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售后回租(实质重于形式的例子 售后回购)

 



——浙江舟山中院判决备胎公司诉郭江威、张丽媛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


  对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的合同,应当从租赁物是否真实存在、租赁物所有权是否转移至出租人所有、租赁物价值与租金是否相称等方面进行判断。构成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的,售后回租合同无效,实际成立的借贷合同效力,依照相关规定予以认定。


  案情


  2017年12月12日,备胎公司与郭江威签订《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合同》,约定备胎公司以60200元价格购入郭江威名下汽车一辆,后租于郭江威;郭江威需支付租金65988元。张丽媛知晓郭江威向备胎公司借款60200元,并向备胎公司出具担保书,为郭江威应支付租金等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合同签订后,备胎公司向《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合同》约定的案外人(系备胎公司合作方)交付60200元,案外人向郭江威交付44400元。备胎公司以郭江威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要求郭江威支付租金、违约金,张丽媛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裁判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备胎公司与郭江威签订的《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合同》合法有效,郭江威未按约付租金,构成违约,判决郭江威支付租金51489元、违约金9030元;张丽媛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一审宣判后,张丽媛不服提起上诉。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售后回租合同系双方虚假意思表示,应为无效;实际成立的借贷合同,年利率近50%,而备胎公司未经批准多次以经营性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资金赚取高额利息,违反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应为无效。案涉担保因主合同无效亦无效,但张丽媛对此有过错。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张丽媛对债务人郭江威的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故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郭江威向备胎公司支付33301元;张丽媛对郭江威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评析


  1.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的合同性质甄别。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是指形式上有售后回租的外观,但当事人真实意思为资金拆借的法律关系。判断合同是否构成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应从三方面展开:第一,租赁物是否真实存在。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的合同中,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仅欲发生借贷关系,租赁物有无并不影响双方合同的订立,易发生承租人与出租人虚构租赁物之情形。故需对出租人或承租人提交的租赁物发票、所有权属证明文书等真实性进行实质审查。第二,租赁物所有权是否转移至出租人所有。因租赁物所有权的转移一方面存在成本,另一方面也存在因所有权转移引发的风险,在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的合同中,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往往并不真正完成租赁物所有权转移。该表现与售后回租合同中出租人为保障自身权益一般将租赁物所有权转移至名下明显不一致。本案中,备胎公司虽在案涉车辆上装置了定位装置,但备胎公司自始不知车辆去向,在备胎公司与郭江威签订的售后回租合同中亦约定郭江威将车辆抵押给备胎公司,明显表明双方实际不存在标的物所有权转移至备胎公司的事实,不应认定双方成立售后回租关系。第三,租赁物价值与租金是否基本相称。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的合同,租金一般为出租人所支付货款加按特定利率计算的利息,与租赁物价值并不直接挂钩。本案中,郭江威应支付的租金、手续费、利息等近乎为车辆本身价值的一倍,并不存在售后回租的合理必要,亦佐证双方当事人不成立售后回租关系。另外,在合同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备胎公司自始认为车辆最后归属郭江威,案涉车辆一直闲置亦是判断本案构成名为售后回租实为借贷的要素。


  本案案号:(2018)浙0903民初2255号,(2019)浙09民终161号


  案例编写人: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燕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