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朝阳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体验馆(朝阳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


电子烟门店疯狂扩张


一位销售人员感慨:“现在电子烟门店太多了!很多都是这半年新开的。”仅在北京市朝阳区世贸天阶步行街,记者就看到3家电子烟专卖店和1家兼营店。在高德地图上搜索“电子烟体验店”,仅国贸周围2公里内就有13家,这还不包括最新开业的2家。数据显示,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1年有望超过100亿元;门店数量也快速增长,以电子烟品牌“悦刻”为例,2019年底全国专卖店仅有2000家,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已超过1.5万家。其他电子烟品牌也增势猛烈,“铂德”品牌今年3个月左右门店数量飙升了3000家。


据某门店销售人员介绍,电子烟分为烟杆(电子雾化器)和烟弹(含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香精等的液体)。其店内有三四十元的一次性产品,也有可反复使用的烟杆,价格从99元到数百元不等,差别主要是吸食口感不同,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迭代,新一代产品价格较高。初次购买烟杆会送烟弹,有冰镇西瓜、桃气乌龙、冰红茶、经典烟草等十几种口味。如果顾客对某种口味感兴趣,可以免费试抽。鉴于记者从未吸过烟,销售人员推荐了第一代产品。“性价比高,适合入门者。”销售人员表示,烟弹的尼古丁含量一般在3%~5%,初次使用者可以先尝试尼古丁含量较低的水果口味,老烟民可以尝试尼古丁含量高的经典烟草口味,更贴近卷烟。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宣称“能帮助戒烟、替烟”是电子烟一大卖点。有销售人员明确表示,电子烟能帮助戒烟,称自己改吸电子烟1个月就成功戒掉了。她信誓旦旦地说:“不管烟瘾有多大,都可以通过电子烟戒烟。”还有销售人员声称,不保证戒烟,但可以替烟,吸电子烟更健康。正是因为种种广告宣传,电子烟成为不少戒烟者的“寄托”、亲朋互送礼物的首选。记者向销售人员咨询期间,就有两位年轻女性前来挑选电子烟送给朋友。


网上销售“改名换姓”


201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或发布电子烟广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也提到,要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和规范管理。但现实是,电子烟的监管效果并不理想。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的确少了“电子烟”的身影,但商家将其“改名换姓”成“电子化雾器”“替烟神器”“戒烟器”“电子吸入”“电子器”“电子化雾化油”“电子化雾器糖果”“无线充电盒”“烟具”等来钻空子,销量不少。


在手机应用软件“淘宝”上,记者以“电子烟”为关键词搜索,会自动跳出“绿网计划”页面,列出了法律及平台相关规定、常见危害等。然而,软件自动关联词中却出现了“电子化雾器”“电子吸入”“电子化雾器糖果”,点击进去均能搜索出大量电子烟产品,当月付款人数少则100,多则超过1000。商家为躲避平台监管,会使用其他产品的图片或更改关键词。例如,以“电子器”为关键词搜索出的第二个产品就是电子烟,但图片上却写着“智能能量棒”。在手机应用软件“京东”上,同样无法使用“电子烟”进行搜索,但系统会自动推荐“电 子 烟”作为关键词(字间多了一个空格),点击进去就会显示出多种电子烟产品。使用“电子吸入”等关键词,也能搜索出电子烟产品。


记者走访线下门店时,所有销售人员均表示,自家品牌没有在线上销售,且所有电子烟货架上均张贴“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标识。但记者发现,这些电子烟品牌在电商平台上均能搜索到,有的线上店铺还打出“实体支撑”“实体同款”“线下实体,品质保证”等暗示有线下门店的宣传口号。在某实体专卖店,一位销售人员称,虽然该品牌要求不能在线上销售,但只要记者购买过该门店产品,就可以加销售人员微信,以后直接微信下单即可。


电子烟伤肺伤血管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电子烟的危害,容易被商家宣传误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烟草依赖治疗研究室主任梁立荣表示,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明确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电子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目前,我国电子烟使用率正在上升,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我国电子烟使用人数约为1035万,其中多数是15~24岁的年轻人。梁立荣表示,关于电子烟,有几点认识误区要澄清:


误区一:电子烟有助戒烟。目前没有明确科学证据表明电子烟能够帮助戒烟。戒烟门诊中的尼古丁用量是经过科学验证的,成瘾性很小,但电子烟中尼古丁含量不可控。


误区二:电子烟不会成瘾。不管是卷烟还是电子烟,只要含有尼古丁,就有成瘾可能。即使吸尼古丁含量低的电子烟,也有可能诱导年轻人向长期吸烟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新的烟民。


误区三:电子烟尼古丁含量低,对健康危害小。为了达到堪比卷烟的口感,一些烟弹的尼古丁含量可能会更高。梁立荣表示,“很多门诊患者表示,由于电子烟随时随地都能抽,不但卷烟没减量,烟瘾反而更大了。”


误区四:电子烟不产生二手烟。研究显示,电子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PM2.5颗粒物等有害物质。除了尼古丁,烟液中的调味剂、添加剂等物质都会增加健康风险,尤其是双乙酰,会导致细胞毒性,引发炎症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2021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呼吁各国加强电子烟管控,以防年轻人上瘾。目前,巴西、泰国、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禁止电子烟。监管电子烟,既是保护广大青少年,也是国家健康战略的内在要求。梁立荣呼吁,我们必须加强电子烟监管,落实到每一个细节,防止电子烟企业钻空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