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医疗救助基金银行开户(医疗救助资金专户管理)

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大重病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健全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长效机制,六安市紧扣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定位,聚焦重点人群、整合制度资源、足额配套资金,全面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目标。2021年全市已累计救助困难群众大重病患者41.36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2.26亿元。


一是统一救助标准,完善救助体系。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医疗救助政策标准全市统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六安市2021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医疗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标准、救助流程等,指导和规范全市医疗救助工作。制定出台《六安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完善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向三重保障制度体系平稳过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发展。


二是实施分类资助,确保应保尽保。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缴费资助政策,2021年城乡居民参保个人缴费280元,对低保对象和脱贫人口给予250元的定额资助,全市共资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脱贫人口58.29万人1.5亿元。2022年城乡居民参保个人缴费320元,对低保对象给予288元的定额资助,对返贫致贫人口给予256元的定额资助,对监测人口给予160元的定额资助。未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稳定脱贫人口不再享受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政策。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规范救助服务。会同民政、乡村振兴部门在医保信息系统中精准标识人员类别,将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参保信息统一导入系统。同时,加强参保信息动态更新,及时维护对应业务系统,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费用支付纳入“一站式”报销和救助结算服务,参保群众在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


四是足额配套资金,夯实救助成效。医疗救助基金坚持“量入为出、年度平衡”的原则,通过财政安排、福彩公益金、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纳入县区政府财政预算,并按时拨付医疗救助资金帐户。县区级财政根据救助对象数量、救助标准、医药费用增长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情况科学测算资金需求,足额安排本级财政医疗救助基金,确保医疗救助及时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