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国家邮政总局分家(中国邮政与邮政速递分家)

  • 2020年中国邮政集团实现收入6645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利润606.4亿元,同比增长12.5%。中国邮政集团在世界500强中位列第74位。
  • 2020年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3936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净利润208.5亿元,同比增长1.6%,排名126位。

中国邮政、中国电信同属世界500强,经营不同的业务,在早些年确是一个单位,曾经的巨无霸-中国邮电。这样一个巨无霸怎么会被拆分呢?


这就要追溯到1988年初,邮电部根据国务院部署,研究制定本部“三定方案”(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改革“三步走方案”(第一步,邮电工业、物资、邮票发行管理机构完全实行政企分开,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步,中国邮政总局、中国电信总局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两专业分别核算,实现邮电内部政企职责划分;第三步,在条件成熟时,全国从上至下实现政企分开和邮政电信分营)。


历史指针划向1997年,政企分开、邮电分营序幕正式拉开。当年1月邮电部安排海南和重庆进行分营试点。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撤销邮电部,重组信息产业部。


1998年4月,邮电部下发《关于邮电分营工作指导意见》,全国邮电分营正式启动。先从基层分起,将原县(市)邮电局分为县(市)邮政局与县(市)电信局,然后再分成地市局,各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的邮电管理局也一分为二,成立省、自治区、市的邮政局。


中国邮政



对于中国邮政来讲,邮电尚未分营前,存在“重电轻邮”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邮电两业务在工作性质与通信手段方面存在差异,为满足社会对通信的需求,国家对电信在资金、技术设备、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配备要比邮政好得多,这就必然会影响邮政职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也妨碍邮政的良性发展。邮电分营以后,以上问题的解决自然水到渠成。


自邮电分营后,邮政虽暂时遇到较多困难,但国家亦对邮政实行逐年递减的“8531”补贴政策。即1998年分营后,为弥补179亿元的亏损,国家分四年为邮政补贴170亿元。从1999年开始第一年补80亿元、第二年补50亿元、第三年补30亿元、第四年补10亿元。


而在2008年,随着旗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正式成立,银行这块金字招牌也成为中国邮政集团吸金主力,邮储银行也跻身国有六大行行列。


中国电信



邮电分营之前,电信业的发展远快于邮政。1987~1997年十年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30倍,邮政收入却仅增长10倍。


因此分营后,邮电部门的负债过多地压在了电信企业身上,使电信企业负债远超警戒标准(60%),电信企业独立运营后被迫压缩投资规模,给发展经营带来很大困难。后来移动分营,移动公司也承担了很高的负债,好在移动公司处于高速增长期,很快解决了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邮政与中国电信这对亲兄弟在一起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分营后各自在各自所属的领域披荆斩棘,虽然不是稳坐头把交椅,但也各有所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