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经营成本包括哪些内容,经营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吗

图 / 新华


星巴克们涨价背后:每杯原料只涨不到两毛


图 / wind金融终端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云南咖啡豆贸易商李华(化名)表示,今年的咖啡豆收购价大约在30元/千克左右,较去年上涨36%。“一方面是今年收咖啡豆的人比较多,另一方面可能是产量有所减少,有咖农反映说今年不怎么结果,可能是受雨水之类的自然条件影响。”


  • 或是抵消经营压力


不过,胡路认为,咖啡期货的价格上涨不是这些品牌提高终端产品价格的唯一原因。“对于连锁咖啡品牌的门店来说,咖啡原料成本的占比没有特别大。”胡路说。


以每杯咖啡需要10克咖啡豆来计算,从2020年1月至今,美国C型咖啡期货的价格从约15.33元/千克上涨至34.83元/千克左右,平摊到每杯咖啡的成本大约上涨0.195元。


“有的每杯涨3块,那显然原料上是涨不了那么多的,可能是这些企业有自己的考虑。因为现在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咖啡店,企业想一家独大越来越难,随着门店的收入降低,可能只有提高单杯的价格才能稳定门店的收益,让它和往年同期持平。”胡路对红星资本局说。


还有专家分析,星巴克此次调整价格是商家的自主措施,选择价格上涨来抵消相关的经营压力。


员工涨薪,咖啡涨价,星巴克压力大


几天前,星巴克还因重庆一家门店,登上热搜。三天两次登上热搜,叠加曝出“使用过期原材料”,星巴克何去何从?


  • 帅位换人,新店猛增


去年10月,蔡德粦正式升任星巴克中国区CEO。


2012年就加入星巴克的蔡德粦,先后担任星巴克中国首席市场固定官以及中国北区副总裁、中国门店开发与设计副总裁。2019年起,他出任星巴克中国零售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星巴克中国零售业务。


帅位换人,都基于战略的调整以及业绩需求。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21CBR》,星巴克整体表现平平,在新零售上的布局又不如其他竞争对手,这是调整和换帅的核心原因。


按照前CEO王静瑛卸任时的说法,星巴克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篇章,在新故事里,它变得激进,开内容店速度是个佐证。


在前不久举行的业绩会上,星巴克总裁兼CEO凯文约翰逊表示,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门店数超过5500家,全球门店数达到历史新高的34317家。


其中,2021财年,星巴克中国净增654家新店。今年一季度,星巴克中国又新进入16座城市,开设了197家新店。


高速开店的时间,刚好在蔡德粦负责零售业绩的任期内。


过去两年,星巴克中国累计新开1200多家店,新店占比达到1/5以上,这个比例超过了许多零售商,在华70%的业绩增长,由新店推动。


  • 员工涨薪,产品涨价


对于星巴克的员工来说,蔡德粦是个不错的大家长。


上任伊始哪些,他先带来了涨薪的好消息。


星巴克中国近4万名全职门店零售员工,从原有13薪变成14薪,涨薪范围涉及星级咖啡师到区经理。同时还升级了员工福利,包括调整年度绩效、增加早晚班津贴,住房津贴等。


涨薪背后,是对人成本才吗的渴求。


蔡德粦上任后的重要策略,是继续扩张门店、扩大覆盖的城市,希望从新店获得盈利能力和回报,星巴克需要更多人手。


和20多年前入华时的情况不同,现在和它抢人的零售品牌太多了。仅以咖啡为例,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15万家咖啡相关企业。


“新人星级咖啡师,月薪税前5000,分早班晚班,税后到手3k多。”一位曾在上海工作过的咖啡师告诉《21CBR》记者,他离开星巴克之后,去了一家精品咖啡品牌,月薪到手接近6000元。


跨大步地开店和涨薪,人力和采购成本水涨船高,产品涨价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出所料,蔡德粦上任的第5个月,星巴克涨价。


在此轮涨价之前,星巴克已经确定将在北美及其他地区进行两轮涨价,2021年10月和2022年1月,以对冲人力成本、高通胀对营业利润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层面,星巴克希望2023财年的利润率同比提高,并在2024财年恢复到18%至19%的长期目标。根据其调价经验,每次涨价后,公司的利润率平均增加1%左右。


朱丹蓬告诉《21CBR》记者,星巴克的人力、物流、原材料成本都在增加,涨价并不意外,但星巴克的营业利润率够高,完全可以消化成本上涨压力,只是星巴克想进一步提高利润率,从而为股价做支撑。


星巴克的股权激励计划,几乎是全员持股,涨价后的利润若反映到股价,等于又给了员工一个红包。


从实际效果看,“加钱”很有用。


在2022财年业绩会上,星巴克方面透露,第一季度,星巴克中国创下了过去三年最低的伙伴流包括动率。


  • 竞争激烈,业绩下滑


约翰逊在业绩会上曾预测,“消费者会回到星巴克。”


不过,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包括瑞幸、Tims经营、Manner、Seesaw、喜茶、奈雪的茶等各类咖啡或茶饮品牌。


一位坐标北京CBD的咖啡爱好者告诉《21CBR》记者,星巴克的价格对于下沉市场来说,太贵;对于一二线城市,又有太多选择。以她所处的办公区域为例,周围有星巴克、manner、woods coffee等多个品牌。“新品牌的原料不差甚至更好,价格却更低。”她说,她的同事基本都去买新品牌,“一杯拿铁20元,自带杯子减5元。”


朱丹蓬表示,此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加上近期品牌受损事件,涨价或许会对星巴克的销售造成较大影响。


2022第一财季,星巴克中国的收入为8.9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125亿元),同比下降2%。同店销售额下滑14%,其中交易量下滑6%,客单价下滑9%;若剔除上年增值税优惠带来的4%的影响,则同店销售额下滑10%。


星巴克归咎于,期间有3/4的中国门店经历(临时)关闭或缩短运营时间。


不过,蔡德粦上任后,烦恼的事远比业绩下滑要多。从使用过期原料,到门店被指赶人员,星巴克麻烦不断。


对此,朱丹蓬直言,星巴克目前的困境,是整个企业文化和思维模式造成的,品牌太自我。他不认同星巴克的新店推动模式,“星巴克的单店销量和客单价在下滑,靠新店增加营收的方式并不健康。”


对于蔡德粦来说,加速中国市场开新店,提高利润率很重要,当务之急的是解决食品零售与服务行业的基本问题。


“我所看到的是,我们的确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的新店开设正在帮助我们建立起长期的成功。”他在业绩会首秀时说。


外部竞争激烈,内部问题凸显,对星巴克来说,要迎接长期的成功,现在的确很早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