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中国银行莲花广场开户行(中国银行莲湖区分行的营业网点)

文/何一东


那日傍晚,天边的晚霞绚丽多姿,和煦的微风令人愉悦。下了班,和几位朋友相约去文殊坊吃凉粉。吃罢,见时间尚早,便在文殊坊闲逛。


我们来到与文殊院一墙之隔的文殊巷。这条小巷不长,二三百米吧,有一段时间没经过这了,现在发现巷子里有了一些新变化:镶嵌的青石板,古朴而雅致,那一面墙被新刷了一遍,红红的颜色很庄重而喜庆;墙上攀爬着绿油油的爬山虎,文殊院里的翠竹伸出青枝绿叶来;小巷的商家比以前多了,盆栽的三角梅、绿萝、荷花等各色植物争奇斗艳,煞是好看。走在这条小巷,我蓦地有穿越时光之感,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


我们走到小巷的中间地段,看见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五六张小长条桌。浅蓝色有大象图案的桌布上,有一个精致的小花瓶,插着小枝干花,还有盛开的君子兰。桌上放着一个青花瓷的盖碗茶,旁边一小块竹编上缝制的布条上,绣着一个蓝色的“茶”字。下面有一个小木框,画着古建筑,几个篆书写着“红墙有约”。这既有老成都的味道,又不乏艺术的品位,还有几分时尚。


我们坐下,喝上了成都人喜欢的花茶。环视四周,茶客不多,环境确实幽静,不闻车马喧,仿佛一个城市,两个世界。女士告诉我们,她姓熊,在某大学教书,在红墙巷(这是这里商家的昵称)租房开了个工作室,卖茶只是附带,很喜欢这儿的环境氛围。


夜色来临,与其他景点的灯光璀璨不同,红墙巷显得很安静,就像一位温柔妩媚的女子,不花枝招展、不锋芒毕露,内敛含蓄,别有一番魅力。


说话间,熊女士拿出一个小话筒,问我们唱不唱歌。她说,来这里喝茶就是休闲,还要体验一点文化氛围。边说边打开手机,伴随着音乐,轻轻唱起了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我可是君姐的铁粉,一下来了兴趣,听熊女士唱完,也接过话筒,唱了一首《今夜想起你》,虽然话筒的效果一般,但感觉很好。


与熊女士两邻的玉店店主董董性格开朗、美丽大方,她也在外面摆了几张小桌子,可以喝茶。见我们龙门阵摆得热闹,唱得高兴,也主动加入。董董和熊女士后来索性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报以掌声。


这次喝茶后,我对红墙巷的好感大增。加上离住家不太远,后来又约三五好友去喝过几次茶。董董店里还有两台古筝,专门请了一名古筝老师教授爱好者。她告诉我们,她一直喜欢艺术,至于卖东西赚多赚少,她并不在乎:“自己活得开心就好。”


一天晚上,我和两位朋友正在董董的店外喝茶,来了一位年轻姑娘,行色匆匆。我见她容貌靓丽,气质不俗,董董告诉我,女孩叫小李,是来学古筝的,她住家比较远,白天要工作,但仍坚持来学,很好学上进。


小李姑娘在等老师上课的空暇,和我聊了一会儿。她说,虽然忙,但希望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一点,所以多一点爱好才行。她娴静地坐在桌边,面露微笑,我给她拍了一些照片。小李称赞我照得好,然后在朋友圈发了一组图片,写道:“累了就休息一下,再向前进!!!生活永远都是美好的。”


夜已深,10点过了,小李才和老师——也是一位年轻的美女——收拾完毕回家去。小李朝我挥挥手,道了一声晚安,窈窕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一天清晨,下着小雨。董董拍了个视频发在朋友圈。只见红墙巷的石板地水盈盈的,爬山虎显得格外的绿,遮阳伞滴下的雨,像断了线的珍珠坠落,一只灰色的斑鸠从文殊院的树上轻盈飞落在红墙巷的地面。远处,一位打着红色雨伞的行人走过小巷。董董配上音乐,写下自己的感受:“独爱烟雨迷蒙,无端天与娉婷。只见片叶飞花时,碎影舞幽径。”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