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烟台税收筹划公司价格(合肥税务筹划公司排行)




附如何识别非法税筹服务商的小tips。






据新税网获悉,山东青岛某灵活用工财税平台于近日被警方查封并调查,公司内的电脑主机全被贴上了威海公安的封条。据知情人士透露,案件或许与该公司巨额虚开发票有关。讽刺的是,该公司负责人在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虚开发票是违法行为,要坚决抵制,“要认真对待税务问题,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利国利民。”



近一年来,灵活用工平台频频爆雷,出事原因主要是涉嫌虚开发票和洗钱。



2020年底山东烟台警方破获了全国首例灵活用工虚开发票税收筹划的案件,10省15市联动,共出动警力200余名,虚开发票金额达13亿元之多。此次案件揭开了利用国家税收、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委托代征等制度漏烟台洞,大肆骗取、漏逃国家税款的黑产业链。



这或许不仅仅是冰山一角。利用灵活用工平台进行税筹业务却操作虚开发票、偷漏税等违法行为的过程可谓一环扣一环,尽管险象丛生,但仍阻止不了邪恶的逐利。



灵活用工“红利”被牟利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家对灵活用工平台在政策方面加大倾斜力度,一方面给予了灵活用工行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便于企业在灵活用工的同时享受更多的税务政策条件。



由于疫情导致国内外经济下滑,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着成本高、裁员难的问题税务,为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并产生更高的产能效率,他们纷纷选择使用灵活用工平台。




但是,灵活用工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双方都受制于税收的影响。



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要按照其劳务报酬20%预扣预缴个税,开具发票时还要缴纳3%的增值税,税负不低;对于企业,由于劳动者不愿意提供发票缴纳增值税,无法获得合法的税前扣除凭证,面临企业所得税调增的风险。



这个时候,灵活用工平台就应运而生了。



在市场红利的驱动下,不少人力资源公司纷纷转型,在传统的劳务派遣及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业务之外,增加灵活用工业务板块。但因其不具备提供平台技术服务的能力及税收优惠地区资源,往往会与灵活用工平台合作,作为渠道商向其推荐存量客户或是从实际用工企业承揽业务后外包给灵活用工平台,由灵活用工平台与自由职业者结算服务费。



但是也因此促使犯罪分子瞄准了灵活用工平台,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于是便产生了许多打着灵活用工、任务众包、税务筹划的名义,来做虚开发票、洗钱的生意。




一些灵活用工平台宣传“委托代开发票服务”适用于“已发生交易支付的劳务类灵活用工场景:如建筑施工类企业”以及“不方便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外包公司再由第三方分包的场景:如企业视合作的个人为核心商业资源的公司”。




第一种是社会分散劳务人员与用工单位不具有长期合作关系且要求及时结算的情形;第二种则是用工单位指定特定人员提供劳务的情形。而实践中,这两种情况都是虚开发票风险高发的重点情形。



假税筹,真虚开




与此同时,随着发票监管愈加严格,企业的税收问题也逐渐暴露,灵活用工平台被很多咨询公司拿来当作税筹的“灵丹妙药”和“保护伞”。但都忽略了其中的税务风险。




税务总局对平台经济有关税收问题的答复很明确:灵活用工人员取得的收入是否作为经营所得计税,要根据纳税人在平台提供劳务或从事经营的经济实质进行判定,而不是简单地看个人劳动所依托的展示平台,否则容易导致从事相同性质劳动的个人税负不同,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




但是,仍有不少税筹平台打着税务筹划的幌子,肆意满足用户日益膨胀的节税要求,以身合肥试法。很多灵活用工平台向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内容为“技术服务费”,没有依据实际提供的服务内容开具对应的发票,甚至都不存在实际业务的发生。




近期,山东警方破获了两起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大案,涉案企业牵连74家企业,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亿元。在两个犯罪团伙的窝点里,警方查获作案用手机46部、假印章1891枚、各类空白和虚开的发票14515份,以及工商注册资料一大批,这些被查获的涉案物品摆满了一整个篮球场。




原来,这些不法分子一方面打着税收筹划的幌子,大量对外虚开倒卖增值税发票;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当地税收优惠政策,虚开增值税发票来骗取增值税返还,非法获取他人的身筹划份证后,先后在山东注册了28家空壳公司,受票企业遍布全国30多个省份。




而一些“认知缺失”的老板,被连带协查时还觉得冤枉,自己明明是做税务筹划,最后不仅一分钱税费没省下,反而成了税务违法,还要交一大笔滞纳金和罚款。




这其中还有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监管压力,而压力来源正是其不堪一击的税筹风控。那些服务药企的税筹机构,肆无忌惮地帮助各类药企开出天量的虚假发票,而将自己的风控要求置若罔闻。




但实际上,从2016年5月“营改增”全面推开之后,所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均从全国联网的增值税系统开具,并且要求交易的票、帐、货相符。增值税抵扣链条完整,货物进出记录清晰可查。




税务机关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是出于对于税务机关本身负责,另一方面也希望相关企业能够遵循这样的原则,使得企业本身能够减少因虚开发票带来的资金损失,但这些企业似乎并不买账,而税筹机构更是充当起了“打手”的角色,将自身一直强调的“风控”置于脑后。



个独企业:以税筹之名,行虚开之实




去年,价格浙江温州破获一起控公司制39家个独企业虚开发票最终被判刑的案子。




被告人倪东敏成立医药品税务牌管理有限公司,并借用公司员工及亲友的身份证注册了2家一般纳税人企业及39家个人独资企业。其中,39家个独企业系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享受核定征收1.5%的税收优惠政策。




20排行17年以来,倪东敏从各地制药企业承揽浙江区域的药品推广业务,后分别以其注册公司以及39家个独企业名义与药厂签订药品推广合同。倪东敏承揽之后,将业务分包给众多医药代表或下家分包商,并从中赚取推广费5%-10%的利润,分包给个人时,再从中扣除发票金额5%的税款。最终,由各医药代表具体负责向医院等用药单位推广药品业务。




法院认为,被告人倪东敏、高琛结伙虚开发票金额累计220万元,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虚开发票罪。




利用个独企业虚开发票已成为灵工平台做税筹时避税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司。个独企业为何有如此大的“能耐”呢?




个独企业全称为个人独资企业,在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成本缺失、高额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以达到减轻企业税价格收压力,最终完成税务筹划的目的。个独企业有如此大的能力全在于它的所得税独特征收方式——核定征烟台收。有别于常规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25%,个独企业没有企业所得税,只有个税。




其核定征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核定行业利润率(也称行业应税所得率),服务行业一般为10%,再对应个独5级累进制5%-35%,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例,算下来个税最高仅为2%;第二种方式就更为简单,直接定额定率核定个税,税率不再随营业额多少而累进浮动,税率更低,很多地方税率甚至不到1%。




如此好的企业优惠政策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税务筹划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给予关注并付诸行动的重点,但前提条件必须首先是合法,然后才合理合规。个独核定固然好,税率不到1%,可必须得建立在企业自身的真实业务情况下,滥用核定征收最终只能收获它带来的刑事责任追究。



如今,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灵活用工”,仍然能跳出一大堆仍然活跃的平台页面。其实国家早在2019年年底就开始严查工资薪金、劳务费造假的问题,2020年也打掉了很多披着灵活用工,实则虚开发票的团伙。




税筹筹划,减轻企业税负,相信每个企业老板都有这样的诉求。但是筹划不脱离真实业务的发票都是虚开。一张薄薄的发票,上面的每个信息都和开票上下游企业息息相关,一旦被稽查,关联企业一个也跑不了合肥,所以不管是用何种税筹手段,都要基于业务真实、税务合规的前提之下。任何企业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交易真实存在、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价格公允等这些基本原则,才能既合法挣钱,又避免牢狱之灾。



小贴士:如何识别非法税筹服务商



由于行业“认知偏差”、大部分税收筹划创业期老板不懂财税,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趁,他们以大量注册空壳公司、虚开倒卖发票为营生,打着“税收筹划”的幌子赚快钱,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提醒企业财务及老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只要询问排行是否需要开发票的,不可信!专业税筹不等于开票。


2、只要承诺可以虚构业务做公转私结算的,不可信!


4、只要和你谈园区税收洼地政策好,但不提地方留存比例的,都是欺诈,不可信!


5、筹划只要脱离企业战略经营谈税筹的都是不专业的,不可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