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制造业征收环境保护税(工厂,企业的水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税)


▲中欧双方贸易合作程度正在加深


3月底欧洲议会突然决定取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审议会,中欧双方谈判了7年,经过35轮才达成的协议,突然被叫停,令中欧双方贸易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这并不意味中欧双方贸易合作的破裂,但前景确实不容乐观,同时在相关决议之前,3月10日欧盟议会还通过投票通过“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议案,该议案目标同样指向中国,此次议案的通过为2023年欧盟施行碳关税政策起到了巨大推动。不过相比叫停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带来的双损失,碳关税施行则是实打实地为了打压中国。



▲碳关税涉及的相关产品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来看,如果2023年碳关税协定正式实施,平均每年将为中国对欧出口额外增加成本350亿美元,数额不能算不小,不过经济上的损失并不是欧盟根本目的,其主要目的还是想通过碳关税实施,令中国企业增加出口成本,从而提升产品价格,最终造成与欧盟本土产品在竞争过程中失去价格优势,从而大幅降低中国产品在欧洲地区竞争力,但其实质不过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对中国来说极为不公平。不过,欧盟一系列措施,真能打压中国产品在欧竞争力吗?对于此,连欧盟自己都没有底气,不过在现阶段欧洲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条件下,欧盟也只能出此下策,但就长远角度来看,这一决定并不会降低中国产品在欧竞争力。



▲其它相关产业受碳排放产生的影响


在这需要解释一下为何碳关税的实施,对中国影响最大。碳关税按照欧盟方面解释,就是对高耗能进口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这类产品通常是水泥、化工、钢铁等产品,并且发达国家此类产品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这也意味着一旦欧盟施行碳关税政策,除中国以外,其他涉及相关排放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国家都会被征收相应关税,涉及国家不只中国。然而我们却是损失最大的一家,根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全年对欧盟出口商品总额3835亿欧元,而2020年全年欧盟总进口额17143亿欧元,占比上来看,中国商品占欧盟总进口额22.3%,数据很不错,然而中国出口欧盟总额中有约67.3%的产品属于高能耗产品,这也意味着至少有一半以上出口产品将被征收碳关税,无论是征收规模,还是比例都不小,而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出口占比来看,都远远小于中国,因此涉及关税额度也更小,综上,碳关税一旦收取中国必将成为最大受害国。


但这并不意味中国束手无策,去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进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近日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表示,今年全国能耗强度降低3%左右,加之此前对一系列高耗能企业的关停,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行动非常迅速。随着欧盟碳关税的征收,相关其企业必然会进一步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用其他产品代替出口,或降低高耗能产品本身碳排放。



▲我国相关能源结构变化


除此之外,从短期目标来看,政府对相关出口产品也可以进行相关资金补贴,或者降低相关企业税费,降低企业成本,尽可能做到增加关税与减负相抵消,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压力,如此一来,即便欧盟征收碳关税,也依旧可能做到极低的销售成本,同时还可以不将价格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一来,中国产品依旧可以凭借着极高的性价比在欧盟地区保持极高竞争力。当然,此举必然会降低国家部分财政收入,不过相较欧盟广大市场,降低收入,换来更大市场,进一步增大出口总额,这笔生意可以做,还很划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