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善意第三方消费(善意的第三方 冻结)

为了涨粉或者带货,一再让孩子扮穷卖惨,某些短视频博主还能有点底线么?


真相大白!这不过是又一出为骗流量而造假的表演!悲惨的身世,不过是文案;孩子是演员,破旧的房屋是道具,而这一切的幕后导演,就是某平台上的视频博主。


这已经不是凉山孩子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了。与数月前央视曝光的短视频造假——小女孩阿佳卖苹果攒学费的情节简直如出一辙。这类卖惨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点:利用公众的善良和同情心,把孩子当成牟利工具,编故事骗取大家的点击量,最后流量变现,赚得盆满钵满。每一起这样的事件,不仅是在挑战社会公众的底线,还是对社会信任的一次伤害。它让大家的同情心趋于疲惫,共情能力一再递减消退,直至遇到类似事情,再也无人敢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让孩子卖惨的视频之所以屡禁不绝,正是因为在个别人眼里,这是一个低成本获取流量和粉丝的捷径。“凉山”二字,在某种程度上,简直成了短视频“暴火”的流量密码。对于这类消费孩子、消费贫困、消费善良的视频博主和平台,社会更要亮出法律之剑,让其付出沉痛的代价,而不止于道歉了事。绝不能再让荒诞的卖惨闹剧,继续消耗公众同情,“污染”我们的孩子,这也是社会对未来的一种善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