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玉溪税务筹划(玉溪税务筹划师招聘)




早上10点,云视网直播团队走进位于玉溪市红塔区北门街3号的聂耳故居。这座一楼一底土木结构的瓦房,是聂耳童年生活过的地方。瓦房占地面积96平方米,朴素典雅,具有玉溪民间建筑风格。通过直播镜头,网友可以看到,如今的聂耳故居已经修缮一新,不仅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后院还扩成了一个小型的花园。据了解,每天早晚,还有热爱音乐的市民在此弹唱。走进聂耳故居,花园、阁楼、厨房、中药铺、展览室等一一呈现在眼前。中药柜、旧木床、木桌、木椅子等依然可用,一切用具几乎都保持着一个世纪前的模样,历史记忆与生活场景鲜活呈现,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展览室里还展出了聂耳的日记本、毕业证、作品手稿、音乐作品集,聂耳学习和演出用过的小提琴、笛子、三弦和吉它,还有许多聂耳生前的照片,它们都在诉说着人民音乐家聂耳光辉的一生。如今,聂耳故居也成为了云南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



直播中,讲解员石雯介绍,聂耳故居是聂耳的曾祖父于清代末年所建,传至祖父聂天禧后又传至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光绪末年,聂鸿仪离开玉溪到昆明租房行医。聂耳4岁那年,父亲病故,聂耳的母亲难舍故土,常带聂耳回乡探亲访友,每次回来都住在这幢老宅院里。聂耳每次来玉溪,很喜欢去邻居和亲戚家玩,他们常带他去庙会里听洞经、看花灯,去郊外爬山,去护城河游泳。聂耳对音乐的爱好是受母亲影响,聂耳母亲吟唱的玉溪民谣、花灯,刻在了聂耳的脑海。故乡的民谣、花灯是聂耳音乐的乳汁。



聂耳的母亲彭寂宽曾说,生聂耳的是我,培养聂耳的是共产党。在聂耳短暂的一生中,正式从事音乐工作的时间仅五年左右,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音乐财富和精神财富。据统计,聂耳共创作了36首歌曲、6首器乐曲;写了12篇评论文章,剧本、小说、报道等29篇;还有数万字的日记、书信等珍贵的文字资料。在聂耳创作的40多首音乐作品中,有10多首都蕴涵着玉溪民间音乐曲调的元素。聂耳所开创的中国革命新兴音乐的道路、音乐和人民群众密切结合的光荣传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为了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玉溪市修缮了聂耳故居,修建了聂耳公园、聂耳音乐广场、聂耳文化广场,成立了聂耳基金会。2005年,玉溪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将每年的7月17日定为“聂耳纪念日”,让聂耳故乡的人民世世代代缅怀聂耳,弘扬聂耳精神。



《镜头里的故事·云岭红色地标巡礼》大型主题系列直播活动暨党史学习教育直播由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主办,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支持,云视网、乐云网承办。在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指导下,云南网、云桥网、昆明信息港、春城壹网、乐云网、云南信息港、云南法治网、缅甸吉祥网、云南信息港、玉溪网等我省主要网络媒体参与了本次融媒体传播,各家网站运用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将党史学习教育搬到直播平台,方便网民随时随地“云参观”、“云学习”,同时,云南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也积极参与了活动宣传。


此外,本场直播也得到了新华网、央视新闻、中国网 、优酷、视界北京、今日头条、触电新闻、新浪新闻、乐直播、微赞直播、百度APP、搜狐城市、都市2直播、YouTube、YY直播、KK直播等多家媒体联动直播。





截至目前,本场直播观看量过145万,单场直播阅读量1407万,总阅读量3407万。其中,“云岭红色地标巡礼”微博话题阅读量3242.6万,@云南日报、@云南网、@北京电视台、@云南信息报、@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保山日报、@都市现场、@中国网政视频等媒体,以及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员会@云南政法、昆明市防震减灾局@昆明防震、昆明市五华区委区政府@昆明五华发布、@昆明市五华区总工会官微、开远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微博@美丽开远、昆明市西山区政府官方微博@昆明市西山区发布等媒体和机构积极参与话题互动讨论。


此外,为满足广大云南电视用户在家观看精品视频内容的需要,云视网积极筹划在大屏端进行展播,云南移动IPTV(互联网电视)首页首屏将按序推出《云岭红色地标巡礼》系列直播。


看完直播,中共玉溪市委网信办的沈倩楠感慨,每次唱响《义勇军进行曲》,我的心情都是澎拜的,伴随着慷慨激昂的国歌,我既心疼那段民族遭受苦难的岁月,又为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力量,最终获得民族解放、胜利的结果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今天,《云岭红色地标巡礼》系列直播活动走进聂耳故居,让我有幸再次重温国歌作曲者聂耳的故事,感受聂耳精神的号召。作为玉溪人,我总是被聂耳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着,也被聂耳精神鼓舞着,不断前进!



直播结束后,玉溪市民毛易虹说:“记得第一次走进聂耳故居,还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只知道聂耳是国歌的作曲者,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今天看了这场直播,一些熟悉的场景也勾起了我的回忆。二十年间,家里的生活越过越好,我也从一个只知应该尊敬聂耳的小孩,长成了一个知道为何要尊敬聂耳的青年。聂耳用自己所长,谱写了一篇篇华丽而深刻的乐章,他的一生很短暂,却是那么有意义,他就像一束光,用他的精神照耀着我们向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愿每一次《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澎湃和激昂都化作奋勇向前的动力,不断拼搏,昂扬向上!”



玉溪市民张敏凤表示,《云岭红色地标巡礼》系列直播走进玉溪市聂耳故居,让我第一次通过镜头看到伟大音乐家聂耳居住过的地方,一幕幕一帧帧勾勒出的历史感,虽然隔着屏幕却似恰在眼前。镜头里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人民音乐家聂耳伟大、光辉、灿烂的人生经历,感受到了革命青年拼搏进取、超越自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崇敬更甚,敬仰更深!我也再一次理解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5月14日早上10:00-10:30,《镜头里的故事·云岭红色地标巡礼》大型主题系列直播之保山篇将走进腾冲艾思奇纪念馆,敬请关注!


顾问:陈祖英(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主播:杨锐、张伟凤(红塔区融媒体中心)


摄像:李响文、彭明辉、朱文津


导播:孙安然


技术:狄廷璁、李珺、施佳伟、蒋杰、李文恒、李惠禹


统筹:严平


数据统计:袁榆景(实习)


直播搭建:韦福娟、张蝶(实习)


美编:陈治屹、傅韶晖


责编:江雨微


终审:尹凡、卢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