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湖北省来凤县工商局(湖北来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家庭成员老凤县少齐上阵,从管理局地撂荒到土生金,从生意人到庄稼汉


田云奇湖北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场主湖北省之一。7月17日,在利川市毛坝镇楠树村田云奇的“家庭农场”里,一树树玉兰花花开正盛。





这里,有错落有致的郁郁茶园,有野山鸡、鸭为主的生态养殖场,还工商局有以珙桐、银杏、红豆杉、紫薇等10多种苗木组成的绿色苗木园。


田云奇自豪地告诉记者:“农场每个时段都有花开,春有山茶花,夏有玉兰花,再过些时市场日,紫薇花像来红霞一样红遍山坡,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来观工商局赏、游玩,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一百人。”


据他介绍:“以前是做生意的,一直觉得老家的土地荒了可惜,去年看了中央一号文件支持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我充满了向往,于是在楠树村承包了3200亩荒山来办农场,这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现有几百亩荒山都种上了珍稀苗木;4月,‘冷后浑’采摘期,我请了50多名工人,50市场亩特种茶‘冷后浑’为我增收近3万元。”


田云奇算了一笔账:“每年总收入超过50万元,除去成本,每年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农场主要由五六个家庭成员打理,也为当地老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66岁的黄某说:“农闲的时候都来田家帮工,每年能挣5000多块钱。”





休闲养殖一条龙,技术指导有专人,农场美梦在延伸


在来凤,田亚平是该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10月28日,他注册了监督来凤县武陵山龙凤水产养殖家庭农场,从以前的养殖大户转身为现在的农场主。


近日,记者来到来凤县翔凤镇黄茅坪四组田亚平的农场,只见10多名老人正挥杆垂钓。80岁的退休人员卢平说:“这里环境好,空气好,花30元来这里垂钓值得啊。”


“我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集生态循环种养、垂钓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家庭农场’,春采茶,夏钓鱼、秋采果、冬狩猎(喂野猪、山鸡等)。养殖的种类有大鲵、甲鱼、草鱼等多个品种,利用塘泥种植果树、蔬菜,后用蔬菜喂鱼,还有配套的农家乐。目前,农场后期投入不大,除去成本,日均纯收入上千元,以后收入更乐观。”田亚平充满信心。


35岁的梅青说:“在这个农场做事,一年可挣1监督管理.8万元左右。”


为了科学养殖,田亚平专门从湖北京山请来鱼类养殖技术人员,同时,得到水利水产部门技术人员的科学合理化建议。绿水镇老鹰岩村28岁的吴光平从学校毕业后给农场做技术指导。


田亚平说:“我通过宣传,提高知来名度,希湖北省望农场早日成型,进而将经验在全县推广。”随着田亚平农场日渐成型,激发了一批养殖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的热情。


大河镇中坝村从湖北事养羊的陈刚说:“我了解田亚平的‘家庭农场’后,看到了希望,正考虑建一个集养羊、旅游于一体的农场。”


来凤县经管局干部赵华说:“家庭农场很灵活,可以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可以是合伙,可以是个人;生产也更管理局规范,目前有50多家种植大户有向家庭农场发展的意向,有经验的养殖大户转身为农场主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圆梦路上期盼多,浇灌梦想需引领


在采访中,说到制约因素,监督田云奇坦言:“种植业前期的投入大,收效周期长,技术方面暂不构成制约,最大的困扰是资金缺口,希望得到资金上的扶持;此外,因人力有限,对市场渠道的拓展十分有限。”


来凤的田亚平说:“目前,养殖技术问题已解决,最大瓶颈是如何流转更多土地。所租的地一般是荒山和抛荒地,不符合规模养殖要求,希望政府出台政策给予支持。”


来凤县工商局干部李宁说:“目前,全县只有1家‘家庭农场’。全县满凤县足成立条件的多,关键是没有充分认识‘家庭农监督管理场’的意义,部分人认为成不成立‘家庭农场’无所谓,在‘家庭农场’的宣传上有待加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的支持和合理引导十分重要。”


据田立新介绍:“‘家庭农场’可作抵贷款,可参加保险,但目前尚在起步阶段,我州具体的政策扶持细则还没有出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