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银行开户会不会上征信(征信有问题还能开银行帐户吗)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特别提醒: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谨防“征信修复”陷阱。


一、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


《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信息主体认为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


特别提醒:正规渠道进行的征信异议和投诉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正确认识“征信修复”风险


(一)准确无误的信用记录无法删除


《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均无权随意修改、删除信用报告中展示无误的不良信息,一旦发现违规修改或删除的行为,将依法进行责任追究或予以行政处罚。


(二)“征信修复”实则借机牟利


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概念。社会上关于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是利用公众急于想删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承诺删除不良信息为由,收取高额服务费用后失联,不仅不能删除展示无误的不良信用记录,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征信修复”潜在风险


征信修复代理机构或个人通常要求提供个人身份证件、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存在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泄露或买卖的风险,危害人身及财产安全;甚至教唆公众通过捏造虚假事实、伪造虚假材料,以“非恶意逾期”或“不可抗力”等理由试图达到“征信修复”目的,可能存在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形式:


①“征信修复”职业代理人教唆个人捏造不实理由,甚至伪造证件、运用虚假材料,或者恶意投诉相关金融机构以图修改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


②部分机构或个人以征信市场需求量大,有前景为由,诱导用代理、加盟方式办理“征信修复”业务,以此骗取代理、加盟费用。


③部分机构或个人以培养“征信修复”专业人才为口号,谎称教授征信修复技巧或提供征信修复师考证服务,实则骗取高额费用或个人信息。


④部分机构或个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后,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声称当事人曾注册、办理过贷款,如不注销或还清所欠贷款将影响征信记录,诱导当事人转账汇款以骗取资金。


⑤冒充客服,告知账户出现异常,若不及时注销账户会影响个人征信,指导当事人在假网站、假平台操作后盗用个人信息申请网贷以骗取资金。


特别提醒:作为消费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如果为了“修复”不良信息,轻信这类“征信修复”业务,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公安机关立案文书、银行流水、住院证明、编造不可抗力事件等,进行恶意投诉,轻则导致自身财产损失,重则可能涉嫌犯罪。


所谓“征信修复”,本身是不合规的,如果以“征信修复”为产业谋取不正当利益,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关注关爱自身信用记录


社会公众应关注自身信用记录,一旦发现逾期应及时还款补救,持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案例:因信用报告有多笔信用卡逾期还款记录,张某轻信“征信修复”广告,找到代理中介,并支付了1.68万元服务费。中介伪造了公安局印章和证明文书供当事人前往银行处理逾期记录,被该银行信用卡中心员工识破后报警。违法团伙成员因犯伪造及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