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间,中信国安(000839)公告称,控股股东中信国安有限公司(简称“国安有限”)所持有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和轮候冻结,此次司法冻结数量为10.37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72.62%。
↑中信国安 资料图 据东方IC
↑中信国安大股东持有股份被司法冻结
↑中葡股份大量股权司法冻结公告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中信国安集团持有的上述上市公司股权,还先后被辽宁省高院、浙江省杭州市中院等陆续司法冻结。按照中信国安集团前述几项资产以冻结之日收盘价计,被冻结资产规模大约200亿元。
负债已逾千亿
据中信国安集团官方网站介绍,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中信集团子公司,前身是1987年4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150万元成立的北京国安宾馆。截至2017年,公司总资产为2106亿元。
不过,中信国安集团虽然冠以“中信”之名,却已在2014年完成混改,并引入了多家民营企业股东。中信集团持股比例则大幅下降至不足21%,并导致了公司既无控股股东,也无实际控制人。
同时中信国安集团负债高企。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中信国安集团总债务规模合计1782.97亿元,资产负债率80.49%。同时,短期及长期借款合计超千亿元。高额借款带来了高额的财务费用,导致净利润从2017年度的6.01亿元滑至仅0.56亿。
从中信国安集团将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股权绝大部分进行质押来看,其资金链已高度紧崩。在一轮接一轮的司法冻结背后,各种债务纠纷也是此起彼伏。2019年以来,更是频频陷入资金风波:北京中关村银行、北京银行、华鑫信托、广发银行等先后对公司发起诉前财产保全,涉及债务超百亿元。
尤其令人吃惊的是3月15日,中信国安集团未能支付一笔利息3945万元,不得不由北京银行履行担保义务。所谓2000亿总资产的企业,现在却连3000多万元也拿不出,令人不胜唏嘘。
红星新闻查阅北京银行(601169)公告发现,2015年7月31日北京银行为“中信国安棉花片危改项目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项下融资本金25亿元及利息提供担保。该债权投资计划为“按季付息”,鉴于中信国安未能按期偿还2019年一季度利息,北京银行依据保函条款约定,履行了3945万元担保责任。
北京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作为担保方秉承契约精神,执行担保合同,履行担保义务,确保该计划投资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如中信国安集团未能按合同约定支付本金或利息,北京银行承担的最大风险敞口为该项目项下的全部本金及利息。
资产出售抓紧推进
在白银有色的公告中,提及中信国安集团持有的白银有色股份,系因西藏信托与中信国安集团及其子公司转让纠纷一案,被北京市高院轮候冻结。中信国安集团持有白银有色22.5亿股,已接近全部冻结。
目前,中信国安集团旗下拥有3家A股公司和一家港股公司。分别是中信国安、中葡股份、白银有色、港股国安国际(00143.HK)。但这些上市公司公司业绩均一般,股价也长期表现低迷,中信国安最近三天累计跌幅已逾10%。同时中信国安、中葡股份、白银有色三家上市公司股份均被高度质押,质押率分别高达99.36%、 89.15%、99.89%。
而中信国安集团持有的其他部分上市公司股票还被强行平仓。4月16日万邦达(300055)公告,收到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中信国安集团告知函,获悉其所持公司股票按照司法协助执行要求强制平仓,导致被动减持1028.34万股。
为化解资金风险,中信国安集团主动进行的资产出售工作也在抓紧推进。湖北广电(000665)4月13日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中信国安及一致行动人中信国安集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完成清仓减持,不再持有湖北广电股份。
江苏有线(600959)3月14日也发布公告,称国安通信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9860.92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