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多选题收益资本性支出(下列关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专项应付款和递延收益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呢?核算内容方面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核算内容不同


同样在能源行业等等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都存在这样的专项款。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目,分清专项应付款、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的区别与联系。


某企业收到科技局苹果技术推广培育资金20万元,应记入下列哪个科目?A. 营业外收入,B.递延收益,C.专项应付款


上述三个科目与接受政府拔款都有一定联系,但又有区别:


专项应付款是企业取得的国家指定为资本性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关键字:专项或特定用途,资本性,因此上题答案是C.


递延收益:是对未发生的费用的补助。


营业外收入:是对已经发生的费用的补助。


以企业取得政策性搬迁补偿款为例


1、收到搬迁补偿款时10万:


借:银行存款 10


贷:专项应付款 10


2、支付相关费用 2万:


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2


贷:银行存款 2


同时:


借:专项应付款 2


贷:营业外收入 2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此时专项应付款余额为8,一笔费用,一笔营业外收入,不影响利润。


3、发生资本性支出时5:


借:固定资产等 5


贷:银行存款 5


同时:


借:专项应付款 5


贷:递延收益 5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


这里专项应付款使用时为何先到转入递延收益?因为这是得到的补偿的款项,可能是得到款项的时候相应的项目的费用还没有发生,所以说不能当时就计入到损益类科目,而是要先存放在递延收益科目里面。此时专项应付款余额为3,固定资产尚未使用,属于对未发生费用的补助,记入递延收益。


4、折旧、摊销: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0.5


贷:累计折旧(摊销) 0.5


同时:


借:递延收益 0.5


贷:营业外收入 0.5


假设固定资产使用了一年,累计摊销0.5,费用已发生,由递延收益转化为对已发生费用的补助,补助性质由递延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递延收益余额4.5万,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转入营业外收入。一笔费用,一笔营业外收入,不影响利润。


5、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


借:专项应付款 3


贷:资本公积 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