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外商独资企业私募(私募投资)



今年的结构性牛市行情促成了私募行业的飞速发展,目前百亿私募已突破百家,达到了102家,其中也包括近期刚刚诞生的第一家百亿外资私募。


实际上外资私募自2016年进军中国市场以后,一直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但是相比本土私募,外资私募似乎有点“水土不服”,在规模上并无太多优势。但近期外资私募桥水外商独资企业(中国)投资在新产品大卖之后,已成功跻身百亿俱乐部。


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桥私募水(中国)投资除了前期发行的三只产品之外,此次发行的30只产品都是华润信托发行的顾问型私募产品,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呢?



外资私募“水土不服”?管理规模较为逊色

今年的结构性牛市行情促成了私募行业的飞速发展,截至2外商独资企业021年1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542家,管理基金数量121522只,管理基金规模19.73万亿。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023家,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74947只,存续规模6.10万亿元。


私募行业的发展,也令百亿私募的群体不断壮大。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百亿私募已经达到了投资102家。


近期A股市场持续走强,股票多头私募也开始发行新基。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近期就有包括景林资产、星石投资、源乐晟资产、盘京投资等在内的多家百亿私募筹备发行新基金,其中景林资产更是两天已募集超30亿元。


本土私募风生水起,那么外资私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记者注意到,大多数外资私募在国际上声名显著,但是在中国市场上似乎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尴尬。


实际上自从外资私募2016年进军中国私募市场以后,便开启了备案高潮。不过在前期的密集备案之后,外资私募备案数据今年出投资现了明显的下滑,年内只有3家外资私募成功备案。最近新增的外资私募是11月8日完成备案登记的先知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自2016年8月瑞银资产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以来,目前一共已经有34家外商独资的证券私募管理人相继完成了登记备案。


另外,外资私募在管理规模上相比本土私募似乎没有任何优势。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34家外资私募中,目前仅有润晖投资、腾胜投资、德劭投资、元胜投资、桥水(中国)投资、瑞银投资6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突破20亿元。其中元胜投资、桥水(中国)投资管理规模超50亿元,后者则是刚刚晋级百亿私募。此外,惠理投资、英仕曼(上海)投资管理规模在10亿~20亿间,其余26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均不足5亿元。



桥水(中国)跻身百亿俱乐部另有玄机?

记者注意到,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虽然桥水(中国)投资进军中国已经三年,但是在今年11月之前,从管理规模来看,还没有多大的突破。而桥水(中国)投资真正实现规模突破还是在今年11月23日,公司一口气成立了30只私募产品,于12月9日集中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以这30只产品的规模来计算,桥水(中国)投资管理规模正式突破百亿。


桥水(中国)投资在2018年6月获得中国市场私募管理人资格,成为外商独资企业性质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也意味着桥水在中国私募市场的布局正式开启。


之后桥水(中国)在2018年10月17日登记备案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只私募基金——“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一号”。2020年9月30日又备案了在中国的第二只私募产品——“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二号”。2021年12月9日,桥水备案了其全天候系列的第三只产品——“桥水全天候增强型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三号”。


姚旭升表示,相较于自主发行产品的模式,私募投顾模式存在明显的优缺点。优点是通过大型金融机构发行产品,私募管理人募集压力小,有利于中小型私募机构降低营销成本、快速提升规模和建立知名度。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当产品出现问私募题时,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发行机构容易出现责任划分不清的情况,因为在这类产品中,私募管理人只是顾问角色,而投资人的合同是和发行方签订的,在实际操作上发行方并没有对产品进行管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