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宁波市财政局罗滨(宁波财政局局长姚培军)

我选择为深圳建立交响乐团做出自己的贡献。现在,深圳交响乐团在全国是排在前面的,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姚关荣陈伟 摄


1


50 岁凭一股闯劲来深搞交响乐


姚关荣,原籍浙江宁波,1936 年出生于武汉,后随父母移居上海,1954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61 年毕业于莱比锡高等音乐学院指挥系的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公派赴欧洲留学的指挥家之一,那个年代中国有欧洲留学背景的指挥家可谓凤毛麟角。


在中国音乐界,他创造了多项世界级个人第一:第一位率领中国乐团登上柏林爱乐音乐厅和布拉格斯美塔那音乐厅的中国音乐家;执棒过 200 多部电影音乐,其中家喻户晓的《地道战》视听人数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姚关荣不仅是中国电影音乐指挥的奠基人之一,还是深圳交响乐事业的奠基人。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50 岁的他毅然南下深圳,担任特区交响乐团(后更名为深圳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提及这次"冲动",姚关荣曾坦言,"那时深交刚起步,乐手加起来才二三十人,但我听说深圳市领导指示要建立百人交响乐团,我就决定了一定要去深圳闯一闯,实现音乐梦想,我连原单位分配的房子都退了,户口也不要了。有人问我会不会后悔,我一辈子不吃后悔药。"


退而不休的姚关荣曾说"交响乐是我的生命"。为了著述近 400 页谱子的《配器法 · 笔记》,几乎废寝忘食,他说:"我会继续做和交响乐相关的普及工作,把交响乐视为终身事业。"


深圳没有让姚关荣失望,交响乐渐渐成为展示深圳城市魅力的一张名片。


2


多次接受深晚专访细述艺术人生


作为文化名人,姚关荣在深圳这些年,多次接受《深圳晚报》独家专访。2014 年 7 月 25 日,姚老在梅林一村家中为大型文史工程"深圳口述史"接受深晚专访。采访中,他对个人的梦想、命运,细细梳理、娓娓道来。而深晚记者则原汁原味记录下这位老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并以《深圳口述史》结集出版。


2016 年 12 月,年过八旬的姚关荣再次在家中,配合《深圳晚报》第三季"影像深圳家谱"专栏拍摄,姚老的儿子也特地从加拿大赶回,平日远隔重洋的一家三口难得相聚,其乐融融。当天,老爷子神采飞扬,他站在客厅,拿着小梳子,让太太帮着看看自己刚捯饬的发型精不精神,典型的海派男人,精致入骨。


3


"深交"将首演遗作为姚老圆梦


念及姚老这位昔日老领导,深交团长聂冰哀惋不已。"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有着对交响乐坚定的信念和热爱。对深圳交响乐团、乃至深圳交响乐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 5 月 26 日上午接到姚关荣夫人电话,聂冰和乐团同事第一时间赶到姚家帮忙操持。"姚老儿子在国外没法马上回家,老伴还沉浸在悲痛情绪中没平复,现在等姚老妹妹赶回来,深交将和其家人商量举办追思会等事宜。


深交副团长罗滨 26 日惊悉姚关荣辞世消息,一度不敢置信。在他印象中,姚老身体硬朗,走得实在突然。有幸与姚老共事 6 年,在罗滨印象中,姚老事业心很强,爱钻研业务,从未停止过对音乐的耕耘。


深圳知名乐评人辜晓进是最早得知姚老去世消息的友人之一。忆及相交岁月,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今年 3 月 5 日的深圳音乐厅,一同欣赏张国勇指挥的深交线下音乐会。令其郁郁的是,上周三刚收到姚老寄的新著《配器法 · 笔记》,还没来得及为该著作评。


姚关荣陈伟 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