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代理成本(股权代理成本是什么意思)

我刚开始做优化那会儿,特别害怕遇到严厉的对接人,动不动拿停投威胁你,成本超一点点直接就群里艾特老板,导致我投放全过程畏畏缩缩,宁可没量不出错也不敢放开手去测试。后来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客户对接人,不同的对接人对我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投放思路和体验。


今天有幸采访到了某知名甲方渠道负责人,让我们看看甲方的视角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很多小伙伴特别好奇甲方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尤其是上线一款新产品大致是什么流程,其实甲方的工作也是比较单一


举个小栗子,一款教育新产品投放前,产品策略组提供投放的课程信息及投放相关配置,投放组根据得到信息对内安排,账户联调,落地页链接等基础账户配置。对外跟代理商安排素材输出,投放前的相关事宜。上线时,无非就看数据,催代理,看数据,汇报投放情况,然后继续催代理。


不过也收集了一些更具体的问题,今天一起帮大家解答一下。


Q1:甲方要对接这么多代理,平时是怎样分配精力去管理和对接的;(抓大放小还是?)


S: 首先要评估代理能力,如果手上都是新代理,建议一碗水端平,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同样的精力付出,共同培养,不存在抓大放小。


如果手上有老代理,那老代理大致就了解公司的投放节奏和目标要求,相对来说投入的精力较小,可以增加新代理的关注度。


对于新代理建议要求实时汇报,无论前期账户搭建,素材产出还是文案脚本以及运营策略,都要全面涉入,一般一家代理至少投放前期一周的磨合期,一周的投放频繁交流期。


每个甲方对待代理方式也不一样,有“妈宝男”,有完全放养,还有偶尔消失,还有“周扒皮”的甲方。其实培养代理跟培养“孩子”没有太大区别,都要用心去对待,所以如果甲方对乙方时不时地“拳打脚踢”,就当是打是亲骂是爱吧。


Q2:代理风格千人千面,怎么应对?


① 面对激进派超成本厉害的怎么管理?(量大但是胆子也大,经常超成本)


S: 要分清代理超成本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对运营逻辑基础操作了解不多,查看账户基础配置,是否出价过高,账户点击率低于大盘,人群不精准等,都是影响账户成本超高成本的原因。可以帮助调整账户基本操作,先达到大盘均值,再提高消耗。


如果是运营能力弱,对消耗成本预估不足,预算分配不均。这种情况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预算分配点,早高峰成本空间可以放宽,中午收紧,晚上再放开。对代理账户盯紧点,时不时刷新分时报表,提前预警。


如果是为了提升消耗刻意突破成本上限。这种情况需要电话沟通红线,多次提醒无效,依然私开计划,建议卡预算,或者暂停投放等动作。


② 面对太过于保守不敢放量的怎么管理?(成本表现不错但是量级一直不温不火)


S:简单粗暴解决方案就是要求代理商增加账户 增加计划 增加人手,基建量提升一倍,消耗自然会相应增加。


再者分析太过保守是原因,是不是资源供给不足,需要帮助内部协调资源分配。举个栗子,之前日耗10w,需要素材量10套,现在要求20w,那相应的素材至少提升到15套,多出的5套资源背后就是增加代理内部投入,“抢”编导,“抢”设计,曾经作优化师的我,多次为了抢一个设计出图,甚至站在背后看着作图,现在想想真的毫无人性。时间就是金钱,施压就是硬道理。


太佛系的优化师真的很难“活得好”。


或者是心理因素,有的代理商被甲方“折磨”的体无完肤,超出一点点成本立马暂停账户,或者没到预算就主动暂停。假设是这种情况,前期一定多做沟通,建立信任。大致给到能接受的成本预算空间,解决代理商的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能安心放量。


③ 面对长期不起量的怎么处理?(是放弃还是更深一步参与管理,一般多久不起量会放弃)


S:作为“终结”十几家代理对这个问题很有想法,一般都参与账户管理。根据投放要求去评估“长期”这个概念,对于新代理一般是2周时间去进行一次淘汰,实际差不多快一个月。


投放前期,制作素材时就会看到代理的素材质量是否达到我的心里预期,要是差距很大,肯定会手把手去教会,一点点抠细节,直到达到要求。这时候对于代理配合程度就有了大致了解,需求响应快 理解能力强 沟通反馈迅速,证明代理很上心,反之,所有事情都由我去推动,那这个代理其实已经在默默减分了


投放时,投放是否都按照规范来,有没有太多错误,例如上错链接,出价问题,素材搭配错误,都是考察点。如果一切都做得很好,但是账户长期不起量,这种就要很用心去带他们,同时要施压,内部产出动力。大多数情况下,前一天放狠话“做不起来就停了“后来又会活得很好。其实淘汰代理多数去看代理的配合程度,如果配合还不好,还长期不起量,我有什么理由保留你,天天给自己添堵呢。如果配合很好,不起量,那就是时机的原因,给点时间,成本要是达标也可以作为一个稳定整体成本的砝码。


Q3:平时是怎样帮代理去总结经验提升效果的?


S:临时电话会议 周会 复盘会。开会是最直面解决问题的方式,投屏一开,数据一摆,一条条过数据,真实不虚。所谓投放其实也是一种程序语言,每条数据都是代码,每个xx率都是钥匙。这个代理这个率低了,就解决这个。那个代理这个率高了,就提升其他的。


临时电话会议短频快,一个电话能解决疑问就不要大家都折腾到一起,解决一个问题。随时调整,临时想法,文字说不清的都可以用临时会议解决。


周会是一周投放总结,也是上周投放策略的验证,那效果不好就及时调整。我经常会让代理带着问题过来开会,本周投放出现好和不好的问题都要放到台面一起解决。


复盘会是阶段会议,颗粒度更大,阶段性强,整体是跟大盘进行贴合的反馈。这一阶段问题集中处理,整体回顾的作用。


乙方可能听到开会就头大,其实甲方也不爱开会。但是拥有上帝视角的甲方会给一些指导数据的建议,指哪打哪,快速整合投放情况总结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Q4:如果所有代理成本都没做到KPI,是怎么应对?(调整策略适应市场环境还是再换一批?)


S:目前所有都未达标的这种特殊情况,暂时还未遇到。如果真的会发生,是不是要求的目标成本要求过高/过低,可以让媒体一起帮忙排查问题,综合评估市场产品的均值。还是要先考虑适应市场,重新置换代理的一般不常出现,毕竟培养代理也是需要人耗比。


Q5:甲方考核的是全年的KPI任务,那平时怎么去把控量级和成本的平衡点?是稳扎稳打成本OK才放量还是该冲先冲一波,冲完再集体压成本收量?


S:怎么去把控量级和成本的平衡点,这个主要是根据投放节奏去打。跟带兵打仗一样,看你是持久战还是闪电战。要是甲方投放产品是持久投放,长期做曝光广告,建议还是稳扎稳打比较好。如果是闪电战,例如电商节,新产品上线,需要快速要得到投放效果,建议可以先放量冲一波。


建议代理去接客户时也要整体评估一下投放链路,分析甲方的投放意图,建立良好的沟通前提,对甲方成本要求或者容忍度大约在多少,一切的一切还是以“沟通”为前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