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昭通税务筹划方法(哪些事情需要税务筹划)


近年来,云南农垦昭通农投公司致力于马铃薯种薯的科技研发和繁育,不断深化与云南省农科院等科技研发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马铃薯种苗繁育技术日臻成熟。于此同时,其马铃薯原原种培育、原种扩繁的市场影响力也日渐扩大。


科企合作 薯种繁育技术日益成熟


走进位于鲁甸县文屏镇普芝噜村的马铃薯科技育种中心,玻璃温室棚内一排排育苗床整齐划一。放眼望去,明亮的空间中,新一代的马铃薯种苗在温床上已经冒出嫩芽,生机勃勃。


育种中心工作人员谢亚奇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的成果时说:“基地建成以来,繁育马铃薯原原种能力不断提升,数量也逐年增加,2018年共生产原原种120万粒,2019年410万粒,去年产量达420万粒。今年,预计将突破500万粒。”


按照每亩地可扩繁4000粒原原种计算,500万粒原原种可供1250亩原原种扩繁基地使用。目前,繁育中心的马铃薯种子不仅用于昭通农投公司基地的自我繁育,还销往昭通镇雄、丽江永胜等地。


从2018至今,育种中心累计扩繁云薯902、合作88、青薯9号、丽薯6号等十余个品种。未来,将加强科研院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开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局面。


抓住机遇 优质种规模不断扩大


昭通市位于滇东北,是云南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非常适合马铃薯种植及种薯繁育。2019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达 297万亩。但长期以来,昭通市马铃薯种植面临品种老化、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品牌落后等诸多发展难题。


2020年,昭通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发展定位,以打造5万亩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为抓手,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扶贫示范,推动马铃薯种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农垦昭通农投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发挥种薯资源优势,主动作为,2020年春节前,便开始筹划土地整理工作,短短40余天就全面完成了基地的土地整形、犁地打地、马铃薯播种任务。播种阶段基地内工人最多的时候高达400余人。


种业是“芯片”,这是昭通市马铃薯产业破解难题的关键。


除了做好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2021年,云南农垦昭通农投又自主流转土地,规划布局原种基地及二级种基地,主打云薯902、云薯304、合作88及云薯921等品种。


基地工作人员赵杰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马铃薯优质种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打造优质的马铃薯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成为昭通农投公司马铃薯种业繁育抢占市场的当务之急。”


直面挑战 打造种业繁育名片


对于云南农垦昭通农投来说,虽然在马铃薯产业中虽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昭通农投对2021年发展作出了全新规划,重市场、拓渠道、强营销,由市场来指导生产,努力开拓种薯、商品薯、加工薯等销售渠道。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方正权介绍说:“公司计划结合培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势品种,发挥马铃薯科技育种中心最大效能,重点抓好以原原种生产、种薯扩繁基地为主的马铃薯种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种薯质量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并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扎实推进马铃薯‘三品一标’认证,全力做强‘朝曙’品牌。”


此外,云南农垦昭通农投还正在积极谋划改变旧格局,开拓新发展模式。


“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选择优势品种全力推进种薯体系建设,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示范基地,并且还要选择积极性高、懂技术、管理运行规范的合作社、大户等经营主体开展生产合作,公司提供种薯、经营主体按标准组织生产,共同销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模式。”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学洲表示。


下一步,云南农垦昭通农投将对所属的巧家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昭通马铃薯科技育种中心等不同产业板块发展进行科学规划,调整战略布局,力求将种薯繁育打造成为地方及企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