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买错了房子怎么办?给你四个思路,自己看着办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人来问过类似的问题了,也就是买错了房子怎么办,是卖掉还是继续持有?


这些房子以公寓的为主,其他的也有什么别墅、海景房、商铺、写字楼。再有一些不算是产品错误,只是选的不太好而已,比如远郊老破小,或者大塔楼带硬伤回迁房大户型等等。本来这都是自住为主的房子,但偏偏就有人买来当投资,那自然是租金低也流动性弱,总之就是没实现设想。


开始我都是劝卖掉置换,但几乎所有人都是开始了各种回怼。什么房子质量好、租金高、地段优越有发展什么的,反正都是不想卖。既然觉得这么多优点,我也理解割肉心疼,那就留着呗。可留着的话,又升值慢啊什么的,怎么办?


那能怎么办,总不能让我送你几百万吧?既觉得买错了又舍不得卖,那就纠结着呗。所以我现在的建议就是要么就别买,买了就甭卖了,自己决定。


我能理解这些人的心情,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情结,也叫“人皆恨失”。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希望付出的能有所收益;所有人都厌恶损失,不愿意接受这结果。可是这市场就是市场,投资是有风险的。在任何一个时期的社会财富都是恒定的,有人赚钱就肯定有人赚不着,这世上不可能存在所有人都赚钱的买卖,至少不会长期存在。


既然知道买错了那就接受这个结果呗,和市场趋势硬刚,越撑下去损失越多。毕竟小区的房子不是股票,不可能出现什么突发逆转。除非是学区利好,否则大概率都是强者赚钱,弱者买单。


二、

投资就是做生意,而做生意讲究的是什么?


概率


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就是,投资选择概率大的投机选择概率小的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概率权”,我觉得有点儿意思。各种解释都有,按我的理解是,要想成为一个高手,那就要具备把概率进行估值,并且在不同时期和场景,准备充分的进行权衡选择。


比如同样两套房,一套市区老破小,一套郊区远大新。如果从投资角度,怎么为这两套房进行风险估值,然后如何判断选择?


假定是楼市平稳期,那老破小入手后单独赔钱的概率几乎为零,跑赢大盘的概率也为零,也就是说几乎没有风险,是赔是赚全看北京的经济发展了。而远大新呢,按照这几年的先例,跑赢大盘的概率同样为零,跑输的为50%,拉平的50%。


那这就看自己的资金量吧,比如同样为500万。如果跑输10%大盘那就是损失50万,有一半的概率可能出现。但这也分情况,有可能更多,比如20%的也常见,那就是100万了。就看自己是否能承受了。


所以如果是纯投资,那就肯定选老破小,选风险最低,保本概率更大的。而如果注重的就是居住体验,认为可以承担这风险。那就买远大新,投机心态赌一把,毕竟还有拉平的可能呢,概率也是50%。


这并不是说哪种选择更好,只是不同的时期和需求所做出的不同选择。但作为一个成年人,最好有成熟的价值观,最基础的一条就是要“一以贯之”,不能朝云暮雨。说人话就是:认赌要服输,别耍赖。别嘴里念叨着要居住体验,然后买完站岗了又说自己注重投资了。这就没什么意思了,“嘴里说不要,身体挺诚实”属于“既当又立”的事儿,不太合适。


稳妥就是稳妥,赌博就是赌博,哪怕是赌博也最好学习点儿概率,这样能输的明白不纠结。最简单的一道题:三扇门让你选,其中两个空门,一个后面是100万。于是你选了A,但主持人打开了B,后面是空的。此时请问,你有权力改选C,改不改?如果不改,说明你不懂概率。不仅容易输,还容易钻进牛角尖儿。


可以再看一遍这道题,如果想不通,那就干脆甭琢磨了,挺费脑子的。


三、

经济学还有个概念是沉没成本,也就是已经花掉,不可能回收的成本。就因为不可能回收,所以经济学认为: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是什么,是利润,意外所得的利润,只是未必能得到罢了,所以才是意外。


打个比方吧,前些日子我同学去环京某地出差,一冲动买了个小户型,很便宜,全款才几十万。但回北京后总觉得这房买错了,自己不可能去真正居住,这么小的面积也只适合出租。可那地方非常的偏,也不可能有轨道交通的规划,估计是租不出去的。那如果再没人接盘,这房就算是砸手里了。


但他倒也想得开,反正钱不多,就算砸手里也不伤筋动骨,搁着呗。这就是沉没成本的心态,既然已经花掉了,就算是不满意也没办法。就跟出门饿了买个快餐似的,觉得不合自己胃口,但还能退吗?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已经沉没,就随他去吧。


但是,我这朋友过些日子又去这楼盘了,一番交涉下来竟然退了房,除了扣掉点儿手续费几乎全退。这把他高兴坏了,这几十万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全都可以看做利润。因为在经济学中,利润本来就是“意外”。


所以,买错房了就等于是买了教训,既然不可能挽回,那就把这笔投资当成沉没成本吧。能收回多少是多少,都是意外的利润。当然这是理想的平和状态,绝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的。


四、

第三个概念就是“机会成本”了。经济学中有一派观点,认为所有的成本指的都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同样的20块钱,可以买一碗拉面,但也可以买六个包子。你先看见的是拉面,所以就买了,但之后看到包子觉得会更好吃。那这碗面的会计成本可以说是10块钱,但机会成本却是六个包子。


也就是说,这碗拉面是用没得到六个包子的代价换来的,而包子对你来说价值更高,能得到更好的享受和满足。但是,这十块钱已经成了沉没成本,收不回了。如果上天再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请问你会对包子说几个字?


再解释一下,机会成本就是同样的一笔钱(或一种行为),如果不得到A,那就能得到B,或者是DDEFG。这其中,哪个对你来说感觉效用最大,那就是你得到其他事物的机会成本,因为失去了机会。


那回到房子,本来同样的一笔钱,比如500万吧,既可以买普宅也可以买公寓。你买了公寓,这成本是500万吗?不是,那要看你失去了什么更高价值的。如果此时普宅已经涨到800万,那你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如果这公寓卖不出这个价,就属于亏了。


当然,机会成本不能太过分的纠结,因为谁也不是神仙,都只能是事后诸葛亮的废话。所以机会成本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计算,想不到或实在理解不了的不算数。


比如很多人在前些年都没买房,好像是生生错过了机会。但实际上当年也买不起,无所谓机会与否。但如果是能买得起,也意识到应该买,却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那就属于机会成本了。


比如买错房子,在30年前,20年前买错了都无所谓。那会儿谁都不懂,大家都稀里糊涂的,谈不上机会成本,也没必要后悔。但如果是十年前或几年前买错了,那就得属于失误或错误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此重大的事情不当回事儿,而且是在社会上各种标准已经明确的情况下还买错,没什么借口。也甭说自己不知道,作为一个能掌控巨款的成年人,至少是“应该”知道。


但既然是已经买错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已经是既成现实,那此时该怎么选,就看自己是否动用成年人的“利益”思维模式了。成年人的模式是什么?


只关注实际利益,小孩子才负责幻想呢。按照“第一性”的原理,所有事物都会有本源,而你要想成功,就必须记住并追寻这个本源,只坚持这一件事情,其他的全扯淡。投资的第一性就是赚钱,只要赚不到钱就立刻变换赛道,坚持下去,大概率会越等越差。


五、

最后一种思路,我经常用的,也就是跳出时间维度来看待现在的选择。可以试想一下,十年后穿越到今天,你会怎么选?或者说自己穿越回十年前,会怎么选?


投资赚钱,赚的其实就是时间的收益,是时间赋予了投资品以价值。这世界上本来不存在时间这种玩意儿,但这却是人类认为的一种事实。那就试着跳出三界外,别局限在自己的五行中,或许能有更多的选择。


我把人类的这种误区称作“刻舟求剑”现象。别以为这个预言中的古人很傻,其实这现象存在于所有人身上,没有例外,当然也包括我。


这现象就是,明明已经时过境迁的失去了,却偏偏守着所谓的老物件在寻找等待,妄想找回当年失落的东西。但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切都不可能再回去了。


这不光是金钱,也包括感情、学习、工作,一旦失去,再也不可能回头。这就是人类作为思维生物的悲凉之处。我们忙碌一生在追求幸福,而幸福却只是短暂的逗逗你,剩下的都是回忆与寻找!


放弃幻想吧,过去的已经过去,只有向前看,只有前方是你的菜。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