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务(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方式)


受益员工数量多


侧重长期激励


据统计,2017年至2021年,深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数量分别为280单、281单、218单、264单和419单,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数量分别为164单、96单、88单、89单和141单。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数量较2020年分别增加58.71%、58.43%,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具体来看,2021年,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呈现三个特点。


受益员工数量多,创新型公司积极性高。2021年,深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公司员工共18.04万人。技术密集型产业居主导地位,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合计推出股权激励方案227单,占方案总数的54.18%,推出员工持股计划81单,占方案总数的57.45%。


侧重长期激励,稳定未来发展预期。2021年,深市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平均有效期限为4.62年,有效期在4年及以上的激励计划有393单,占当年推出方案的93.79%,有效期在5年及以上的激励计划共222单,占当年推出方案的52.98%。


收入利润增长,激励赋能效果显现。据统计,2020年深市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剔除个别公司后,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17%、38.75%,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4.79%、26.75%,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均高于深市平均水平。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能将公司、股东、员工利益一致化,形成企业成长红利的长期共享机制。能减少企业当期薪酬支出,提高发展的资本投入。能够赋能关键少数,强化企业向好发展的市场信心。


新型激励方案涌现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成主流


与此同时,2021年是创业板股权激励机制改革并完整实施的第一年,本次改革引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模式,同时在授予价格、激励对象、激励规模等方面优化制度安排。2021年以来,创业板新型股权激励方案持续涌现,市场热情持续高涨。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成主流选择。2021年,共有171家创业板公司披露238单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其中174单方案使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占比达73.11%。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允许公司在满足相应获益条件后,将授予股份分次登记至激励对象名下,突破了60日内完成授予登记的限制,同时对于登记时任职期限已达到12个月以上的激励对象,其实际获授权益登记后可不再限售。


放开“自主定价”,方案更加灵活。新规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对限制性股票进行自主定价,同时要求财务顾问就定价合理性发表意见。2021年,共计有30单限制性股票方案授予价格突破50%折扣限制,涉及标的股票19444.41万股。


放宽激励对象和激励上限,加大对人才的激励效果。创业板股权激励制度改革后,允许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成为激励对象,并将股权激励上限从10%提升至20%。2021年,共计52家创业板公司的激励对象包括上述主体,另有18家公司累计激励权益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董忠云认为,通过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创业板上市公司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高市场包容度


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监管护航,2021年,深交所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加大对异常情形的监管力度,引导上市公司合规实施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同时加强业务培训,促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田利辉认为,在监管推动下,深市上市公司能够既重视员工激励,又防止内部人员利益输送;既强调激励方式的灵活性,又重视计划方案的规范性;既重视核心团队,又兼顾一般员工;既强调激励方案的实际力度,又重视持股计划的认可度和利益共享。可以说,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成为深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