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寺庙注册查询网站(怎么查寺庙的注册信息)



活佛证样证


什么是活佛怎么?


活佛,藏语称“朱古”(sprul-s查询ku),意为“幻化”或“化身”。公元13世纪,西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元世祖忽查询必烈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西天怎么佛子,化身佛陀”,此后人们开始称西藏高僧为“活佛”。


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为解决教派和寺庙首领传承,依据西藏古老的灵魂观念和佛教特有的化身理论,而创立的一种特有的传承制度。这一制度首创于噶举派,1283年高僧噶玛拔希圆寂,明确要求弟子寻访、认定自己的转世,继承教派首领的地位和财产。他的弟子秉承师命,寻得一男童为噶玛拔希的转世灵童,开创了活佛转世的先河。此后,藏传佛教各教派纷起仿效,相继建立起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活佛转世系统。


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那些佛学造诣精深、修证高超的高僧大德在完成佛业圆寂后,他的灵魂又转生到新的肉身上,继续完成弘法大愿,普度众生。



班禅坐床


活佛是怎样产生的?


在几百年的转世实践中,“活佛转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寻访认定转世灵童的工作规范和运作程序。从宗教仪轨上看,活佛圆寂后,有凭吊致祭,供奉法体;诵经祷告,祈求降生;打卦问网站卜,观看神湖;境内寻访,反复核查;辨认遗物,视验灵童;剃度入寺,授予法名;正式坐床,系统转世等固定的仪轨和制度。总之,过程相当复杂。


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均对活佛转世进行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比如,清朝乾隆皇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第一条就对大活佛转世做出详细规定,并施行“金瓶掣签制度”,避免了在转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行贿受贿、营私舞弊等现象,体现了佛断神圣、公正无私的宗教理念,更保证了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转世灵童寻访认定大权始终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维护了国家对西藏地方的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活佛转世受到应有的重视。1991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和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四省藏区已批准新转世活佛近千名。


2007年7月,为进一步规范活佛转世工作,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对活佛转世应当遵循的原则、具备的条件、履行的申请报批手续、转世灵童认定后的报批备案手续、佛教团体的职责,以及活佛证书的颁发和活佛的培养教育等做出明确规定。


其中“活佛转世”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当地多数信教群众和寺庙管理组织要求转世;二是转世系统真实并传承至今;三是申请活佛转世的寺庙系拟转世活佛僧籍所在寺,并为依法登记的藏传佛注册教活动场所,且具备培养和供养转世活信息佛的能力。“活佛转世”应该履行一定的报批手续,一般的活佛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有较大影响的活佛,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审批;特别重大影响的活佛,报国务院审批。


比如,1995年12月8日,十一世班禅就是在“金瓶掣签”后,经国务院批准,在西藏扎什伦布寺坐床的。2010年7月,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经“金瓶掣签”选出第六世德珠活佛。



十一世班禅为第六世德珠活佛剃度


如何鉴别活佛真伪?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第七世珠康活佛介绍过,真正的活佛要有传承、有寺庙、有转世灵童制度、有政府批准,的缺一不可。


除此之外,活佛是有证的。


从2010年开始,中国佛教协会统一为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认定、经政府审批查询网的活佛颁发“藏传佛教活佛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所以,真正的活佛都有一个特殊查询网的身份证件和独有的活佛证号。这个证件和身份证一样大小和材质,上面写着姓名、法名、佛号、教派、寺庙,活佛证号有14位数……


藏传佛教界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假冒“活佛”四处行骗的行为深恶痛绝,纷纷呼吁政府建立一个活佛网络查询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不久将建立起来,一个活佛是真是假,上网一查便知。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统战部微信公号“统战新语”)





仁波切是啥意思?


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网站



“仁波切”们为啥有市场


此前流传甚广的《为什么朝阳区盛产仁波切》,想说的其实也是这个问题:台湾艺人阿雅的老公是仁波切,香港女歌手关淑怡的孩子他爹也是仁波切……在明星、富豪之外,“仁波切”亦成为中产阶级自我标榜身份的工具信息,据说仅北京朝阳区就有“三十万散养仁波切”。其受欢迎程度可见的一斑。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是人们对密宗上师的一般称谓。在藏地很多仁波切修行非常清苦,对物质要求并不高,不过现在北京有些所谓的“仁波切”住着俗家弟子提供的豪宅(精舍),接受着财物供养,过着相当优渥的生活。其中一些“仁波切”言谈间既有“出世”的超脱,也有“心灵鸡汤”的俗套。他们更多处于“散养”状态,在各大城市间接受俗家弟子们衣食住行的供养,这和“仁波切”们的神秘性有关。


“仁波切”在中国盛行的原因,是一种转型社会症候。曾经有数十年时间,大陆出现信仰的真空状态,故改革开放后容易出现报复性反弹。在社会转型期,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面临剧烈变动,现实中充满不确定性,大众存在普遍的心理焦虑。这个时候,借助“仁波切”所带来的抚慰效应,寺庙容易被大家捕捉到并在人际间快速形成传播链。


同时,“仁波切”的盛行,也和西藏文化的时尚感有关。“仁波切”则因身上鲜明的藏地神秘文化印记,而成为追逐潮流者趋之若鹜膜拜的对象。被渲染了时尚与神秘色彩的“仁波切”,一夜间风靡有其必然性。


有人在谈论“仁波切”崇拜现象时,将其与“养生党”、“跑步教”相提并论,这显然看轻了信仰的力量。本质上,对“仁波切”的崇拜,是对超验世界的一种追逐,无论信众想要的是出世解脱还是现世福报,“仁波切”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虽无法验证但却令他们内心笃定的出口。


“仁波切”在台湾也曾很流行,才会出现与阿雅这种宣扬饮食男女之乐的娱乐人士的混搭结合。但在著名的《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强奸女信徒事件发生后,“仁波切”的声誉在台遭遇断崖式打击,在台北的捷运站,我曾多次看到民间团体发放小册子,呼吁信众警觉。在台湾,更为主流的佛教力量是证严法师慈济功德会践行“人间佛教”的团体。而大陆要发展到这一阶段,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


□韩福东(专栏作家)



如何关上假仁波切行骗的大门


连日来,张铁林“坐床”事件持续发酵,这引发媒体对张及其“上师”生意经的起底,也将舆论思考导向了真假活佛甄别的命题。到底该怎么对其辨伪?统战部官方微信“统战新语”日前给公众提供了“指南”:真正活佛都有活佛证,上面写着姓名、法名、佛号、教派、寺庙等。还表示,政府不久将建立活佛网络查询系统。


活佛证号、活佛网络查询系统……“活佛”跟信息化管理名词联结,很多人可能还是首次听说。但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中国佛协就统一为“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认定、经政府审批”的活佛,颁发了“藏传佛教活佛证”。此外,2011年国家宗教事务局提出建立宗教工作基础信息数据库后,宗教教职人员等一并被纳入上网工程,活佛的相关信息亦被联网。


对活佛进行类ID化登记和建注册立相关查询系统,意义自不待言。众所周知,时下“仁波切”一词遭严重污名化。网上还热传着这样的段子,说是,“在朝阳区辽阔的大地上,生活着数以千计的仁波切,其中约90%从来没完整地看过任何一本佛经,且对任何佛学相关的问题都会回答:这是密法不可说。而他们100%只有在听到‘供养、双修’的时候,才会精神振作”。毋庸置疑,假活佛的遍地横行,“借佛行骗”等乱象的潜滋暗长,玷污了佛法尊严,也误导了很多人的认知。


要提防“毁我教者乃穿我衣人”,佛教需去伪存真。对宗教界和相关主管部门而言,无疑当积极作为,尽力压减“假仁波切”们的栖身空间。而在现有信息联网基础上建立查询系统,就是在用技术手段堵住其行骗的大门:认准佛号,谨防假冒,有了类似食品追溯码的查询路径,许多人也多了辨伪手段。当然,有了查询系统自然是好事,但要防江湖骗子“借佛行骗”,又不能止于此。查应看到,有些骗子穿上宗教外衣骗财骗色,以福报、解脱、治病、消业、缘起及因果之说,要求信寺庙众布施、供养,有的人还用邪法搞精神控制……这些其实跟宗教活动无关,而可能涉及违法犯罪。


□仲鸣(媒体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