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地产时代下,房企走轻资产化道路的不在少数,如万达、万科、红星集团等,但不同企业轻资产转型方式各不相同,有的走商业地产运营道路,有的走品牌输出道路,有的走合作开发道路,等等。
国内转型轻资产化运营的相关案例
万达模式,其实是一种以运营商为核心,投资机构作为财务投资人的类资管模式。合作方负责取得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负担土地出让金及项目建设所需全部投资;万达商业地产负责项目的建筑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商业规划及招商、商业运营管理,授权项目使用万达广场品牌,双方按照项目开业后的租赁净收益分成。
从本质上来看,万达仍然是一个住宅和商业综合发展的地产开发商,但城市综合体模式促进了万达的飞速发展。依托“城市综合体”强大的商业号召力,基于低地价、政府扶持、核心区位、订单式招商等成体系的产业链整合优势,设计出了独具竞争力的以“资金流滚动资产”的万达轻资产模式。
红星主要采取两种运作模式:一、以对方为主,红星进行纯粹的管理输出。二、以红星为主,与金融资本结合,双方或多方共同出资,在红星主导下进行项目选址定位、设计规划、招商、推广、运营管理;出资方按照出资比例进行租金收益分成。
4、拥有核心运营团队的印力模式。
转型轻资产化的模式总结
1、售后回租方式最现实。
售后回租作为中小地产企业商用物业销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支持中小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其不足和缺点是:中小地产企业的信用较差,散售加上承诺了过高的回报,回租期满可能存在履约风险。相较于银行贷款来说,成本也更高,但是能够实现出表,实现轻资产化。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与行业政策环境下,售后回租是最容易现实轻资产化的方式。
通过REITs产品,房地产商可以以更少的自有资金参与投资,从而实现“轻资产 重经营”的转型战略。另外,REITs无论是股权形式还是债权形式,都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因此也能在资本市场上较好地流通,这为资金流入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如何打造轻资产化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1、良好的资本运作能力是轻资产模式成功的关键。
从物业前期的开发到资产收购都需要占压大量资金,良好的资本运作能力就是实现一切后续发展的基础。这方面海外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凯德采用“REITs 私募基金”的方式解决物业开发和培育的问题,而美国铁狮门则采用高财务杠杆收购实现规模扩张。
2、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是成功的基础。
招商和运营能力,基础在于对市场的理解,对项目特色的发掘,缺陷的规避。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团队,更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有远见的判断以及不断的试错和积累总结。无论是新加坡还是美国REITs,后期都是通过成熟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获取超额收益。
3、对品牌和渠道的有效沟通是提升业绩的助推器。
一般来说,策划和招商运营存在这很大的区别(知易行难)。如何和品牌方如何沟通,取得对方信任和对项目感兴趣?要通过很多关系协调和维护,这本身是一门学问。目前大多数的商业资产是靠本身的说服力来拿到品牌,但是,作为轻资产品牌输出公司来说,如果资产本身有说服力,那就不需要找外部专业团队。品牌输出要想获得成功,在能力上自然要上几个台阶。无论是品牌层次,开业率,提袋率,或者销售额,要能超越原有的团队和现状管理输出才可能成功。
4、精英人才能够共事并能形成合力也很重要。
轻资产运营,其实公司已经放弃了对事物资产的完全所有权,有的只剩下品牌和人才(无形资产)。那么,有能力聚集一帮精英一起长期共事就是一项核心能力。现在市场浮躁,有点经验的,有经验有想法人很多,谁也不服谁,但商管这个东西是多答案没法短期证伪,协调好团队也是非常重要的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团队能有好的机制,能长期共事形成粘性,绝对是这个时代很有价值的东西。
5、控制好风险才是长线成功的保障。
控制好风险,才能避免重蹈铁狮门的悲剧。通过严格的资产交易原则把握行业周期,从而规避风险,才能提高整体投资回报率。无论是重资产还是轻资产发展模式,其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本投入,而轻资产模式财务杠杆率更高,可以使商业地产商更好的突破资金瓶颈,获得快速发展,但也可能因为风控没做好产生问题。因此,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始终应该放在第一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阶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无论是重资产的高周转模式,亦或是轻资产运营,本身不存在优劣和高下之分,适合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结语
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日将成熟,存量时代已经到来,涉及商业地产的企业应当逐步摆脱旧有模式的限制,搭建REITs平台的同时,对外整合资源,对内要提升资产运管能力,坚守风险底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