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北京市国土局优化营商环境(国土资源局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谈绪祥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去年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北京实际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国内营商环境试评价北京市综合排名第一,为推动中国在世行营商环境排名大幅跃升作出了北京贡献。新的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电力公司等单位,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难点继续深化改革,推出“9 N”政策2.0版,在市“两会”隆重召开的重要时刻,集中向社会公开发布实施,就是要进一步展示北京市持续加力改革,为企业创造更好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下面,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


首先,简要通报一下“9 N”政策出台以来的主要工作进展。


2018年,本市先后出台“9 N”系列政策措施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狠抓政策落地实施,各项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政务环境方面,市区两级审批服务事项压缩一半以上,公布政府权力清单和企业群众办事证明目录,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目录之外无证明。“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落实,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到90%以上。重点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北京成为全球仅有的开办企业完全免费的两个城市之一,率先推出小微企业获得电力“三零”服务,中国与日本、阿联酋成为全球仅有的三个小微企业电力接入全免费的国家。


投资贸易环境方面,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三年两轮226项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实施外资负面清单,97%以上的外资企业设立与变更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跨境贸易出口单证办理等时间大幅压缩。


创新创业环境方面,制定实施引进人才管理办法,细化人才落户和住房等配套措施,为2300余名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办理引进落户,首批6019人实现积分落户,累计提供人才公租房约8.2万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流程进一步优化、报备批次增加至4个。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18年减税降费规模约400亿元。


诚信法治环境方面,诚信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建设,累计将4.5万法人和13.5万自然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165.7万户企业纳入“市场监管风险洞察平台”监测范围。商事案件司法保障进一步增强,成立破产审判专门组织,建立破产案件快审机制,压缩了破产审理周期和成本。建设中国(北京)和中国(中关村)两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成功率进一步提高。


其次,概括介绍下“9 N”政策2.0版的突出特点和主要内容。


第一,突出特点。


蔡奇书记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巩固我市营商环境改革成果,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增强企业获得感。”陈吉宁市长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总结部署会上指出:“要切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主管市领导牵头负责、各相关单位具体负责,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抓紧研究制定了一批短小精干、务实管用的新举措,形成“9 N”政策2.0版。政策制定过程贯穿“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开门听意见。各单位加大政策制定前和制定中征求意见的力度,将调查问卷和改革举措挂网征求意见,时长均在15天以上。在1个月时间里,各单位共征集数千条网上意见建议,为精准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坚持用户体验优先。营商环境改善成效取决于企业评价。本市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办理流程改革调整、工作机制设计安排等方面在确定之前,都邀请企业先行体验、参与决策,为政策制定更加符合企业用户需求奠定了基础。


三是坚持对标一流。积极对标国际先进理念、领先标准和最佳实践,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开放发展能力。比如,跨境贸易领域借鉴了新加坡、韩国、日本等经济体经验,管理体制、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四是坚持普惠性改善。本次营商环境改革更加注重为中小微企业服务,更加注重共性问题解决。比如,去年小微企业获得电力“三零”专项服务推出之后,小微企业接电效率明显提升、成本下降。今年将“三零”服务措施扩大到获得用水用气等方面,小微企业在公用设施接入方面的获得感将全面提升。


第二,主要内容。


“9 N”政策2.0版坚持问题导向,从“简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强监管”四个方面,进一步解决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问题,努力以实实在在的改善增强企业群众更加贴身、更加贴心的获得感。


一是简流程。对政务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优化梳理,注重审批流程再造。比如:办理建筑许可方面,实行竣工联合验收机制,明确单体面积500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取消施工图审查,调整为事中事后监管,明确非有毒有害及危险品仓储、物流配送项目免于环评等,大幅减少办理环节。获取用水用气方面,推出获得用水、用气“小微工程”,享受快速接入服务,办理流程均压缩为“受理报装”和“验收通气、通水”2个环节。纳税方面,整合国地税业务,实行“五个一”办税服务模式。推行财税一体化辅助申报系统,企业财务报表可直接转化为纳税申报表。跨境贸易方面,推进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改造,实现“一个平台、一次提交、一站办结”,优化报关放行、查验检测模式,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二是优服务。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一网”方面,优化升级“一网通办”,推动“网上可办”转向“全程通办”。比如:开通“e窗通”网上企业开办平台,通过“一次填报、一网提交”,实现网上“一窗办理”,减少申请人45%的数据填报量,企业开办3天完成。制定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规则,在网上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申请查询、后台快速反馈的机制,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透明度。“一门”方面,去年推出的综合窗口改革将推广至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年底将实现80%的事项“一门”办理、70%的事项“一窗”分类受理。“一次”方面,推行“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全城办”,依托“北京通”APP,推出100项“掌上办”事项,制定119项“最多跑一次”纳税业务清单和办税指南,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今年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


三是降成本。大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不断扩大企业在京生产经营舒适度。比如:纳税方面,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扎实推进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进一步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招标投标方面,取消社会投资项目必须招标要求,通过网上免费下载标书、网上投标,减少招标费用200-300元/份以及标书制作费用,预计每年可为社会企业节省招投标成本上千万元。获得电力方面,参照低压“三零”服务模式,推出高压客户临电快接“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服务,客户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压缩一次性投资成本。跨境贸易方面,实施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清单之外不收费,继续清理规范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问题,大幅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是强监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比如:建筑质量控制方面,优化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明确增加基于风险类型和等级的检查机制,提高施工图综合审查人员从业要求,进一步增强建筑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完善权威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监管和执法保护,加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和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刑事案件的力度,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成本。信用监管方面,实施信用数据融合工程,实现“全程可查、结果可核、过程可溯、安全可靠”,通过“信易 ”和“个人诚信分”工程,推行“守法便利”原则,实施信用等级梯次分类管理,为高信用等级企业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同时加大信用记录运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付出沉重代价,进一步打响“北京诚信”品牌。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推动、久久为功,今年的“9 N”2.0版是去年政策的巩固与升级,充分体现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思路、改革政策的连续和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98项政策清单,着力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和北京诚信“营商环境四大示范工程”,狠抓“9 N” 2.0版政策落实,打好政策解读、业务培训、专项督查、绩效考核、第三方评估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用改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企、取信于民。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一定能够把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成为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排头兵。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主任 王玮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2018年,本市在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改革方面率先探索尝试,多措并举,持续加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第一在办理建筑许可改革方面


2018年5月份以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试点改革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33号文,制定了《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8]36号)和76项配套政策,并全面实施。


改革工作情况


1. 以“多规合一”为重点,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平台。充分发挥一张蓝图规划引领作用,统筹联动14个审批部门,建立“多规合一”协同平台预沟通预协调机制。为各类建设项目提供“全程线上、一站式、集成式”规划与各专项评估服务,为加快获得许可奠定基础。


2. 以强化政府内部联动和减少企业跑路为宗旨,构建“多图联审”和“多验合一”工作机制。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消防、人防设计审核共同委托综合审查机构统一审核,标准公开、机构优选、结果公开、多方监督。从2019年1月1日起,施工图审查由政府购买服务,减轻企业成本。由市住房建设委牵头,将由原来涉及7个部门8个事项的专项竣工验收转变为竣工联合验收工作机制,实现各类建设项目的联审联验。


3. 以利民便民为原则,优化政务服务质量。整合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将原14个部门分别设立的32个窗口整合为5个综合服务窗口,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一窗服务”。绘制一张表单,整合能够同一阶段办理的事项,减少建设单位反复提交材料。


4. 以立法工作为保障,推进改革举措立法固化工作。本市积极推进城乡规划条例修订工作,将改革相关举措固化到《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修订稿中,目前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容删除8条,修改7条,新增1条。包括构建“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工作机制、减少申请材料和“兜底性”要件条款、推行部门联合验收等。条例修订稿目前正在市人大审议中。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完善办理建筑许可的改革措施,减少环节、压缩时限、降低成本,加强建筑质量控制。


1. 根据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拟出台优化营商环境"9 N"政策2.0版,在施工图审查、加强建筑质量风险控制、简化招投标手续、优化水电气热公用设施接入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化完善改革措施,把改革落到实处。一是调整施工图审查方式。按照项目类型及规模优化简化施工图审查方式,强化建设单位各方主体责任,加强勘察设计单位信用管理。优化大中型项目的审查程序,简化小型项目的报审方式,明确单体面积500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取消施工图审查,调整为事中事后监管。二是优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综合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的工程规模、类别、施工总承包单位资质及安全风险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监督抽查频次,优化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三是提高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接入效率。进一步优化服务措施,精简办理环节和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推进网上办理。市自来水集团对于小微企业推行“零上门、零审批、一站式专员服务”新举措,办理环节压缩受理报装和验收通水2个环节。


2. 加强市区两级的上下联动和整体推进。加快与区级平台及系统的对接工作,推动区级系统的顺畅运行,同时做好对区级部门的培训指导协调工作。


3. 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重点要加强对一线审批人员,以及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中介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宣贯和培训工作,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


总之,本市将继续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标国际,对接兄弟省市,借鉴先进改革经验,继续深入推进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二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改革方面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作为“不动产登记”指标的牵头单位,作出了系列改革。


改革工作情况


1. 出台系列便民利民改革措施


一是针对不动产转移,改变原有的交易、纳税、登记分开办理的“多部门、多窗口、多跑路”的串联办理模式,推出交易、纳税、登记“一窗办理”新模式,权利人只进一次门、跑一次、递交一次材料即可。2018年4月15日,该项改革在全市推开,全市17个不动产登记大厅共设置综合窗口42个。二是优化环节,压缩时限,将不动产登记时限由原来的10天办结和当日办结统一调整为5天内办结和当日办结两种类型,合并缴纳登记费和领取证书环节。三是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联合发文,取消房源核验和强制存量房资金监管,改为为房屋交易当事人提供房屋信息查询和存量房资金托管服务,将购房资格审核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四是全面上线预约系统,全市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了网上预约和移动预约。五是全市各区开通不动产权属证书邮寄服务,设置EMS驻点服务。


2. 夯实北京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基础


为贯彻落实原国土资源部“四统一”要求,启动了北京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按照建设总体部署,本市将建成集土地、房屋、林地等于一体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四项任务: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不动产单元管理系统、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和不动产登记查询分析系统。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2019年1月1日整套信息系统已正式上线,为实现网上办、一网通办奠定了信息化基础。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推进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配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9 N"政策2.0版,不断深化改革:


一是将根据需求继续增加“一窗办理”的综合窗口设置数量。


二是和住建、税务共同推动不动产登记领域“一网通办”,推进“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群众申请不动产登记网上办,提高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


三是将加强协调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相关部门如公安、民政、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协调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共享,化解群众反映的重复提交材料等痛点堵点问题,实现群众“少跑路、不跑路”、“材料提交最少”的改革目标。


四是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即将出台《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规则》,同时做好系统的研发,对可以公开查询的登记信息,在网上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申请查询、后台快速反馈的机制,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透明度。


市商务局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 王洪存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近年来,市商务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开展跨部门、跨行政区域、跨海关关区合作,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站在新起点、面临新形势


(一)北京企业海运跨境贸易环境大幅改善。京津两市紧密合作,建立联合联动工作机制,针对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围绕压缩耗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公开透明,推出33项政策措施,天津港在全国率先推出“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港口通关物流作业限时承诺,得到了世行的认可和国务院督查组的肯定,“一站式阳光价格”已经在全国推广。


一是世行评价指标大幅改善,跨境贸易便利度显著提升。世行8项评价指标中,有6项指标大幅改善,其中进口、出口单证合规耗时压缩2/3以上,进口边境合规耗时和成本下降超过50%。


二是提前完成了指标提升目标。世界银行跨境贸易评价排名由上年的第97名飙升到第65名,提升了32位,提前三年实现了“到2021年底,世界银行跨境贸易便利化指标排名提升30位”的目标;进口环节合规成本为440美元,提前实现了降低一半的目标。


三是企业获得感增强。在精简环节、提高效率方面,将原来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商务部门审批的10种汽车零部件自动进口许可证调整为由地方商务部门一次审批,目前已为600多家企业审批了3.54万个进出口许可证,均在1个工作日内审结,占全年进出口许可证审批量的70%;全面简化出口原产地证办理流程,证书审核限时2小时办结。在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方面,两市举办了60多场宣传推介会,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上线12大类50余项功能,实现货物、舱单、运输工具等主要业务申报全覆盖。在优化监管流程方面,推行进口货物提前2日报关,建立“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模式,税收征管变为“先放后税,汇总征税”,推广关税保证保险,法检货物现场查验比例降低为5%,机检查验比例提高到60%以上,实施“审单放行”流程时长压缩至2小时以内,80%以上的入境货物在审单合格后直接通关放行。优化改革港口物流作业流程,建设集装箱业务受理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压缩车辆过闸口、提落箱、港口查验等环节时间。企业反映,一个集装箱可节省物流成本400-500元,节省时间12-24小时。


(二)北京口岸提效降费取得成效。12月当月,北京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56.84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3.8小时,进口、出口整体通关均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压时40%目标。首都机场空港口岸运营主体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项目收费,平均降费幅度超过10%。


二、新政策措施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内容


2018年12月29日,北京、天津两地13个部门联合签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京津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若干措施的公告》(2018年联合公告第3号),从六个方面推出了21项便利化举措,市商务局网站同步推出一图读懂。


(一)主要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跨区域多部门联动。去年上半年发布的两期联合公告仅涉及到两地7个部门,这次参与发文的单位扩大到了两市财政、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共有13个部门。


二是更加注重监管措施改革创新。以提高通关效率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目标,推行“先放行后改单”、“先放行后缴税”、“先验放后检测”;对备案注册、研发测试、贸易洽谈用的进口食品化妆品实行“三免”。


三是更加注重公开透明和市场竞争。由于跨境贸易链条长、利益体多,长期以来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利益链,垄断现象突出。在互联网上公示口岸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清理乱收费,鼓励竞争,破除垄断,政府推动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就是营造公平、可持续的口岸营商环境。


四是更加注重与国际规则接轨。对标国际,改革监管制度,去繁就简,推广应用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信用管理水平等都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二)主要内容


一是优流程。报关放行方面,推广提前报关、实行“先放行后改单”和“先放行后缴税”,进一步提升海关监管通关环节的便捷性。查验检测方面,货物监管现场实施“查检合一”作业,推行“先验放后检测”,对用于备案注册、研发测试和贸易洽谈的进口食品化妆品样品实行“三免”--免标签检验和备案、免提供卫生评价资料和原产地证明、免抽样检测,对于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化妆品、生物制品出口在申报前形成电子底账,在出口申报前办理检验检疫手续。


二是促便捷。实行进口许可证件申领和通关作业无纸化。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报关信息与出口退税申报信息自动转换,避免重复录入和出错。


三是降费用。实行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加强监督检查,鼓励竞争,破除垄断;推动降低报关、货代、船代、物流、仓储、港口服务等环节经营性收费。


四是优服务。推行“预约通关”,推广归类预裁定服务,实施信用等级梯次分类管理,建立重点企业“协调员制度”,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完善口岸通关制度环境等。下一步还将持续推出新的贸易便利化举措。


12月14日,海关总署牵头会同国家相关部门召集京津沪三地政府、口岸、海关召开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会,明确了世行跨境贸易新一轮评价排名提升目标、努力方向和改革举措等。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两项工作:


一是研究制订促进京津跨境贸易便利化联合专项行动方案。从巩固完善工作机制、改革创新政策措施、推进落实重点工作等方面列出20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梳理出需要国家部委、北京、天津三个方面协调推动解决的44项重点事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目前,专项行动方案正在征求京津两地相关部门意见,争取1月底前印发实施。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推进改革创新,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压缩进出口单证合规时间、大幅降低进出口边境合规成本。


二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政策实施效果和指标现状评估,我们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已从12月初开始对天津海港、首都机场空港口岸进行实地调研,在两地召开不同类型企业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经过评估,总体来看,进出口合规时间、合规成本都有明显改善。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方葆青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2018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企业准入改革、产品准入改革、食品药品许可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采用“减环节、缩时限、降成本”的方式,提高企业开办效率。


二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解决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的问题。


三是推进“多证合一”,目前已实现“二十四证合一”,申请人办理企业登记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完成执照登记和相关事项备案。


四是在全市范围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目前已为所有企业生成电子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是在全国率先启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将“一企多证”简化为“一企一证”。


六是建立统一的企业开办窗口。实现一站式申报和“一窗受理”,到一个窗口就能完成企业开办的所有事项,在全市各区设立一站式企业开办大厅,已设置120多个窗口。


七是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开通“e窗通”服务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全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所有环节都能按照网上提示完成,并获得电子营业执照,还可选择纸质营业执照快递到家。“e窗通”开办平台累计为13万户企业提供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办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超过15万件。


八是通过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有效清理了阻碍企业开展经营的各种障碍,做到既准入、又准营。


通过以上改革举措,2018年北京市营商环境大为改善。企业开办环节由原来的7个减少到2 个,开办时间由原来的24天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使北京成为全球开办企业完全免费的两座城市之一。在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准入制度改革方面,把审批的平均时限由25天压缩到15天以内,其中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批时限压缩到了8天,餐馆、便利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时限压缩到了5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取证时间由法定的60天压减到2天以内。


截至2018年底,全市企业存量165万余户,同比增长6.47%。其中民营企业140余万户,占存量企业的85%,同比增长6.7 %。今年新设企业18.33万余户,其中科技类企业新增7.25万户;文化类企业新增2.77万户;外商投资企业新增2960户。


2019年,我们将继续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落实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更为务实、更加便捷的改革措施,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持续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一是新版的“e窗通”服务平台今天正式开通运行。会同人民银行营管部、市税务局、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公积金中心、开发北京市“e窗通”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开办网上“一窗”填报,包括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领用发票、“五险一金”登记、银行预约开户,实现数据实时对接,提高企业开办效率。企业全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一天拿执照,三天全办好”,将企业开办的时长从现在的5天进一步压缩到3天以内。


二是以电子营业执照为载体,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法人服务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可以通过手机下载领取电子营业执照,作为法人服务卡,办理各类涉企服务事项。电子营业执照是依据全国统一标准颁发的法律电子证件,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采用了密码技术,具有全新的安全保障。目前,我们已经为全市165万户企业生成电子营业执照,今年将着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的广泛应用。


三是进一步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全面扩大简易注销范围,对未开业企业及无债权债务企业推行简易注销;缩短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用管理,完善联合惩戒等,以上措施将有效缓解企业退出难的问题。


市税务局副局长 唐学军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北京市税务局以推行纳税人自主办税为前提,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以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服务为目标,稳妥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以纳税人和缴费人为中心,大力实施办税和缴费便利化改革。推出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五个一”办税服务、“财税一体化”辅助申报系统等系列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切实提升纳税人获得感。


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对外公布报告类、发票类、申报类、备案类、证明类,共五类119项“最多跑一次”业务清单,并同步发布办税指南。凡是清单范围内的事项,只要纳税人资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最多只到税务机关跑一次即可办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