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主线!积极老龄观与健康老龄化将成趋势


实际上,与以往不同,如今很多人的养老观早已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及的“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在当前背景下,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会议传达出的,一个是积极老龄观,一个是健康老龄观,特别是积极的老龄观所带来的机遇,比如银发经济就亟需关注。”陆杰华告诉记者,这也是贯穿此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的一个主线,其理念将融入“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此前,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郝福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特别是1962年以后有一个“婴儿潮”,现在陆续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些新的老年群体,物资储备更加充实,他们的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意愿和能力也更强,所以老年消费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陆杰华解释,这些低龄老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收入水平不同,而且需求多样,这会给老龄产业带来强大推动力。


因此,老龄化新特征,随之带来的是康养产业的新机遇。陆杰华认为,老龄化加速下,全社会消费心态将发生变化,体现在人们对预期寿命的提高及提前防老的心态,将在更广泛的年龄层次上利好药品保健、保险、医养医疗、宠物经济等领域。


更积极的预测,也体现在市场需求里,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预测,中国老龄产业规模巨大、前景广阔,老龄产业产值将在2050年突破100万亿元,将占GDP的1/3以上。陆杰华强调,我国康养产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日后会变得逐步社会化、走向产业化、趋向市场化、逐渐标准化。


破局!人口流动背后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势在必行


不过,需求背后,目前城乡养老服务不均衡现象也依然存在。“因此,我们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未来统筹养老产业的基础。”13日,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谢勇才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早在1987年国务院就在《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中首次提及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但是30余年过去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仍然偏低。谢勇才表示,虽然目前已有20个左右的省份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但是离省级统筹和全国统筹都还有较大距离,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看来,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在释放强烈信号,“随着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基本养老保险能够跨地区衔接,以保障基本养老服务,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接下来,要在原有体系上,进一步实现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任远说。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如今“农村先老”格局已经形成,陆杰华认为,这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也密切相关。“实现这一目标前,要先消除城乡之间的养老服务障碍。”谢勇才称,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是基本养老保险走向成熟、定型的重要标志。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谢勇才强调,在已有20个左右省份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和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金制度稳步推进的背景下,说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条件日渐成熟,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表明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或在这一事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信号!解决青年就业 从源头上缓解青年群体养老焦虑


近些年,由于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加之居民养老行为与观念的转变,代际双方的养老防老观念均已经得到了弱化,但“一碗汤的距离”一直是代际双方共同的期盼。


然而,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情境中这样的理想目标,很难达成。


不过,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在养老的基本公共服务上发力,会上具体提及“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