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两千英镑啊,还是1967年,现在得值多少钱啊!”审计员们围在一起纷纷讨论着。
“哎,你们看,这是以周总理的名义存的吗?怎么会有这么大一笔钱啊?我听说总理的工资一个月好像只有400元呢。”一个审计员惊讶地问道。
“会官方不会是和周总理同名的啊?周总理平时连皮鞋坏了都要补补再穿,他怎么会有这么大一笔钱呢?要不我们再查查吧。”
审计员们纷纷点头,说着就开始翻找着这个账户近十年的汇款记录。“还真的是周总理名下的,可是这笔钱只说是以周总理的名义存下的,咱们要不要再问问。”
随后审计员们决定将这个情况报给银行行长,看看这1.2万英镑究竟是怎么回事。面对这笔巨款,银行方面也不敢擅作主张,在取得上级同意后,审计小组开始对这笔资金的来源展开了调查,谁知这笔巨款背后竟有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今天通文知史就带领大家一起揭开这笔神秘巨款的面纱,新来的朋友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击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视频,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中国银行的英国姑娘)
1940年的伦敦街头,一个英国女孩沮丧地走出银行大楼,她时而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空,时而低头看着自己茫然的步伐。
她叫多莉,刚刚22岁的她不巧生活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就在前不久,德军刚刚对伦敦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轰炸。动荡的二战,公司的停业,让这个美丽的女孩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
多莉站在银行大楼前,看着昔日繁华的街道变得门可罗雀,又想到没有工作以后更加艰难的生活,冰凉的泪水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泪眼迷糊间,她看到不远处仍有一家银行在营业,她往回走了走,发现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中国银行”。多莉眼睛一亮,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于是她忐忑地走了进去。
银行内是和外面截然不同的场景,安静而祥和.
多莉向和善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想要谋求一个职位的请求,“我的公司停业了,我想我能不能在这里继续工作?”伦敦分行的工作人员听了多莉的遭遇后表示十分同情,加之多莉出色的工作履历,他们就留下了这位英国女孩。
多莉进入伦敦分行后很快就着手相关的外汇事务,那时她既要做柜台出纳这些日常业务,还要为驻外的中国海员发放工资,办理汇款。多莉发现,国民军队里的许多人都沾染了许多坏风气,他们喝酒抽烟,有时候甚至会偷偷地赌博嫖娼。
为人善良正直的多莉不愿意看到他们这样消磨度日,于是每次发放工资时都会苦口婆心地劝说这些来自中国的海员,“你们在国外这样辛苦地挣得一点工资,不能总是随会员意挥霍,不如多攒一点下来寄回国内,既可以补贴家用,还能为将来回国之后的生活打算啊。”
在多莉的劝说之下,许多同事和海员都开始定期向国内汇款,多莉很高兴看到这种转变。她的善良与勤谨打动了银行里一起共事的所有人,但多莉却在1944年犯了一个大“错误”。
那时中日战争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为了给国内战局筹集更多的资金,中国银行在伦敦分行内也设置了募捐箱,多莉回忆到:“我们在柜台上放两个募捐箱,一个是蒋介石的夫人设立的,一个是在线红十字会设立的。”
但当时的时局实在混乱,有许多黑心人借清点捐款为由竟然偷偷盗取钱款,塞进自己的口袋。
行事正直的多莉无法忍受这种无视国家危难中饱私囊的行为,于是她把蒋介石夫人的募捐箱偷偷放到了柜子底下,只留红十字会的募捐箱在外面,希望以此减少捐款的损失。然而得知了此事之后,负责为战争募捐的官员恼羞成怒,他认为多莉就是存心要挡自己的财路。
于是他跑到分行里向行长大发脾气,指着鼻子责骂多莉,还把侵吞捐款的罪名强行安到了多莉头上,就在银行的网人都战战兢兢不敢吭声的时候,刘本昆站了出来,“我相信多莉,她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委屈的多莉抬头看了一眼这个刚来英国的小伙子,无比感激他的挺身而出,当然她不知道的是,这个为她出头的男人日后会成为她携手一生的丈夫。
(夫妻二人力保外汇安全)
自从刘本昆当众挺身而出后,他与多莉就开始像朋友一样相处起来。多莉得知,刘本昆在中国念书的时候,成绩无比优异,他是从顶级学府清华大学走出来的,但战火的硝烟同样也影响到了他的一生。
七七事变,刘本昆被迫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即使后来到了上海成功通过了银行的应试,但战火一路烧到了上海这个繁华之地,刘本昆作为时代洪流里的一个普通人同样也没能幸免。
后后来他又辗转南京和香港,但两军对垒的情况之下,作为一个普通人,谋生是何其的困难。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刘本昆和当时的同事们一起远渡重洋到了伦敦,才得以有短暂的安歇。
得知了刘本昆的经历,两个年轻男女在饱受战火的摧残后产生了异样的情愫。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了下去,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1949年,多莉和刘本昆在伦敦结为夫妇。两人相敬如宾、恩爱非常,多莉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刘道蕊。
二人成婚之际,也正是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在线兴的时候,在周总理的指示下,中国银行总部立即电报各海外分行,要求工作人员立即冻结资产等待中央接收,而当时伦敦分行的接收工作异常复杂,加之之前国民政府的余孽未清,更为外汇的保管带来了重重困难。
多莉和刘本昆回忆说,当年的伦敦分行内部的两股势力因外汇问题产生了极大的纷争,当时占上风的一派明显是偏向蒋介石的,他们意图将所有外汇秘密转往台湾。
但刘本昆和多莉坚决不能眼看着外汇流入台湾,他们迅速组成了5个人的起义小组,给北京发去电报表示一定要与人民政府共进查账退。
刘本昆曾说:“我国人民的革命节节胜利,蒋介石反动政权不断败退的情况下,保卫当时伦敦中行持有的我国人民的财产便成为了一个紧要的任务。楼、郭、周、席和我五个人不止一次地就这个问题在楼的家中开会讨论处理的办法,我们一直在做努力,好在大家都没有放弃。”
起义结束后,外汇被成功送往中央政府,刘本昆被任命为襄理(相当于银行副经理)。在这之后,二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刘本昆和刘道蕊夫妇更加感念中央政府。
常年身居国外的刘本昆思念故土的情绪越来越浓,他也知道国内的境况,他迫不及待想要回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1953年前后,银行安排了刘本昆一行人回国参加交流会议开户,眼见着自己的祖国发生着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本昆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回到故土报效祖国的决心,他多么想亲眼看到祖国的日益富强,多么想要成为一名新时代的见证者啊。
身为妻子的多莉看着丈夫日日地辗转反侧,心里也明白了许多。作为一个英国人,多莉知道中国当时的情况远不及英国,但她还是毅然支持陪同丈夫回到国内。
她甚至还跑到中国大使馆,要求变更自己的国籍,但在英国移民机关的查账阻挠之下,多莉最终于1957年才得以加入中国国籍。
刘道蕊在晚年的回忆中说道:”当我向英国移民官出示了这份证明时,他们感到震惊,但也只能同意我放弃英国国籍的申请。”
另一边,知道妻子放弃了英国国籍,选择随自己回到中国的刘本昆十分感动,他立即给位于北京的银行总部打去电报,表示自己急切想要回去参与建设。
但当时国太平洋内的环境并不稳定,总部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决定让刘本昆夫妇留在伦敦,继续稳住中国银行在国外的各项业务往来。
没能回国的刘本昆夫妇二人并没有气馁,他们有着一颗为新中国奉企业邮局献的赤子之心,即使远在伦敦,他们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向国内汇款,支援国家经济发展。
可是两人对国内的情况并不了解,思来想去,他们最终决定汇款给周总理,因为在1949年的外汇保护行动中,他们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周总理十分敬佩,夫妇两人相信,交给周总理就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1967年6月的一网天,周总理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来信:“敬爱的周总理:我们今天通过银行给您汇去1.2万英镑。这些钱是我们这些年来从我们工资内节省下来的。我们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些陆续积累下来的钱交给国家,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但是由于我们还不很清楚应该通过何人将这笔钱交给国家才稳妥可靠。万不得已,我们才将此事交您处理,因为我们相信您!”
至此,周总理账户下的这笔巨款的出处终于有迹可循。
(总理批示:个人存款,国家不能收)
国内的周总理正如往常一样坐在西花厅的办公室里审批文件,忽然工作人员说有一封没有书名的信是从国外寄过来的。
周总理停下了笔,心中也十分不解,当他接过这封信的时候竟然发现里面还附着一张多达1.2企业邮局万英镑的汇票。但一向主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周总理怎能接受群众汇来的这么大一笔钱,他当即找到银行负责人,要求尽快查清楚这笔汇款来源。
周总理对着银行负责人说:“这是个人存款,国家不能收。一定要尽快查到捐款人,将钱退回去。”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也深切地明白国内经济状况的不稳定,但他绝不能接受这样一笔来自人民的巨款。总理虽然亲自批示,但碍于当时的时局,这笔款项的追查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这笔多达12000元英镑的汇款就这样静静等待了30年。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这12000元英镑在30年间不断升值,到了1997年,这笔钱已经价值四十六万七千元!
正当银行审计人员准备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将这笔钱退还时,刘本昆夫妇毅然表示拒绝。
刘道蕊说:“这是我们给国家建设的钱,坚决不能收回。”即使他们回国后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前,晚年的刘本昆还经常病痛缠身,但刘道蕊依然坚持不收回这笔钱。
在深思熟虑之下,刘道蕊告诉工作人员,希望用丈夫的名义开设一个基金会,以此来表彰那些优秀的银行职工。次年,就有8位优秀的年轻人获得了这项特殊的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二人回国后都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工作,刘本昆在197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道蕊也在1985年成功投入了党的怀抱。作为一个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但她和丈夫亲眼见证了祖国几十年的会员成长,刘道蕊用她的行动证明了她有一颗真诚的开户赤子之心。
向警予说过:“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官方来衡量的。”刘本昆、刘道蕊夫妇二人后半生即使有时面临潦倒的困境,但他们从未动摇过援助祖国建设的大爱之心,他们或许是数亿中国人中不起眼的一份子,但他们对祖国和社会的奉献却足以让他们永留芳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