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国家信用网查询系统宁波(营业执照查询网上查询)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宁波市榜上有名,成功创建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靓丽甬城又多了一张“信用城市”新名片。


强化机制保障,构建信用建设新格局


首先,宁波调整了信用宁波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设立信用宁波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由营业执照市长担任召集人,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第一时间制定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并围绕创建任务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会,全方位合力推进各项工作。


其次,高度重视信用立法,《查询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列入2021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预备项目,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印发实施《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信用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另外,还将“信用宁波”建设列入宁波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区域信用监测体系,将信用监测延伸至区县(市),常态化监测评估各区县(市)信用环境和信用建设水平。


建设信用平台,牢筑信用建设基础桩


宁波全面启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国家台三期建设,实现信息归集、查询、共享、异议、修复等“一站式”服务网上查询。平台上联国家、省,下宁波延区县,横跨部门,成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和信用服务查询系统的总窗口。荣获全国“示范平台网站”荣誉称号。


发布《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清单(2021版)》,涉及市县两级104家单位1000余项信用事项,实现信源单位和事项双扩容。累计归集信用信息10亿条,为1100万自然人、125万法人网上查询建立公共信用档案,实现信用主体全覆盖。建立了多层次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数据质量稳步网提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基本清零。


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开通信用查询、异议、修复“线上办、掌上办”,实现信用服务“零次跑”,累计提供信用服务1960余万次。依法公开,及时发布信用政策、工作指南,公示红黑名单、信用承诺等信息1250万条。


率先试点示范,开辟信用监管新路径


宁波在全国首创司法执行“两项机制”。创新“信用 司法宁波执行”模式,推进构建以“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工作新格局。全国首创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全国首个关于自动履行机制的决定,支持法院创新提升治理成效。


积极推进分级分类信用监管。出台《宁波市加快推进信用“531X”工程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意见》,拓展“信用 行业监管”应用,已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税务、口岸等62个领域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行业监管由粗放向精准转变。


建立完善信用协同联动机制。在审批服务、行政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实施信用信息和产品嵌入式应用。目前已应用于公共资源交易、住房公积金、人力社保等8000余个事项,累计实施信用惩戒52万次,信用激励2.6万次,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深化惠民服务,打造实体经济新阵地


宁波大力推进“信易贷”。落地“信易贷”平台(宁波站),通过平台实现信贷规模1870亿元。建立风险缓释机制,设立融资担保代偿基金,已为1万多户小微主体共担信贷风险,获贷金额超过200亿元。联合金融机构创新开发基于公共信用数据的“信易网贷”产品和服务,助力解决融资难问题。


深入实施信用承诺。制定信用承诺实施查询系统方案,在市场准入、户籍管理等查询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简化信用办事流程、提高信用市场主体活力。例如,将信用承诺嵌入“甬易办”平台,实现“政策补贴秒兑付”,构建了“核查-承诺-履约”的应用闭环。已实现政策兑付总金额超130亿,惠及全市50万企业和个人。


加快推进惠民应用。落地“信易游”“信易租”“信易行”“信易住”等40个信用惠民应用场景,为信用状况良好的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车免押、先就医后付费、图书馆信用借阅、民宿信用住等便捷服务,已累计提供信用惠民服务50余万次。


加强诚信宣营业执照传,厚植诚实守信价值观


宁波持续推进“诚信建设万里行”。市县两级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诚信兴商”“诚信乘车国家”“诚信家政”等诚信建设主题宣传,推进信用宣传触角向社会各领域延伸。


全方位展示信用体系建设成效。组织信用宁波logo和宣传口号征集,拍摄信用宣传片,开通信用地铁专列,多角度宣传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引导市民知信、用信、守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