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经营范围里有建材销售(经营范围建材销售包括哪些)


1月4日,阳光城(000671.SZ)公告称,泰康系转让股份事项已完成过户,接盘方沧州泰禾建材有限公司(下称泰禾建材)以总价9.36亿元拿下阳光城7.41%的股份。去年12月末,阳光城发布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公司7.41%的股份。通过此项股权转让以及近日一笔大宗交易,泰康系持有阳光城的股份由13.46%降至3.997%,不再是阳光城第二大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此次接盘方的泰禾建材资金实力令人担忧。这家注册于2019年1月份的公司控股股东为两名自然人,最初注册资本仅有200万元,尽管在半年之后的注册资本变更为3000万元,但天眼查显示其仍为小微企业,而所留公司电话为81家公司共有。记者致电所留电话,无人接听。接盘方是否有实力出资9.36亿元不得而知,背后资金来源存疑。


放弃对赌补偿 泰康系亏损减持阳光城


12月27日,阳光城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公司7.41%的股份,同日泰康养老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占公司总股本的2%的股份。两笔交易完成后,泰康系持有阳光城的股份由13.46%降至3.997%。


事实上,泰康系减持的背后,是投资阳光城造成的巨大亏损。去年9月,泰康系耗资33.78亿元买入阳光城13.53%的股份,每股6.09元,而此次股份转让单价为3.05元/股销售,相当于五折出售。虽然上述两笔交易泰康系可套现约12亿哪些元,不过算上减持后不到4%的股份市值约5.2亿元,泰康系投资阳光城一年之余已亏损超16亿里元。


此外,泰康系的“撤退”并非毫无征兆。两个月前,泰康系董事陈奕伦、姜佳立对阳光城三季度业绩报投了反对票,去年12月末陈奕伦辞任阳光城董事,今年1月4日,姜佳立也辞任了董事职位。


不可忽视的是,泰康系不仅半价亏损减持、退出阳光城管理层,还放弃了原本约定的10年业绩对赌补偿权。


在去年泰康系接手阳光城股权时,阳光城对未来10年的业绩做出了承诺,若归母利润复合增长率未能按一定计划增长,则需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偿。不过,若泰康系合并持股低于9%,业绩承诺可另行协商。而据12月29日补充协议显示,由于泰康系持股已低于9%,双方原合作协议自动终止,泰康系不再享有阳光城承诺的业绩补偿。


“此次泰康系亏包括损减持甚至放弃对赌补偿,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割肉’止损、规避风险的行为。”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表示,随着今年下半年以来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房地产市场降温显著,阳光城业绩表现不足、债务违约事件、信用评级下调等,加剧其流动性压力,使险资对其持谨慎心理。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从投资角度,泰康系减持不排除因投资亏损越来越大,为维护自身经营安全和公司形象考虑。从政策方面来看,去年底银保监会明确要求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所投资的标的企业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因此不排除泰康系借此次减持机会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


对于对赌协议取消后对阳光城后续产生的影响,梁楠表示,此次交易成功,对阳光城的资金压力将有所帮助哪些,但其债务压力不会马上发生实质性变化。


接盘方资金实力存疑 或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影响


作为此次股权转让的接盘方泰禾建材,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为3000万,股东是两名自然人赵凤芬和赵宝泽,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销售建材、钢材等。有关这家成立两年多的地方性公司,耗资9.35亿元拿下阳光城7.41%股份的目的,公告显示:“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机会,通过增持获得较好的收益。”


此次接盘是否存在代持行为,真正出资方是否另有公司?


截至发稿,阳光城董秘暂未对此问题作回应。目前市场中有几种猜测,背后出资方可能涉及与接盘方名称相似的泰禾,或是刚刚换股收购阳光城物业的万科,或是阳光城实控人林腾蛟的关联公司。对此,记者向泰禾、万科、阳光城方面求证,对方均予以否认。


那么,这家注册地址为沧州渤海新区金龙写字楼C座经营范围401室的地方性建材公司,背后的出资方到底是谁?记者登录天眼查试图联系泰禾建材时发现,该公司电话为81家共有联系方式,而且拨打该电话无人接听。对此,天眼查方面向记者介绍,此电话为企业披露年报时自主填写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为代记账公司或者服务商的电话,或与当地的年报登记规定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1月4日晚间,阳光城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泰禾建材将7.4包括1%股份质押予“泰康系”公司,质押原因为用于付款义务及支有付尾款的履约担保。此前,股权转让公告曾称,泰禾建材于股份过户登记当日办理股份质押登记,并应于今年3月30日之前支付泰康系约4.3亿元尾款,股份质押方可解除,否则则构成违约。


对于接盘方背后是否另有出资方,以及后续是否会参与阳光城治理等问题,记者向泰康和阳光城求证。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泰康的回复,阳光城建材方面则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出资近10亿的一家地方性建材公司,确实可能存在其他的出资方。”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作为经营范围占股超过5%的股东,如果新的接盘方有意愿参与经营,新的接盘方对于阳光城的经营或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引发连锁事件 短债业绩承压


在股权转让消息公布的第二天,12月28日阳光城公告称,阳光城控股股东及全资子公司所持的9903万股公司股票被司法冻结,占公司总股本的2.39%。冻结原因是华夏银行因申请财产保全所致。


截至公告日,阳光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被冻结1.01亿元,占其持股的15.43%,相当于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2.44%。


而就在12月24日,因个人资金需求,阳光城董事兼执行董事长朱荣斌减持其持有阳光城的股份454.61万股,预计套现1500万元。对此,阳光城方面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以及高管减持事项不会对公销售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影响,阳光城控制权不受此次冻结套现影响。


大公国际数据显示,第有三季度阳光城归属股东净利润9.18亿元,同比下降11.57%,归属股东扣非净利润由同期盈利10.06亿元转为亏损17.52亿元。截至公告日,阳光城未来3个月内到期或行权的境内债券金额为19.07亿元,境外美元债券金额为2.47亿美元,未来6个月内到期或行权的境内债券金额为50.77亿元,境外美元债券金额为7.47亿美元,建材短期债券集中兑付压力较大。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阳光城集团内部员工表示,在近期公司月度会上,重点内容就是如何加强销售和回款。目前,公司所有自救动作都是在赌预期,赌未来半年销售好转,如果销售成绩上来了,所有问题迎刃而里解,如果未能好转,那2022年只会雪上加霜。


卢文曦指出,目前来看,阳光城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危机,仍属于个案,主要原因在于此前采取了高负债、高杠杆、激进扩张等经营模式。不过未来房企很难像以前躺在政策上“吃饭”,阳光城也会在这次过程中受到非常深刻的教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