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进货税率13销售税率3(增值税3%税率)




在民营超市中,商品管理通常面临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1、民营超市单品管理方面没有系统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2、商品分类表老化,延循陈旧的分类表;


3、商品引进和淘汰随意,没有计划性,商品结构不合理;


4、订单随意,准确性较差;


5、商品库存金额高、周转慢;


6、负库存商品数量多,没有及时有效处理;


7、门店数据不及时传送总部,导致总部对门店的监管不力;


8、电脑里垃圾数据较多,没有及时有效清理;


9、商品信息管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弱;


10、滞销商品数量多,占正常商品品项数比例较高;


11、一品多货号现象严重,一个货号多个条码现象严重;




如何做好商品管理,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零售企业家的苦恼。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行业标杆胖东来是怎么做的?





一、新品引进




(一)标准




1、缺类商品:对商品品类缺失的、季节性的商品进行引进。




2、新商品:具有新的功能或刚上市的以前市场上未曾有过的商品。




3、新进老品:以前因其它原因,该商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但未进公司销售的,必须认真查清原因及商品情况,看是否值得引进,是否该商品已经面临淘汰。




4、替换商品:用以替换该商品分类中滞销的、毛利低的、优于同类商品。




5、形象商品:用以提高公司商品档次,完善商品结构。




6、广告商品:经常在各种媒体宣传推广的商品。




(二)流程




1、采购计划:新品引进时需业务员检查该分类的商品结构、单品数量,引进的新品是否为缺功能商品、价格带空缺、规格带空缺、品牌空缺或顾客需求商品。




2、市场调查:通过市场、媒体、网络、外出考察调查获取商品信息并寻找目标供应商。




3、取得样品:由供应商提供的样品、报价单及相关证件。




4、挑选商品:根据样品、价格及品类需求对商品进行挑选。




5、业务员审核厂家及供应商提供的报价单及新品的相关证件合法性。




6、业务员与供应商确定最终引进新品数量、价格及相关费用;




7、费用审核:业务员将新品费用通知单传结算中心。供应商将收据原件或收据复印件转交业务人员。




8、业务员填写《新品引进表》并附新品样品及费用收据,由处长审核新品证件后签字。




9、电脑输入:审核通过后业务员将《新品引进表》传资讯部录入员进行商品基本信息的输入。




10、信息核对:业务员核对已录入商品信息,确认无误后该商品信息方可使用。




11、新品通知:在公共网或微信上通知所供门店要货,业务员将新品名称、条码、新品目的、陈列建议、商品卖点、商品售后及销售门店。




12、业务员跟踪门店新品的要货情况及销售情况,如有异常问题报部门主管,由部门主管检查落实。




13、新品试销:新品按2个月的试销期(特殊商品、季节商品除外);




14、新品分析:业务员每月27号对各课前2个月新品进行统计,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转为正常商品或淘汰;




15、新品售后:业务员根据新品分析,以公共网通知方式告知门店需退货清单及截止日期,门店根据退货日将淘汰的商品退回仓库或供应商。无售后商品由业务员做出解决方案,报商品部主管审批。







二、价格管理




(一)进价




1、厂家合作:确定和厂家合作模式,争取厂家最优惠的政策。


2、供应商合作:必须先了解厂家价格,保证供应商利润空间在5%-15%之间。


3、自有品牌合作:厂家先提供商品成本报价,了解商品原料材价格,保证厂家利润空间在5%-15%之间。


4、价格核对:定期与国内同行、市场进行价格核对,发现供应商和厂家利润空间不合理,及时进行价格调整。




(二)售价




1、厂家合作:先参照厂家指导售价,根据本地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商品合理售价;


2、供应商合作:先参照供应商提供售价,不能高于本地及周边市场售价;


3、自有品牌合作:根据同类商品的售价,制定合理的商品售价;


4、价格核对: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发现售价不合理,及时进行商品售价调整。




(三)变价




进价变价:


1、市采供应商将提前30天递交商品调价单。


2、业务员根据调价单15天内做市场调查。


3、业务员与供应商达成一致,进行商品调价。




售价变价:


1、供应商、门店提供商品调价信息。


2、业务员当日进行市调,2日内确定商品是否调价 。


3、确定调价商品进行调价。




(四)市调




1、业务员每周对市内市场进行一次市调。


2、业务员每月对郑州市场进行一次市调。


3、写出市调报告并把市调商品明细填入市调表。


4、确定商品调价,通知门店,修改店内标价签。




(五)定价策略




1、常规商品定价法:常规性产品指的是市场上普遍有销售,定价以厂家指导价为参照,市场零售价格不高于市场价为准则进行定价。




2、敏感商品定价法:敏感商品主要指的是消费频率较高,市场流通较广,产品价格较透明的产品,定价以市场价格为准则。




3、形象商品定价法:形象商品主要包括补充功能性、新奇特、价格带及代表分类发展趋势的产品,能够补充门店整个分类产品的完整性,此分类商品在卖场不可缺少;定价策略以厂家指导价和本分类毛利率为参考。




4、自有商品定价法:自有开发产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定价时以同质量产品价格为参照,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对产品长期推广。5、促销商品定价法:




A、低价促销:由厂家让出合理的利润,提高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度为目的;




B、买赠促销:以买赠为主,保证价格形象,减少毛利损失为目的;




C、新品促销:以厂家指导价为定价原则,以免品试吃、试用、搭赠为形式,加快顾客对新品认知度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




D、文化营销:以产品特点为导向,突出产品主题文化,营造卖场的文化氛围,带动卖场整体销售。




6、独有商品定价法:独有产品指本地市场独家代理,引领市场的商品。以商品包装、质量参照同类商品价格,做为定价原则。




7、尾数定价法:尾数定价,又称奇数定价,使消费者对数字认识上的某种心理制定尾数价格。例:标价200元的商品,绝对要比标价199元的产品难以按标价出售。




三、信息维护




(一)填写标准




1、序号:新入商品的顺序号;


2、供应商编码:新入商品的供应商编码;


3、商品分类编码:新入商品所属的商品分类编码;


4、品牌编码:商品品牌所属的品牌编码;


5、商品货号:填写旧系统的商品编码;


6、基本条码:称码,自编码,国际条码;


7、商品名称:品牌 品名 型号或规格;


8、规格:食品类商品填写为规格,如 g、kg、L、ml;散称商品填写1;


9、商品类型:0表示一般商品,1表示联营商品,6表示租赁商品;


10、基本计量单位:如kg、瓶、袋、盒、提、个、包、桶、双、副、箱等;


11、含税进价:业务员所引进的商品进价,联营商品和租赁商品可以填0;


12、参考售价:商品所销售的价格;


13、商品产地:地级市;


14、件装规格:整件商品的规格;


15、小数控制:0为不控制(公斤秤重商品及特殊商品),1为控制(普通商品及计量商品);


16、保质期:按商品包装期限填写,填写为:多少天;


17、计量属性:0标准及计重1计量(计量指称重按个数销售);


18、进货税率:0%、13%、17%;


19、销售税率:0%、13%、17%;


20、整箱包装率:整件商品的包装率;


21、流转途径:直配,配送,不控制;


22、管理部门:102,104,112,120,202,204,212,220。




(二)录入流程




1、业务员填写供应商引进表,交资讯部进行录入,生成供应商编码后由业务员签订合同;


2、业务录入合同条款,合同转交结算中心审核并确认;


3、业务员根据供应商新品信息单,填写《新品引进表》;


4、审核无误后发送资讯部进行录入,根据《新品引进表》在系统中建立商品档案;


5、业务员核对已录入的商品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新品信息发送至相关门店;


6、商品证件由厂家与供应商上传供应链,自采商品证件由业务员上传供应链。




(三)信息变动




1、商品信息变动包括:商品条码、商品名称、品牌、供应商、产地、单位、规格、包装率、保质期、供货门店、商品状态等;


2、商品信息变动必须填写商品变动单,业务员签字,处长审核签字,转交资讯部门变更;


3、一品多码不能超过4个,如超过由部门主管签字;


4、商品状态的变更(正常、暂停、作废)由部门主管签字;变更暂停的商品在三个月之内,不能做正常的变更,如有变更,需部门主管签字,方可变更;暂停三个月以上的商品,由部门主管签字,方可作废。(生鲜商品不限定商品状态变更时间)


备注:不允许口头通知资讯部变动商品信息。




(四)录入流程




1、业务员填写供应商引进表,交资讯部进行录入,生成供应商编码后由业务员签订合同;


2、业务录入合同条款,合同转交结算中心审核并确认;


3、业务员根据供应商新品信息单,填写《新品引进表》;


4、审核无误后发送资讯部进行录入,资讯部根据《新品引进表》在系统中建立商品档案;


5、业务员核对已录入的商品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新品信息发送至相关门店;


6、商品证件由厂家与供应商上传供应链,自采商品证件由业务员上传供应链。




(五)信息变动




1、商品信息变动包括:商品条码、商品名称、品牌、供应商、产地、单位、规格、包装率、保质期、供货门店、商品状态等;


2、商品信息变动必须填写商品变动单,业务员签字,处长审核签字,转交资讯部门变更;


3、一品多码不能超过4个,如超过由部门主管签字;


4、商品状态的变更(正常、暂停、作废)由部门主管签字;变更暂停的商品在三个月之内,不能做正常的变更,如有变更,需部门主管签字,方可变更;暂停三个月以上的商品,由部门主管签字,方可作废。


备注:不允许口头通知资讯部变动商品信息。




四、库存管理




(一)厂家订货







1、查看商品库存;


2、参考周转天数及厂家到货时间,制定订货单;


3、告知厂家确定订单数量并确定厂家发货时间;


4、填写汇款通知单,(款到发货,处长签字),通知财务汇款;


5、通知库管商品到货时间,安排商品货位;


6、货到仓库两日内,库管验收入库。




(二)外采订货







1、查看商品库存;


2、参考周转天数,制定订货单;


3、告知供应商确定订单数量;


4、通知库管商品到货时间,安排商品货位;


5、货到仓库两日内,库管验收入库;


6、帐期到期后,所有手续齐全,通知财务汇款。




(三)滞销商品




一个月未出库:食品类商品一个月未出库为滞销商品,每月由配送提供商品明细,由业务员标注处理办法,尽快出库解决,配送跟踪处理结果;




(四)日期问题




1、日期过半:离保质期到期时间还有一般时间的商品,每月由配送提供商品明细,由业务员标注处理办法(退货、处理、暂不解决),尽快出库解决,配送次月跟踪处理结果;




2、日期过三分之二:每月由配送提供商品明细,由业务员标注处理办法(退货、处理),必须出库解决,配送次月跟踪处理结果;




3、费用问题:厂家承担费用走厂家费用账户,自采商品上报处长处理意见,产生费用明细报处长审批。




五、商品淘汰




(一)标准




1、淘汰此商品不影响商品分类结构(价格带、功能带、规格带及品牌);


2、商品在该部门的小分类内销售排名在最后;


3、市场价格混乱;


4、低毛利商品;


5、商品质量问题;


6、货源不稳定;


7、厂家停产;


8、有更好的替代商品。




(二)流程




1、分析时间:每月27号提取门店滞销商品(销售时间2个月),仓库未出库商品(杂货2个月、生鲜1个月、百货3个月),由业务员填写原因及解决方案和时间;每月1号前业务员上传各处处长;




2、业务员确认要淘汰的商品,列出淘汰商品清单,交处长确认、审核、批准;




3、业务员统计淘汰商品的库存数量及金额(门店和配送中心所有淘汰商品的库存数量及总金额);




4、帐款核实:业务员查询被淘汰商品的供应商是否有货款抵扣;如有货款,将淘汰商品退给供应商;如无货款,通知供应商到结算中心办理淘汰商品金额的补款手续;




5、门店退货:以公共网形式将淘汰商品清单告知门店。门店根据每周固定的退货日,将门店淘汰商品退回供应商或配送中心;




6、状态修改:业务员确认淘汰商品退货完毕,填写商品状态变更表,转交资讯部进行修改,商品状态改为“暂停进货”;




7、仓库商品售后:有售后的商品退给供应商或厂家,无售后商品业务员写出解决方案报处长及商品部审批;




8、状态修改:每月27号提取暂停商品清单,由业务员确定0库存、0销售商品,商品状态改为“作废”。




六、营销管理




1、每年2月份讨论全年节日、季节商品的营销计划;


2、会议主持:企划部;


3、参加部门:企划部、商品部、门店;


4、活动方案的制定:根据全年节日和季节制作出全年的营销计划;


5、包括:节日时间、营销主题、活动内容、费用预算等。




七、商品缺货




(一)标准




1、断货:卖场已经没有商品陈列,当天查明原因,落实到货时间告知卖场;




2、缺货:卖场有商品但是履行数量不够的商品,每天查原因通知供应商或厂家,落实到货时间告知卖场;




3、考核断货或缺货:月断货品种数环比增加的,月缺货履行率低于环比的。




(二)流程








4、帐款核实:业务员查询被淘汰商品的供应商是否有货款抵扣;如有货款,将淘汰商品退给供应商;如无货款,通知供应商到结算中心办理淘汰商品金额的补款手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