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中国所有城市解放时间(中国各个地区解放时间)

前言

“战争年代摊上一个能打仗的指挥员,是服气。打胜仗,少流血,还能学到本事。否则,活也活不痛快,死也死不明白。”


这句“名言”出自于新中国的开国上将刘震,他是林彪最为倚重的战将之一。革命战争年代他作战勇猛,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建国后他又负责起了空军的建设工作。他的一生,是为祖国奉献的一生。


开国上将刘震


投身革命,参加长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从年龄来看,刘震将军在开国上将中仅次于萧华,授衔时的他只有40岁,备受瞩目。


刘震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他却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震出生于湖北孝感的一个小村庄里,当时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自幼便在贫穷和饥饿中长大。为了维持家中的生计,小时候的他就去当了木工学徒,吃遍了各种苦头。


老百姓的贫困生活


1930年,红军宣传队来到孝中国感,大力宣传土地革命,同时号召当地的百姓一起团结起来,打到地主恶霸,平分田地。听到红军战士宣传的革命主张,刘震感觉到这支队伍不同于其他,这是一支为贫困百姓谋福利的队伍。他毅然告别父母,参加了红军少年团。


不久,17岁的刘震被调到了徐海军所领导的二十五军。和他一起的战友还有韩先楚、陈先瑞,他们都时间是后来著名的开国将军,他所在的班成为了徐海东手下最为出名的班。


革命战争年代的徐海东


1934年,由于博古、李德在指挥上的失误,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刘震临危受命,担任了红二十五军225团的连队指导员,率领部队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刘震率领部队来到河南方城县的独树镇附近时,敌军突然对红军战士发动了袭击。根据上级做出的指示,刘震和连长带领战士们在敌人占领的阵地对面抢占了一个小山头,企图堵住敌兵,掩护战士们进行突围。


可第五次反冲击的时候,连长不幸牺牲,刘震临危受命,担任了代理连长。刘震对战士们进行动员:“这是关系到我军是否能够打入伏牛山和继续西进、也就是关系到我军生死存亡的一战,我们一定要执行命令,坚决打退敌人发起的进攻。”


红军在长征途中


刘震作为代理连长,身所有先士卒。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经过反复冲杀,最终守住了阵地,完成了上级的任务。


转战途中,很多的重伤员觉得自己是队伍里面的负担,为了不拖累部队的行军速度,他们主动要求让大部队先行撤离。一向关心战士的刘震斩钉截铁地说道:“同志们放心,轻伤的同志如果自己能行动的话就自己走,重伤员我们就是抬也要抬出去。”


话音刚落,刘震便带头抬起了担架。他连续抬了十几个日日夜夜,中途没有丢下过一名战士。


1935年9月,刘震以及二十五军的其他战士们地区,历经艰难险阻,走了三千多公里,胜利到达了陕北延川县。红军会师后不久,组织上鉴于刘震在长征途中的优秀表现,任命他为75师的政治委员。


红军会师后的画面


炮火中成长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刘震担任了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的政委。不久,刘震率领部队奔赴抗日前线,先后转战晋东北、冀西和晋东南等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中央军委任命刘震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的司令员,由吴法宪担任政治委员,下辖四、五、六和炮兵团,全纵队约1.3万余人。


前线的战士们


1948年9月,举世震惊的辽沈战役爆发,刘震奉命参与了锦州之战。刘震清楚,锦州自古是中国兵家必争之地,要想解放锦州,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刘震在部队到达锦州之前,做出了严密的战略部署。围攻之势形成后,刘震于1948年10月14日对锦州发起了总攻。


在刘震的指挥下,我方在锦州之战中大获全胜。对于锦州之战中拒不投降和接受改编的敌军武装人员进行剿灭,对于俘虏人员以最高的国际待遇对待。


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久,刘震率领部队进入锦州进行休整。战士们休整过后,刘震又率领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打响


在天津前线指挥部作战会议上,正式确定由三十九军和三十八军从西向东突破,从而占据有利态势。前线总指挥刘亚楼对着刘震说道:“你们的对手六十二军可不简单啊,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刘震听后,憨笑着说道:“虽然骨头不如肉可口,但是用力嚼下去也有味道。”


1949年1月14日10时,总攻天津的战斗打响。三十九军各部队在刘震的领导解放下,沿着炮火一路血战,迅速攻破城防,与兄弟部队胜利会师。经过一天多的血战,天津解放,守军13万人全部被歼灭。三十九军共歼灭守军2.8万人,俘虏将级军官共5名,缴获了无数的枪支弹药等器材。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震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十四兵团副司令员兼三十九军军长,带领队伍继续 向华中南挺进,先解放后解放了柳州、西南等城市,把红旗插上了祖国西南边陲重镇——镇南关。


刘震将军


刘震指挥空中作战,毛主席发来贺电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和毛主席任命刘震为东北部队的空军司令地区员。刘震文化知识不高,他担心自己干不好这个职务,特意前往东北空军司令部学习空军知识。


刘震担任东北军队空军司令员的同时,学习了不少空军理论的相关知识,为中国空军的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被人称之为中国空军的奠基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由于入侵朝鲜的美军不断地向中朝边境持续进犯,中国政府决定响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面对装备落后的志愿军战士,美国人十分猖狂,他们多次派出飞机进行轰炸。当时志愿军战士一共有汽车700多辆,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被美军飞机炸毁339辆,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八。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飞机


为了协同地面部队完成作战任务,中央人民政府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入朝作战,在司令员人选的问题上,彭德怀最终选定了刘震。


不久,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向刘震宣布了关于中央军委做出的任命。刘震非常惊讶,他担心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相关的空军工作经验,会对接下来的空军建设不利。他急忙推辞道:“司令员,我自己连飞机都没有各个坐过啊,怕辜负了您对我的信任。”


对于刘震的顾虑,刘亚楼心里清楚。因为当时的中国空军刚刚组建不久,能作战的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驾驶歼击机仅飞行过20小时左右,没有什么作战经验。而美军飞行员大部分都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飞行时间达到了1000小时以上,有着丰富的空中作战经验。相比之下,各个方面都相差悬殊。


刘亚楼


紧接着,刘亚楼说起了要刘震担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的原因。原来毛主席因为这件事情一直忧虑,三天三夜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在前线指挥的彭德怀认为刘震敢于啃“硬骨头”,更是亲自点将,要他担任志愿军的空军司令员。


刘震听后,用着洪亮的声音说道:“我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命令,困难再大,也要干好。”


刘震接到中央下达的任命后,第二天就前往了东北。他根据党中央做出的决策,迅速在丹东地区成立了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刘震担任了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兼党组书记。


刘震根据当前志愿军空军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当前的中心工作就是健全机构、尽快担负起前往朝鲜作战的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还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在演习的过程中,他和机关的同志们一起听课、讨论、指挥演习,精心探索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作战特点,同时,他还请来了苏联专家进行指导。


刘震(前排右一)


志愿军空军在刘震的领导下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苏联专家都忍不住地赞叹道:“你们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得如此之快,真是一个奇迹啊。”


1951年,新中国培训出的第一批战所有斗机飞行员以及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批战斗机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刘震马上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请示,希望对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援助。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研发的战斗机


奔赴朝鲜战场之前,刘震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分别指挥各组的空军分队进行训练和磨合。在磨合战斗机以及飞行员的同时,也进一步地磨炼了刘震对于空军的指挥能力。对于初次的指城市挥实战,刘震非常满意,他坚信战士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1951年1月21日,在刘震的指挥下,志愿军空军首次与美国空军交战。在战斗的过程中,我军飞行员击落了时间美国数架战斗机,彻底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美军为了加强谈判地位,决心通过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的空军优势,来切断中朝军队的运输补给,阻止中朝军队发动地面进攻。不久,美军开始了“绞杀战”行动。他们对重要的铁路干线和桥梁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望着战场上的形势,刘震夜以继日地工作,组织指挥战斗。


中国飞行员在空中作战


9月25日至27日,双方爆发了激烈的空战。在刘震的指挥下,志愿军空军四师在三天时间就打下了26架敌机,打破了美军的空中封锁行动。


空军四师在朝鲜战场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毛主席看到战报后,当即做出批示:“空军四师奋勇作战,甚好欣慰。”


美国空军在遭受连续的打击后,被迫放弃了对“三角地区”的封锁。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呼的说道:“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我军在战场上的空军优势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空中作战


志愿军空军在刘震的领导下,逐渐的成长起来,具备了与美国空军抗衡的能力。朝鲜人民政府授予了刘震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家勋章,来表彰他在朝鲜战场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苏边境形势紧张,邓小平点将刘震

1952年9月26日,随着朝鲜战场上的形势逐渐稳定下来,刘震奉命回国,并担任了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在东北军区任职期间,刘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空军发展的建议,对推动空军的建设工作起了巨大的作用。


195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正式成立,刘震担任了空军学院的院长兼政治委员。为了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刘震亲自带教员下部队进行调查研究,把调研结果充实教学。空军学院在刘震的领导下,学术研究氛围非常浓厚,为祖国培养出了大批的空军人才。


刘震城市将军


1973年5月,在毛主席的关注下,刘震担任了沈阳军区的副司令员。在沈阳军区工作期间,刘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全军区的部队训练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76年,随着国内形势的逐步稳定,党和国家开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中国却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形势,苏联政府向中苏边境地区持续增兵。到了1977年,驻扎在中苏边境地区的苏联部队已经高达40个师,约41.5万人的兵力。


随着苏联方面的不断增兵,中国领导人深深的感觉到了担忧。在中苏交恶的形势下,新疆军区的战略位置显得十分重要,就在这时,邓小平想到了刘震。


1977年7月的一天,刘震将军来到北京会议。会议结束后,邓小平宣布了中央军委做出的决定:由刘震来担任新疆军区的司令员。


邓小平在会议上讲话


对于此次的任命,刘震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邓小平给刘震讲起了中苏边境地区的形势以及新疆军区的战略意义,最后他拍了拍刘震的肩膀说道:“你到新疆军区工作后,一定要抓好军队,搞好战备工作。”


此时的刘震已经62岁了,身体也不好。但是对于党中央交给自己的重任,他斩钉截铁的表示道:“我决心竭尽全力的做好工作,在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余生。”


来到新疆军区工作后,刘震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多次冒着寒冬酷暑,来到边防上看望战士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


有一次,刘震来到南疆地区进行考察。由于连日的奔波,刘震的慢性肠胃炎发作,他忍着疼痛进行考察,大家都极为感动。


刘震(右一)、杨得志、各个韩先楚合影


随着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新疆地区的形势逐渐变得紧张了起来。刘震多次召开会议,在战士中间进行动员,表示了自己保卫边疆、保卫祖国的决定和意志。


1979年,吴克华接替刘震担任了新疆军区的司令员。刘震在新疆工作的两年时间里面,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全,完成了党中央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


1992年,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生的刘震将军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


刘震与战士们一起打篮球


纵观刘震将军的一生,他一直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默默的为国家做贡献。他为后人守护了一片安详的天空,历史和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位伟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