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怒江中国银行开户行名称(丽江中国银行开户行是什么)

今年初,临沧市临翔区东部的邦东乡璋珍村里的茶厂飘出了阵阵茶香,这是云南中行为挂钩扶贫点捐资70万元新建的茶厂,也是全村脱贫致富的产业曙光。


自1996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挂钩扶贫以来,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积极担当社会责任,认真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坚持产业扶贫,以造血方式助力挂钩点脱贫,全面发力脱贫攻坚,以80年的初心和情怀,在红土地播撒着浓浓深情。


22年来,该行已累计向挂钩扶贫点和贫困地区捐赠物资、资金折合人民币400多万元,使1万多贫困人口受益。


四个挂钩点的脱贫足迹


该行自1996年与临沧市临翔区建立定点挂钩扶贫关系以来先后捐资15万元为南美乡进行了20户800平方米的农户茅草房改造,捐资10万元对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进行积极支持,捐资22.4万元,建设希望小学一所,并前后派出6名干部任南美乡科技副乡长。目前南美乡已被树为云南扶贫脱困攻坚的先进典型受到中央的肯定。


2007年5月25日,该行挂钩扶贫点由南美乡调整为临翔区忙畔乡青华村。在7年的时间里,该行先后投入扶贫资金163.3万元,重点实施了村组道路、人畜饮水等工程建设,修建村组水泥路8.5公里;新建80立方米主畜水池一个,10立方米沉沙清水池一个,铺设引水管12,420米,解决了3个自然村1400多人的饮水问题;建设民族文化活动娱乐广场一个,帮扶工作不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3年,该行的挂钩扶贫点再次调整到了临翔区博尚镇弯子村,该行着重从教育扶贫入手,组织员工捐款3.7万元与贫困学生结对子,捐赠电脑50台,折合人民币25万余元,改善当地办学条件。


2015年,该行的挂钩扶贫点由弯子村调整到邦东乡璋珍村,2年多来,该行先后捐资110万元,为该村建起群众活动广场1个、茶叶加工厂1个,有效改善和推动了扶贫点的群众文化生活和产业发展。


40多名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开展精准扶贫


在扶贫工作中,该行将选派新农村指导员、驻村工作队员作为帮助扶贫点脱贫致富、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


22年来,该行先后选派40多名干部全面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培养致富带头人。驻村工作队员扶持临沧市南美乡特色酿酒产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青华村5000多亩核桃产业、大蓬蔬菜基地、养鱼等致富项目的开发,推动了璋珍村万亩茶叶的种植,带动了昭通市管坝村黑山羊养殖、五星村特色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建全和完善了腾冲市茅草地村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为贫困户贫困村民寻找到了致富奔小康的生活来源,先后有10多名驻村工作队员被省市区评为优秀驻村扶贫干部。




捐赠保山分行挂钩扶贫点饮水工程


与此同时,该行各级领导干部发挥扶贫带头人作用,走村入户访民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22年来,各级干部先后到扶贫点走访调研达1500余人次,召开各种大小会议700多次,帮助贫困群众挖穷根、找出路,推进精准扶贫。目前,该行常年派驻扶贫点扶贫干部9人,扶贫的脚步遍布云南城市乡村。


“挂包帮、转走访”,推动产业脱贫


2015年云南中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启动“挂包帮”“转走访”扶贫工作,深入扶贫点农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开展调研、走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捐款40万元,帮助璋珍村解决了群众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使璋珍村下辖6个自然村、1361名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问题得到解决。重点实施扶贫入户工程,帮助贫困户协调危房改造贷款1200多万元,大力开展农居房危房改造,目前,该行所帮扶的95户贫困户已有90户完成危房改造,到年底将基本实现整村脱贫。


为加大产业扶持,保证农户脱贫致富可持续,去年该行捐资70万元作为邦东乡璋珍村茶叶加工厂房建设的启动资金。今年初茶叶加工厂已投入使用,仅此一项每年可为贫困户多增收入2000多元。此外,该行还发动干部员工捐款10万元,设立扶贫基金,自购和帮助该村推销成品茶叶1千多公斤,实现销售资金20万多元。


今年该行又捐款55万元,为该村建设太阳能路灯和党员活动室,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




举办“齐跑彩云之南、为新时代打call”公益跑支持临沧挂钩扶贫点路灯项目和党员活动室建设


“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全员参与、高经以上人员全覆盖。到目前,该行共有“挂包帮、转走访”扶贫点27个,涉及全省15个地州市、27家分支机构,建立“一帮一、一帮二”挂包帮贫困户1063户,实现脱贫280多户。


巨额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云南中行通过大力支持贫困地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2017年9月末,该行在88个贫困县贷款余额158.36亿元,当年累计发放39.95亿元,产业扶贫贷款余额19.02亿元。


2009年3月至2015年,该行先后投资10亿元,支持金平县蛮金公路、金水河四级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捐资30万元,帮助该县解决当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的生产生活问题。


该行辖内保山分行向昌宁欣盛恒茧丝有限公司投放中小企业新模式贷款1,500万元,直接带动昌宁县田园镇新城村、新华村、勐廷村、九甲村、四角田村等5个村委会,首年即实现农业产值1,200万元,上千余户桑农人均增收近3,000元。实现了“支持一个产业、繁荣一片区域、带富一方百姓”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求。


此外,该行还专门为贫困地区的项目贷款审批设置了绿色通道,先后调剂了25亿元贷款规模用于贫困地区贷款投放,优先保证贫困地区项目的贷款投放。到2017年9月末,该行农户贷款余额6.67亿元,当年累计发放0.93亿元;贫困户贷款余额1.99亿元,当年累计发放0.48亿元。


捐建2所学校,做好教育扶贫


20多年来,云南中行在做好扶贫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该行先后投资22.4万元兴建南美完小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396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了学生的容纳量,提高了入学率;捐款50万元参与修建了金平县金河镇双金桥小学教学综合楼,较好地解决了异地迁入农户和居民户子女入学难问题,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通过发动干部员工捐款15.125万元,与扶贫点贫困家庭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寒窗助学”。捐赠图书828册,为扶贫点青华村小学建设图书阅览室。捐赠电脑120台,帮助临翔区青华村、弯子村,金平县小学解决电子化教学问题。同时,还先后向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公益活动捐款1.6万元;向宜良县北羊街小学捐赠4.5万元的教学器材、学习用具和文体用品,以及200张课桌椅;向盘龙区茨坝小学捐款1.7万元,向贫困地区学子传递了温暖和力量。


云南中行志愿者协会到挂钩扶贫点小学开展爱心活动


新设网点11个,创新金融扶贫


多年来,云南中行一直把加强网点渠道建设、创新扶贫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作为支持全省推进整体扶贫开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先后在迪庆、怒江、新平、富源等边远落后地区新设网点11个,目前全行167个网点已覆盖全省16个地州市。与此同时,该行还在二级机构设立业务中心,支持当地企业“走出去”“请进行”,到目前全辖已设立7家中小企业业务中心、8家国际结算业务中心、9家银行卡业务中心、7家个人贷款业务中心,有效发挥了中行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优势,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携手爱心企业助力精准扶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