区别)


K同学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前面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三补一调,母公司长投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相等了,然后就被全部抵消掉了。


K同学:合并报表后续计量精进突破(1)1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K同学:合并报表后续计量精进突破(2)5 赞同 · 0 评论文章


3补的过程中,子公司实现的本年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变动,分别随着母公司长投的调整,变动到了合并报表的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变动当中。然后子公司的上述内容,连同实收资本,本年未分配利润等一起被抵消掉了。


然而投资收益最终还是要进到集团的留存收益当中的,因此有了抵损益的分录:


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向股东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


背景知识:少数股东损益/权益怎么来?它是什么?

少数股东损益,是在集团合并利润表中,将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进行分配,注意这里的少数股东是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而非集团的少数股东。


子公司、母公司单独报表上,是没有“少数股东损益/权益”的(或=0),只有在合并报表中才会有这一项。举例来说,甲集团有2个股东,一个是大股东K同学持股90%,一个是小股东Z同学10%。甲集团出资9亿,乙集团出资1乙,设立甲集团的子公司A公司,假设甲集团合并层面赚了20亿,其中A公司赚了10亿,甲集团本部赚了10亿,在合并报表上,甲集团的股东(K同学和Z同学)可以分10 9=19亿,而少数股东(乙集团)只能分10*10%=1亿。



比如这个是内蒙一机的母公司利润表,里边就没有归母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



这是内蒙一机的合并利润表(原表太长了,部分截图)就区分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换言之,也就是内蒙一机集团内所有子公司的净利润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


少数股东权益的由来:


上面例子甲集团报表中,母公司长投9亿,子公司所有者权益10 10=20亿


3补1调:借长投9,贷投资收益9


抵权益:借:子公司实收资本10亿,未分配利润10亿;贷母公司长投9 9=18亿,少数股东权益1 1=2亿


少数股东权益,即子公司所有者权益X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一、简单情况(不存在少数股东)

举例说明:假设本年子公司实现净利润10,无少数股东,提取盈余公积1;(假设子公司实收资本100)


1):3补1调:


借:长投10


贷:投资收益10


2):抵权益:


借:实收资本10


盈余公积1


未分配利润9


贷:长投10 10=20


3)抵损益:


借:投资收益10


年初未分配利润0


贷:提取盈余公积1


年末未分配利润9.


相当于将子公司实现的利润10,由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再转入所有者权益的过程,以上过程也是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进行的。


相当于把子公司本年利润转入留存收益的过程,在合并报表“复刻”了一遍,进而转化为合并报表中的各项项目。因为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全部被抵消掉,利润转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通过3补1调变成了“投资收益”,因此后续必须把投资收益给交待清楚,所以有了抵损益的分录


看到这的朋友如果觉得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呀,您的赞赏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我的答案都是收藏数大于点赞数,真的哭了。这样文章是不会被推荐的,继续写下去的动力都不足了呢。


二:假设存在少数股东

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其中母投资公司9亿(母公司个别报表上长投成本法也是9亿),少数股东投资1亿;本年利润为10亿,提取盈余公积1亿后的未分配利润为9亿,未分红。



1)3补1调:(使母公司长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使其等于子公司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


借:长投10*90%=9


贷:投资收益9



2)抵权益:(通过母公司长投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显露出少数股东权益)


借:实收资本10


盈余公积1


未分配利润9


贷:长投9 9=18


少数股东权益1 1=2



3)抵损益: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0


投资收益9


少数股东损益1


贷:向股东分配0


提取盈余公积1


年末未分配利润9



如果抵完权益再抵损益,会发现报表不平,左边是20,右边是9 1 9 2=21,因此虽然cpa教材上抵损益是最后一步,但其实是在抵权益这一步之前发生,是3补以后,1调之前来完成的,用来介绍子公司的利润如何转入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里。


事实上,抵损益这一步,是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里完成的,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将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转化为集团的“未分配利润”。然而后面的1调分录又是调减投资收益,所以这个抵损益这一步看起来不伦不类,实务中我们一般就是把3补1调后的投资收益转到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里就完事了。但是做题还得根据教材上这么来做。


即:第一步3补,把子公司归母净利润调整为母公司投资收益;


第二步:抵损益,将子公司归母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为母公司本年未分配利润,同时介绍子公司向母公司分红的过程。


第三步:1调 抵权益,这样就是平的了。


比如子公司实现净利润10,分红1,未提取盈余公积。


3补1调:


借:长投9;贷:投资收益9


借:投资收益0.9,贷长投0.9.


抵权益:


借:实收资本10


未分配利润9(合计19)


贷:长投9 9-0.9=17.1


少数股东权益1 9*0.1=1.9(合计17.1 1.9=19)


抵损益:


借:投资收益9(这里证明它不仅应该在抵权益前,还应该在1调前)


少数股东损益1


年初未分配利润0


贷:提取盈余公积0


向股东分配1


年末未分配利润9


下面介绍非同控合并时评估增减值的调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