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新cas14对特定交易处理的事项(新cas14收入确认的核心原则)




circ-arRNAs对细胞培养和Hurler综合征小鼠蛋白质功能的激活和恢复。


魏文胜谈到,“目前尚无治愈黏多糖贮积症的方法,主要疗法包括改善生活质量的对症治疗、酶替代治疗和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有疗法则过于昂贵,而且患者和家属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医院,应用困难。”


他认为,针对这类疾病,RNA编辑具有优势,“而我们新开发的LEAPER 2.0 与AAV递送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长时程的有效编辑,这对治疗Hurler综合征等众多的遗传病是一个好的选择。”除Hurler综合征之外,魏文胜提到,LEAPER 2.0在眼部或者脑部遗传疾病的治疗上也已经观察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体而言,魏文胜认为,LEAPER技术在临床应用和疾病治疗方面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能。“LEAPER作为一项RNA编辑技术,其编辑是可逆、可调控的,而且编辑效果与剂量相关,原理上讲更为安全。同时,LEAPER技术通过向细胞内递送arRNA,招募内源ADAR蛋白完成编辑,递送负担轻,无需引入外源编辑酶,更加适应体内基因编辑治疗。”


正如前述所说,在技术层面上,利用内源机制实现更安全的RNA编辑,国内科学家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梯队,在这个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而在产业转化方面,国内外又处于怎样的阶段?


魏文胜表示,国际上已经有一些生物医药企业在开展相关技术转化和开发工作,特别是去年,RNA编辑技术受到了极大关注。


例如,2021年8月,跨国制药企业罗氏和Shape Therapeutics公司达成一项研发合作和许可协议,将利用其RNA编辑技术平台RNAfix,以及AAVid技术平台,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罕见疾病的基因疗法。随后的2021年9月,礼来与ProQR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全球性的许可和研究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利用ProQR专有的Axiomer RNA编辑技术平台,针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遗传疾病,推进新的药物靶点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内容多达五个RNA编辑靶标。


至于国内,魏文胜提到,博雅辑因也正在开展LEAPER技术的转化工作。作为国内基因编辑领域的先锋,博雅辑因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办公地点分布于广州、上海和美国剑桥,魏文胜系创始人。


博雅辑因首席执行官魏东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基因编辑这种特别创新的技术来说,“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不同的疾病上能够真正看见技术转化的产品,是不是有足够多的受益,而且安全可控。”特别严重且尚无有效疗法的疾病,例如遗传病和癌症是目前创新疗法的主要“验证区”。


魏东提到,公司目前整个管线的布局包括体外疗法和体内疗法。其中,体内疗法即基于LEAPER技术,正在针对眼科、神经系统等疾病进行研发。2020年,公司也曾在2020年的美国ASGCT年会上报告通过对IDUA信使RNA序列中第402密码子进行精准的、针对特定序列的腺苷A→肌苷I转换,生成野生型IDUA基因的信使RNA和蛋白质,治疗黏多糖贮积症I型最严重亚型Hurler综合征中的W402X突变患者的早期研究数据。


校对:丁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