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正在安远县版石镇工业园上班的刘志浩。摄影︱江西日报记者洪怀峰
腊月16日上午,天气有点湿冷,但安远县版石镇松岗村村民刘炳财家里却温暖如春。当天,赣州市医疗保障局安远分局干部与版石镇驻村干部一起,到他家进行走访慰问。
“谢谢你们,今天一定要在我家吃个饭。”刘炳财的妻子古桂招热情相迎。邻居们看到这感人的一幕,都笑着说,亲戚又来串门了。
说起事情的原委,还得从刘炳财的儿子刘志浩患病说起。三年前的一天,20岁的刘志浩突然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经安远县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白血病,后转至赣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骨髓移植,治疗需要几十万元。刘炳财母亲双目失明,没有劳动能力,女儿在吉林某重点大学读书,夫妻2人务工兼打零工维持一家生计,儿子治病出现的高昂医疗费用让这个家陷入困境。
“儿子做了骨髓移植手术,仅此一项就花去了27.05万元,后续康复还需要很多费用。”刘炳财家的日子越过越紧巴,从正常的家庭沦为困难户。
当地医保部门得知刘炳财家的情况后,不仅经常来嘘寒问暖,还立即给他们家送来了医保政策。在脱贫攻坚期,他享受到了国家的倾斜帮扶政策,除了基本医疗保险,还有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这对刘炳财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几年来,我儿子治病花掉了705634.55元,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和享受低保户等其他兜底保障措施,已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60余万元。”刘炳财说,这让他一家走出了困境。
经过治疗,目前,刘志浩病情已基本康复,并在安远县版石镇工业园一家电子厂务工,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刘炳财也在外务工,一个月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
“我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不需要家里负担。”刘炳财说感谢党和政府,给了他儿子重生的机会,挽救了他的家庭。
鉴于刘炳财家有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其妻子要照顾不能外出务工,家庭刚刚恢复“元气”,当地医保部门还对他家进行动态监测,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民生答卷请您来阅之记者点评
赶考,永远在路上
江西日报记者洪怀峰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贴群众健康需求,破解群众看病贵、报销难问题,办好了一件件民生实事。
“常态化开展药品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探索建立药品‘双通道’机制”“探索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医药费兜底制度”“实施动态监测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老百姓的堵点、难点和关注点在哪里,我们的医保改革的着力点就到哪里。
这些为民实事,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一大批治疗癌症、罕见病等天价靶向药走进寻常百姓家,糖尿病、高血压等常用药进一步减费降负;大力推行窗口办等现场办理和网上办相结合;实行特事特办、帮办代办、上门办理等贴心服务,让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医疗保障是我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制度安排。显然,随着我省医保改革的持续深化,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很大程度解决,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医保惠民也不例外,从这意义上来说,赶考,永远在路上!
编辑:钟剑桥
复审:陈双双
审签:邱虎
监制:吴志刚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