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会议提出,要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对生铁及废钢等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增加国内市场供应。
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供应链产业链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及时采取税收政策鼓励进口、抑制出口,保障钢铁等大宗商品供给。近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5月1日起,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其中,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适当提高硅铁、铬铁、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25%出口税率、20%出口暂定税率、15%出口暂定税率。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5月1日起,取消146种钢铁相关产品出口退税。
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上市公司影响有多大,在沪深互动易平台上,久立特材表示,公司主要原材料不锈钢圆棒进口关税从2%降低至0%,将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对公司无重大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出口退税取消政策,加班加点争赶发货进度,目前在手出口订单中,有较大一部分是加工贸易,整体来说影响可控;华达新材表示,公司涉及的彩涂钢卷在《取消出口退税的钢铁产品清单》之列,由于政策的颁布到实施没有缓冲期,短期内将对公司已生产未上船订单的盈利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公司正在和客户进行积极的沟通,随着公司经营策略的迅速调整,影响将会很快消除;包钢股份表示,出口退税的取消,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的利润会有影响。
罗志恒表示,调整钢铁相关产品进出口关税政策对中下游的机械、家电制造及居民端的耐用消费品则是利好的,避免了上游涨价影响中下游的小微企业和居民生活。
张依群表示,未来还需要税收政策发力,建议积极推动制度性减税,规范税制,严格征税,促进公平;同时,从鼓励大宗商品高效利用角度出发,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实现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此外,推动建立有利于保障国内大宗商品需要的税收制度,提高中国税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引导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向有利于国内发展的方向发展,增强国内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
罗志恒认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可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起来,即对于高碳排放的企业征收碳税,鼓励企业低碳生产,这样既能淘汰落后产能,又能保证供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