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贷款买房必须去银行开户吗(贷款买房需要自己去银行贷款吗)

有人说,面对高房价,我“躺平”了。话虽这样说,没有买房的人该奋斗依然在奋斗,不会就此停歇。况且,按照十四五规划及住建部的工作重点来看,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来解决大城市的住房问题。国家和主管部门都在为大家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个人怎能随意“躺平”呢?


其实,对于高房价,对于炒房行为,作为金融机构管理部门央妈可以说是操了不少的心。优化措施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出台。例如,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买卖房屋居然被纳入了反洗钱调查对象。根据央行6月1公布的《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显示,本意见稿首次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等纳入调查范围”。


根据《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第六十一条规定, 本法所称特定非金融机构,是指:


(一)提供房屋销售、经纪服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房地产中介机构;


也就是说,房屋的出售方、购买方及相关的中介机构都被纳入了反洗钱调查范围。



这是否会在楼市掀起一场暴风骤雨不得而知,但是,购房者借助伪造身份证明,通过某种渠道帮助下,获得购房资格,将黑钱流入到楼市中。这一条路行不通了。


这同样可以看出,央妈对楼市健康发展的调控决心多么坚定。


其实,为了防止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仅去年以来,银保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就配合各地出台了130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对银行涉房贷款实行了额度管控即资金集中度管理,对房企融资实行“三道红线”,根据各房企踩线情况给予融资限制。至于前期的消费贷、互联网贷款、信托、境外债等均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近期正在检查的经营贷以及停止房地产供应链融资,无不显示出对楼市严厉调控的决心。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忠瑞介绍,人民银行对经营贷规模总量大、增长快的机构重点进行核查,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检查中发现“有的拆入资金全款买房后,申请经营贷款偿还买房资金;有的借款人将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在多家银行账户间流转套现,以掩盖买房的最终目的”。刘忠瑞要求坚决遏制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苗头,要追查到底、查实查透、严肃问责。


党媒新华社专题发文指出“围堵经营贷违规入楼市,银行要动真格”。



新华社在文章中强调:


经营贷违规入楼市一直是监管严查的领域。高压之下仍乱象不止的背后,有多个主体的共同推动,但作为信贷资金的投放方,银行机构难辞其咎。


根治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这一痼疾,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尤其需要银行“动真格”。对一笔贷款,是真审核严审核还是走形式走过场,是睁只眼闭只眼“放行”还是不放过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相信银行自己心里最有数。


是的,作为资金违规买房审核的关键方银行来说,绝对不能睁只眼闭只眼。


在此,也提醒那些还想通过经营贷买房的人一定要注意,现在挪用经营贷入房市还将被送进征信系统。


实际上,央行、银保监会一系列措施之后,效果开始显现。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了遏制。


39.9元买不了什么,


却可以避免花300万买房后后悔,


别人上过得当,那些买房的坑你不必去踩。点击下图进入查看。



根据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银保监会近期重点工作新闻通报会上的介绍,


1、截至4月末,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增速创8年来新低。


2、对违规房地产融资“零容忍”,严厉惩治违法违规行为。近期,银保监会对5家银行罚款3.66亿元。


3、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


4、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的相关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36%,近一年来持续保持下降趋势。


5、到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是的,整个金融行业对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在一系列行动后效果明显。但是,在大型银行控制房贷规模的时候,一些中小银行利用大型银行退出的时机,却在悄悄地增加房贷发放。难道这些中小银行在利益面前,规则被抛在了脑后。


实际上,楼市调控措施还是比较多,为什么会出现“房价越调越涨”的情况,真的应该深思。就如党媒新华社所说,银行要动真格。


总之,再也不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