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erp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台州好的erp产品成本核算流程)


我曾经在某A股上市公司,询问过成本主管,其Oracle系统核算成本的逻辑是怎么样的。此主管答复我;"他也刚转岗负责成本才不到一年,都是按照以前的主管留下的操作手册,一步一步操作算出结果,成本可以结账就可以了"。就这个问题问财务经理,经理答复:“Oracle系统核算成本的逻辑,上线的时候实施顾问就和我们说,全亚洲懂Oracle系统成本核算逻辑的不超过十个人,所以大概的数据运行我们是清楚的,具体细节也没去管这么多了,反正每次审计机构,做底稿的时候,也从没问过这些,都是没问题的”


此处有人肯定会质疑,人家总监怎么这个水平呢?要知道所谓总监,必有其成为总监的理由。有专业上位的,有关系上位的,有证书上位的,还有老板信任上位的。而且财税人没人敢说自己什么都会,如果谁说自己什么都会,必然是骗子,财务总监也不另外。


在erp下财务核算变得更加便捷了,但也让我们变得跟懒于去思考了,核算出现了问题,都是丢给实施顾问或者软件咨询年费顾问。但是很多时候,外部顾问并不懂企业的生产业务,也可能没时间去了解你企业具体业务,毕竟他们都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接,有的时候项目人手不够,外部招聘临时工过来,所以很多时候也不见得非常专业,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对自己企业业务要比他们还清楚,同时也要了解系统数据运行的逻辑。


所以以下更多是,你新设工厂或者产线,作为成本核算负责人,如何了解业务(生产流程、工序、产线),找到成本核算所需数据的归集单据和统计点,然后能够利用EXCEL进行成本模拟核算,最后能够在ERP系统下,根据实际业务设置成本对象,成本中心等信息。


因此,成本系统核算,上线前,重点在如何深入了解企业业务,然后配置与业务合适的核算路径,上线后成本核算重点是核算之前各供应链业务与成本核算业务的对碰。以下简单谈一下,系统核算成本的思考。


目录:


一、 概述


二、 基础资料


1、 成本对象


2、 成本项目


3、 要素费用


4、 成本中心


5、 工艺路线


三、成本核算流程


四、成本设置


五、 费用分配标准设置


1、共耗材料费用分配标准


2、人工与制费分配标准


六、 产量录入


1、 期初余额设置


2、 本期投入产量录入


3、 本期完工产量录入


4、 期末在产品盘点录入


七、 费用录入


1、 材料费用录入


2、 人工费用录入


3、 制造费用录入


八、 成本计算步骤



一、成本核算的概述


1:系统核算成本的三个阶段


成本核算主要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采购成本核算,由成本模块自动从ERP采购、库存及应付模块采集形成明细物资采购成本的数量及金额信息;第二阶段为生产成本核算,涵盖了各个生产工序产品的生产成本归集及分摊核算过程,此过程由成本模块自动从ERP生产、库存模块及其他成本相关模块采集各类产成品/半成品的生产消耗及完工数量/金额信息,进一步运用灵活的成本项目分摊规则以计算得到准确的产品/半成品单位成本;第三个阶段为销售成本核算,由成本模块自动根据销售模块的发货事务及应收模块的收入确认事件匹配生成销售成本确认分录,由此完成库存物资价值的全生命周期流转。


2:成本管控的三个层次


A:基于战略明确成本绩效目标,结合业务驱动进行费用资源分配,编制成本预算,对成本行为进行事前约束与控制


B:经营过程中基于明细成本预算,通过审核、复核对成本支出进行事中监控


C:事后衡量实际成本绩效,进行成本深度挖掘与分析,运用考核手段,推进成本改进


3:成本核算的归集与分配(举例)


具体产品的成本核算


连接器组件产品成本核算流程


①原材料入库成本初始确认


公司外购原材料验收入库后按不含税的订单采购单价和相关费用暂估原材料成本,并暂估对应应付账款,与供应商对账并收到发票后冲回暂估材料成本,按对账金额确认材料入库成本。


②产品生产过程成本归集和分配流程


A、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市场部依据客户原始订单在ERP系统中建立内部订单,生产管理部再依据内部订单生成生产工单分派到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根据系统工单及产品BOM表计算的物料清单制作领料单向仓库领用原材料。


ERP系统根据各工单实际材料耗用数量按工单对材料耗用量进行归集,连接器组件产品原材料一次性投料,月末ERP系统根据当期材料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归集材料成本,财务人员依据ERP系统计算汇总的材料成本计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公司连接器组件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材料为五金材料和塑胶料,五金原材料使用标准规格的金属带状材料,塑胶料主要为胶粒。由于公司产品体积小、精密度高,五金材料冲压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边角料,注塑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水口料,其中五金料铜带冲压后边角料价格较高,水口料价值较小。因公司产品在设计开发时即可以准确计算单位产品耗用的五金原材料重量和五金料边角料重量,公司在编制产品BOM表时即根据计算和实测论证的单位产品标准边角料重量计入BOM表,分配材料成本。


连接器组件产品材料成本=总材料成本-废料成本


B、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生产人员的人工成本按成本中心进行归集后分配,公司共设立6个成本中心,包括模具部、冲压部、注塑部、组装部、CAGE部、CAGE冲压部,不同成本中心负责不同类型产品工艺流程的不同阶段。


生产人员工资和绩效通过所在成本中心进行统计归集,当月各个成本中心的人工成本按照该成本中心完工的产品的实际工时分摊对应的人工成本。产品人工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该成本中心人工成本/(Σ该成本中心单个产品实际工时×入库数量)


产品人工成本=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产品实际工时×入库数量


C、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公司制造费用主要包括车间管理部门人工成本、折旧摊销费用、生产工具耗用、水电费用等项目,核算过程中按各成本中心的实际耗用进行归集,期末按照该成本中心完工的产品的实际工时分摊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该成本中心制造费用/(Σ该成本中心单个产品实际工时×入库数量)


产品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产品实际工时×入库数量


③产品完工入库流程


产品生产完工后经过品质部门检验,按工单对完工的良品、不良品和五金废料进行入库。财务部门依据完工产品入库单,以该批完工产品对应的直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转入库存商品成本入账。


二、基础资料


1、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企业为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而确定的对象,也就是成本的承担者,成本对象的属性决定了成本计算的方法。系统中提出了四种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因而也提出了四种成本计算的对象。


主要作用:所有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与制造费用都在成本对象中进行归集与分配,以下为四个特殊成本对象:


(1)共耗费用,指定到该成本对象的费用,比如生产领料单中指定该成本对象,将在某一成本中心的所有成本对象间按指定的费用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同时归集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2)转入制造费用,指定该成本对象的费用将在某一成本中心的所有成本对象间按指定的费用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同时归集到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


(3)领料单的成本对象为空,则作为共耗费用并归集到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4)成本对象组,将一组成本对象设置为一个成本对象组,实现费用归集与分配可先在成本对象组间进行,再在成本对象组中的各成本对象间进行。


2、成本项目


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所作的分类,称为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细分。


主要作用:企业产品成本结构分析的依据,比如,在成本计算单中的应用。


3、要素费用


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主要包括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活劳动方面的费用,要素费用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折旧费用等等,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细分。


主要作用:


3.1、设定不同要素费用的分配标准;


比如,水电费与折旧费都属于制造费用,如果其在成本对象间的分配标准不一样,可以设置为两个要素费用,分别指定其费用的分配标准。


3.2、设定会计科目


通过要素费用中相应会计科目的设置,实现成本结转过程的凭证模板的应用。


4、成本中心


定义部门信息时需定义部门的“成本核算类型”,即基本生产部门、辅助生产部门、期间费用部门;K3系统中将设为基本生产部门的部门作为成本归依与分配的成本中心,所有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在成本中心完成的。


主要作用:成本对象的投入产出与要素费用的消耗,在同一基本生产部门内进行核算,不同基本生产部门部门的费用消耗互不相关。


5、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是进行车间作业管理的基础。工艺路线可以用于车间作业管理的工序计划管理。工艺路线定义了生产该产品所采用的方法或步骤。工艺路线由工序步骤组成。


举例:某插件生产工序



注意,以上工序流程,成本会计需要整体了解后,结合车间产线的设置,在系统设置不同成本对象,成本归集中心,目的就是让成本核算与生存工序,车间产线实际相符合。


三、成本核算流程


系统核算成本各流程简要说明如下:


编号


流程说明


概述


1


采购材料成本核算


对生产使用的原料、包材等进行库存管理的采购的物料进行成本核算。


2


半成品/成品成本核算流程


对生产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进行成本核算,包括原料,包材归集;制造费用,人工附加和燃料动力的分摊。


3


其他业务流程的成本处理


对委托加工业务、受托加工业务、返工等的成本核算及对应的会计分录。


4


销售成本核算


对当期销售并确认收入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销售成本确认及产生对应分录


5


月末成本核算流程


月末结帐时,进行系统成本计算检查确认并完成系统的处理流程


四、成本设置


1:基于工序的成本中心设置及计算模拟


成本核算系统模拟


甲产品BOM


BOM用量


点数


点数费率


工时


人工费率


制造费率


成本


A物料


A用量


A物料点数


SMT人工制费/总点数


工单甲产品实际工时


甲产品归属的人工费率


甲产品归属的制造费率


材料 点数资源 人工 制费


B物料


B插件料用量


B



C物料


C辅料用量


C


甲产品成本


A B C


点数*点数费率




工时*人工费率


工时*制造费率


在上线系统成本核算前,其实负责成本核算的人员,已经在内心或者EXCEL能有一套核算成本的数据归集和运算逻辑。只是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一套核算逻辑,如何嵌入到系统之中。


2:成本中心核算设置举例


成本中心设置到三级,一级是生产部,二级是车间,三级具体到产线或装置。


具体成本中心设置:


财务核算成本中心


一级成本中心


二级成本中心


三级成本中心


1001


贴片生产部


100101


A车间


A产线


100102


B车间


B01产线


B02产线1


1002


插件生产部


100201


自动插件车间


自动插件线01


100202


手工插件车间


自动插件线02


五、费用分配标准设置


1、共耗材料费用分配标准


(1)BOM定额分配


(2)按BOM定额无法分配,再以完工产量*标准工时分配


(3)其他分配办法


2、人工与制费分配标准


直接人工费是指各装置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和五险一金等直接人工支出,总账会计根据公司人力部提供的,并经过与车间出勤核对的工资汇总表,在总账模块按成本中心计入各产线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主要包括各装置、生产部和车间管理部门人员费用、设备折旧费、设备维修费、日常领用的备品备件等不直接计入生产批(生产任务)的相关费用。此部分费用在业务发生时,通过成本中心和相关会计科目进行归集,以计入对应各产线(对应装置)生产成本。然后,月末通过分摊标准,将各个产线所归集的相关费用金额按直接材料金额占比分摊至中间体或产品成本。


2.1 关注分配标准


制造费用通常根据产品形成情况按材料金额、按材料数量、按工资、按工时等标准分配转入生产成本,一般企业选定某种标准后应一贯执行。收集有关分配标准的数据,复核制造费用是否正确分配转入生产成本。


假设人工与制费与工时相关,则需要关注工时的数据,关注并核对车间的统计工时过程。


A: 实际工时管控


项目


统计(月)


分析


日生产量(K)






工作时数






标时(分)






直接人工数






间接人工数






员工总人数






直接时人均






总投入工时






总标时产值






损失工时






能率






综合效率






日目标量






日目标量达成率






B:标准工时(举例)


工段


准备


预备


打标


绕线


组立


绝缘


总装


测试


小包装


宽放率


总计(分)


标时(秒)


44


35


12


360


239


52


173


53


85


20%


21.06


2.2系统设置


2.2.1、自定义费用分配标准,名称:费用分配



2.2.2、设置费用分配标准,路径:


实际成本—分配标准设置—其他共耗费用分配标准设置(略)


2.2.3、在产品成本分配标准设置


(1)分配标准:按约当产量计算


(2)材料成本分配标准:参与分配标准列分配


2.2.4费用分配概述


人工与制费分配标准,按车间实际的汇报的工序标准工时与费率进行分配。分两步,


1、当期费用分配,即当期发生的费用在不同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2、完工在制分配,即对同一成本对象的期初费用 本期费用,在完工与期末在制产品间进行分配。(虽然在成本系统中期末没有在制品产量,但将有人工与制费用归集)。


六、产量录入


1、期初余额设置


1、期初余额首先指成本系统初始化时,期初各成本对象在产品成本;


2、以后各期在成本系统结账后自动转入


2、本期投入产量录入


本期各成本对象投入产量,可以由期初在制量、期末在制量与本期完工量进行倒算。


本期投入量 = 本期完工量 期末在制量 一 期初在制量。


1、如下表:


会计期间


部门代码


部门名称


成本对象代码


成本对象名称


产品规格型号


数量


2021


10


A车间


10.01


sz新能源汽车


500


2021


10


B车间


10.02


Sz新能源单车


800


3、本期完工产量录入


本期完工入库产量即为产品入库单的入库数量。直接就是本期产品入库单。


物料长代码


物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应收数量


实收数量




sz新能源汽车



500


500




Sz新能源单车



800


600


4、期末在产品盘点录入


期末无在产品,不作在产品盘点导入动作。


公式平衡:期初在制品量 本期投入产量=本期完工产量 期末在产品量


期末在产品可以将盘点数量手工录入系统,如下表:


成本对象代码


期初在产品数量


本期投入产量


本期完工入库产量


期末在产品账存数


期末在产品盘点数


在产品盘盈(亏)数


10.01




500


500


0


0


0


10.02




800


600


200


200


0


每期在成本核算以前,各成本对象要实现如下平衡:


期初在制品量 本期投入产量=本期完工产量 期末在产品量


对于各成本对象而言,期初在制品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加上本期各成本项目投入的成本,将在完工产量与期末在产品产量间进行分配。


七、费用录入


1、材料费用录入


基本原则:只计算完工产品的材料费用,无在制品材料费用。


1、领料单基本都是在产品完工入库时,根据BOM倒冲产生。


2、报废材料,由手工录入领料单,并指定成本对象


3、期末在制品材料盘盈,以蓝字领料单录入,盘亏以红字领料单录入。


未能指定成本对象,则以共耗分配的方式进行材料费用分配。


共耗材料分配标准一:以BOM定额分配(BOM中定义物料用量)


共耗材料分配标准二:按BOM定额无法分配的,再以完工产量*标准工时分配


特别注意:领料单所指定的成本对象必须为有本期完工的产品及批次。


2、人工费用录入


按产内成本中心(基本生产车间)录入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直接从总账系统中导入;


如下表:


部门代码


部门名称


成本对象代码


成本对象名称


成本项目代码


成本项目名称


金额












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录入


如下表:


要素费用代码


要素费用名称


部门代码


部门名称


成本对象代码


成本对象名称


成本项目代码


成本项目名称


金额


01


制造费用


10






转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02


原材料


10














八、系统成本计算步骤


(1)材料入库核算


(2)材料出库核算


(3)材料费用分配


(4)人工费用分配


(5)制造费用分配


(6)自制件入库核算


(7)自制件出库核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