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展览现场




9月1日,由民族文化宫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系列展包括“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工作文献档案特展”。







“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展览现场







“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工作文献档案特展”展览现场




系列展从近5万件珍贵文物、20余万册古籍、40余万册其他图书及3000余幅书画艺术作品中,精选了4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和档案资料,沿着历史脉络,阐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内涵。在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吾尔族的花帽、彝族的三色髹漆皮铠甲、傣族的烫金百褶油布伞、黎族的椰雕花瓶……这并非一场普通的文物展,每件物品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各族人民心向党的故事。









展览现场




比如在“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展厅中,一把金色的伞静静矗立,一旁的全息投影展柜播放着伞撑开后熠熠生辉的动态影像。这把曾经象征着领主权力的烫金百褶油布伞在1950年秋由傣族代表召存信、刀世勋敬献给毛泽东主席。新中国成立初期,滇西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拥护新生人民政权,这把金伞不远千里从云南来到首都北京,见证了70多年的共和国巨变。如同这把金伞,新中国成立后,各少数民族人民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了大量礼品,表达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戴人民领袖的赤忱之情。







烫金百褶油布伞(金伞较早资料图)









展览现场




“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精选70多件珍贵文物,围绕国家统一、多元一体的主题,通过“政令安邦”“服制立国”“美美与共”三个单元,讲述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丽画卷。如在“服制立国”单元,则可以看到历代中央政权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大都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即在实现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保持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而这种差异化的政治制度也充分体现在冠服制度上。展览展出的一些民族不同时代的官服,其展现的不仅是丝绸锦缎的流光溢彩,刺绣纹饰的精美绝伦,更呈现了当时的“服位有等”和社会礼制,讲述了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关系及政策制度。









展览现场




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极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华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因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文化习俗、社会信仰等差异而创造发展了内容丰盈且独具特色的斑斓文化。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民族文化宫藏有丰富的各民族文物,不仅有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更展示了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呈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显示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及相互影响。在展厅中,有一件汉代的冷水冲型十二芒铜鼓,此件铜鼓呈圆墩形,造型接近黄金分割比例,花纹密集精美,给人饱满、优美、圆润的美感。铜鼓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等于一身,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古时用于祭祀、乐鼓伴奏、传信报时等,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可以看到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的相通相融。











展览现场




民族文化宫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第一批北京“十大建筑”,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各民族文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窗口。据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介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首展“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自8月份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获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荐,已成为首都各界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首选地。展览以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目的,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