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大学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户行支行)

丰富的各类邮品、特色纪念邮戳、精美有趣的文创品……在旅途中,一些独具特色的主题邮局总是能吸引游客的眼光。


如今,各种形式的主题邮局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浓浓的文化味使其成为越来越多游客争相打卡的地标。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您是否也去感受了主题邮局的独特文化魅力?


文化特色鲜明


近日,上海松江大学城又多了一处网红打卡点——开学幸运小邮局。一走进邮局,立刻被“蓝天”“白云”包围,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留影。在现场,上B站、发动态,不仅可以免费领取一张明信片,还可以参与邮局精心设计的多种趣味互动内容。


在武汉大学,由原来的水院单人邮所全面转型升级的樱花邮局,最近成为校园打卡地。其装修风格文艺范儿十足,128平方米的空间被科学划分为邮政寄递区、互联网金融区、智能投递区和文创休闲区等4个区域。


充满樱花元素的文创休闲区是樱花邮局最大的亮点。在这里,有超过120种以樱花、武大特色建筑、校徽、校训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其中,很多文创产品都是由在校大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据工作人员介绍,刚开学的时候,盖有“安全返校”字样的免费樱花主题明信片备受同学们青睐,每天都有上百张明信片发出。


“挖掘武汉大学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樱花主题邮局特色文创产品,是当前邮政系统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武昌区分公司副总经理廖思玮介绍,打造这个网点意在传递抗疫精神,传播正能量,同时,也传递武大独特的校园文化。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主题邮局是中国邮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将传统邮政服务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借助社会热点事件和地域特点,所开办的特色邮局。与传统邮局办理日常寄信、汇款、快递等业务不同,主题邮局是围绕着某一特定主题展开的,其内部的装修风格、售卖的纪念品、向游客展示的内容都与某一特定主题密切相关。


目前,主题邮局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包含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主题、邮局、在景点附近开设的旅游文化类邮局、以展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类邮局、情感文化类邮局等。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各类主题邮局近700家。


资源优势凸显


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后方,静静地伫立着天安门邮局。“这里不但售卖天安门主题纪念邮票、纪念封、故宫主题明信片,还能为前来寄明信片的游客提供天安门邮局特色邮戳,给亲朋好友寄一份来自天安门的祝福,很有纪念意义。”来自江西的游客宋福说。


近些年,各地主题邮局发展迅猛,许多主题邮局深受游客欢迎。比如,四川成都的熊猫邮局凭借着成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一无二的大熊猫资源,生意一直火爆,很多人来成都旅游都会把它当成一个“文化地标”来打卡。


不过,也有不少主题邮局,不见往日的热闹红火。效益低、投入大、成效少是这些邮局普遍存在的痛点。爱好收集各种明信片的“90后”白领姚倩坦言,“现在许多景区里的主题邮局更像是纪念品商店,虽然售卖明信片,但邮局的感觉很淡,售卖的产品也缺少原创”。


打破传统的封片卡册一成不变的老面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新鲜货”或许是主题邮局解困的一个路径。


9月28日,位于北京前门大街98号的全国首家新国潮主题邮局正式挂牌。该邮局运营负责人表示,新国潮主题邮局并不是简单的中国元素堆砌,也不是简单的复古中国风,而是要把它打造成为邮政新文化的IP,充分盘活邮政固有文化资产,创造具有邮政特色的国潮文化和产品,并通过与知名国货品牌的跨界合作,让用户感受新国潮带来的独特产品和文化体验。


主题邮局的涌现,不仅弘扬了特色文化,也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好帮手。在大山环抱的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一个颇具特色的主题邮局正成为脱贫后的华溪村加速迈向小康的一个渠道。


这家主题邮局整栋楼为两层构造,集土家风情与现代设计于一体,一层主要售卖蜂蜜、盐竹笋、手工艺品等当地优质农特产品;二层是邮票、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展示区。据了解,华溪村主题邮局自今年4月开业到现在,销售额已达10多万元。


当前,主题邮局依托优势资源,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拓展邮政服务领域,将大众对邮政行业的兴趣转化成了经济价值,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期待“叫好更叫座”


主题邮局既增进了社会大众对某个事件、某个活动、某种文化记忆、某个地域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也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所追求的物质和精神层面需求。如何“叫好更叫座”,是主题邮局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主题邮局建设要突出邮政功能,实现邮政元素与本地特色有机融合,采取多种方式让主题邮局行业迸发出新活力。


中国邮政作为具有传统文化优势的百年老店,以书香文化、集藏文化凝聚而成的品牌知名度、品牌信誉、专营产品、客户资源、实践经验等,有着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市场环境下,要较好地解决品牌年轻化、客户量等问题,跨界合作是良方。比如成都的熊猫邮局,就是以邮政文化属性为核心,注重传统书信文化表达方式、人与人之间真情实意表达等沟通方式,通过“熊猫”这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将明信片、集邮品、章戳文化、邮筒等与其他品牌融合,进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要改变主题邮局单点设置、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尝试构建“1 N”的主题邮局连锁经营模式。即以一个旗舰店为核心,在热门景区、人流集中的地区拓展打造“店中店”“快闪店”,在传统邮政网点叠加主题邮局服务和产品。


此外,还要充分打造线上平台。线上购物正在加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这无疑给曾经以线下网点数量众多为优势的邮政产品销售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今,仅有产品和渠道的创新转型是不够的。”中国邮政广告传媒公司总经理李陕川认为,将主题邮局的建设思维从线性思维升级到互联网思维是重中之重,主题邮局的互联网化使区域性创新与热点升级为全国性创新与热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