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什么是设备管理台账(设备管理中使用台账管理的作用)

房子基础不牢,住的不安稳;安全上也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生学习也讲究个打好基础,可见凡事“基础”的重要性。设备管理想管好自然也强调个设备基础管理。那设备管理的基础都有哪些内容呢?我这里结合设备点检员的日常工作简单谈谈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基础管理内容。


1、建立设备档案


每台设备的型号、规格、出厂日期、制造单位等应尽量详尽的记录清楚,特别是要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然后是设备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部件,每一个零件都尽量搞清楚,最终建立原始设备档案台账,这是为今后管理设备打基础,尽量做到每一台设备“庖丁解牛”,如果哪部分不清楚,没有搞明白,可以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查缺补漏,及时登统到设备档案上。


2、备件台账


备件台账不应该是点检员的“秘籍”,应该所有点检员共享,这就要做到每台设备的零部件型号(规格尺寸)、库存、存放位置一目了然,当需要时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备件台账看似简单但能做好体现了你对设备的理解深度,包括易损件、事故件怎么合理的储备,还有就是隐蔽部位的装配尺寸都尽量详尽,比如键槽尺寸、轴承型号等。


3、维修记录台账(包含润滑记录)


维修记录台账是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跟踪管理,是定修计划的基础,通过维修记录总结设备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掌握备件使用寿命,做到备件管理有的放矢。


4、点检计划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合理的点检计划既保证设备的有效跟踪,又避免浪费时间。开始的计划可以增加频次,等掌握了设备运行状态,可以完善点检计划。但点检计划重在执行,再好的计划,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点检计划倒逼你按时去完成设备点检任务,切不可偷懒存在侥幸心里。


5、事故预防和事故台账


一切事故都是可防可控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有隐患苗头当即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事故预防;当然事故有时还会发生,这不可怕,我们把他记录到事故台账上,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针对可做哪些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这也是事故预防。设备事故往往都是重复事故,能够避免重复事故的发生事故预防就做到位了。


6、点检日志


点检员的点检日志是对工作的总结,只有善于总结的人,工作才能进步,所以要重视点检日志。


7、点检标准


点检标准体现的是对设备运行判断其是否正常的标准,这里有分工和合作,体现的是全员管理设备的理念。这里规定了设备的运行标准,岗位、专业、维检的点检周期,也规定了点检方法。很大程度点检计划的依据是点检标准。


8、维修技术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


这两个标准体现的是点检员的综合管理素质,不但要掌握维修过程中安装、装配等的标准, 还得对整个作业流程清晰,而且随着管业务管安全的要求,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标准化也应体现到维修作业标准中。


9、定修计划(包括润滑计划)


定修计划必须制定,可以完善,这是避免设备失修的措施。定修计划体现的是周期性修理,包括润滑计划。结合维修记录,这是对延长设备维修周期最关键的两个依据。


10、费用计划


设备管理的最深层次管理是费用管理,体现的是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稳定的设备运行,这就要求经常制定费用计划,不断提升我们的设备管理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