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社会保障费用的征收方式有哪几种(工程社会保障费)

研究内容


科学社会学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宏观的科学社会学主要研究、探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科学的控制,以及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后果;微观的科学社会学主要研究科学家们在知识生产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及科学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内部运动规律。具体说,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①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包括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造成的问题,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与其他社会建制的关系,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要素对科学的影响等。②对科学本身的研究。研究构成科学的基本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科学的作用、科学的动员和奖励制度4个要素。③对科学界的研究,包括科学共同体、科学界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等。④对科学技术政策的研究。


与科学学的关系及其功能




政治社会学(英语:political sociol几种ogy),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方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着重研究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政治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存在条件等。较早系统地用社会的观点研究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分析政治现象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C.-L.de S.孟德斯鸠。他用这一方法写出了《论法的精神》一书。在书中,他描绘和分析了政治现象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9世纪中叶,社会学产生后,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政治现象便成为一种重要的取向。当代政治社会学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V.帕雷托、G.莫斯卡,德国的R.米歇尔斯、M.韦伯、K.曼海姆和法国的.涂尔干。他们均从社会这个广阔的角度来描绘和分析政治现象,并提出了一些政治社会学的理论。20世纪以后,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迅速地发展起来,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使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大大扩张,当代政治学者注意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


政治社会学哪主要研究政治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对这一关系的分析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①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交流;②社会和政治之间存在着双边的因果机制;③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有关系源于社会,被政治过程改变,再作用于社会。在研究政治与社会的关系过程中,政治社会学逐渐形成了一些主要的研究课题,如政治的社会根源、共同体权力、社会结构与政治、社会和政治变革、政治的社会结构、政治发展、政治精英和政治体系、政治体系的类型、政治对社会的作用。当代政治社会学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或理论有: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社会分析方法、个案分析方法、社会运动理论等。




社会工作(social work),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


  简史 社会工作源于中世纪教会举办的慈善事业,形成于资本主义时期。16世纪,英国亨利八世开始征收救济品,由地方政府分发救济贫民。伊丽莎白女王于1601年制定济贫法,政府利用税收举办公共救济事业,确定教区为所在地的居民充实救济经费。18~19世纪,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相继成立慈善组织。其后,美、英、德、法等国由举办慈善学校,进而创建社会工作专门学校,这是慈善事业转变为专业社会工作的标志。19世纪末期德国俾斯麦政府社会保险制度的推出,20世纪30~4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社会安全法案的颁行和英国贝弗里奇社会保障计划的实施、推广,促进了社会工作的扩展和发达。


  社会工作专业形成后,西方一些国家采用“心理暨社会性诊断治疗”,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由于该专业当时主要是服务于不幸者或有困难的家庭,故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社会工作大多是指社会个案工作。30年代以后出现了社区工作,原来的社会团体,也由一般娱乐性的团体发展几种到教育性的团体,进而发展为治疗性的团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由注重解决个人、群体问题转向关注广泛的社会问题,开展了涉及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工作。自1948年英国首相G.艾德礼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后,瑞典、挪威和丹麦等国建立了程度更高的“福利国家”,政府包揽社会福利。70用的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维持。为减轻压力,英国把一些福利事业由国营改为私营;瑞典削减福利费的财政预算。其他国家也相继进行了改革。


  中国从周朝起就出现慈善事业。历史上慈善事业有5种类型:①官办的慈善事业,如乞丐收容所等。②宗教团体办的慈善事业,如教会主办的孤儿院等。③同乡会馆办的慈善事业。④宗法性的慈善事业。⑤私人办的慈善事业。近代,一些全国性的慈善团体在各大城市举办养老院、残废院、教养院、医院、学校。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当时,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开展了医药、衣物救助和生活服务,以后传播到上海、福州、广州、重庆等地医院和福利机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工程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展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一些进步组织如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会的社会工作十分活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收容、改造妓女和流氓,禁烟禁毒的群众性运动;各种形式的褒扬、抚恤、优待和安置等活动,以及救灾、救济等。195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创建了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方式制度。以城市的区、街、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乡、镇、村为基层社区,开展各项社会服务。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依靠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在各地普遍开展多种社会福利事业,城市建立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福利院;以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任务的各类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在城市组织生产自救的基础上得到了普遍发展;农村广泛开展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烧、保葬或保教)的福利制度;城乡的优抚安置、防灾救灾、社会救济、婚俗改革、民间纠纷调解等工作进一步开展。70年代末以来,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社会工作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个体扶贫与地区经济开发相结合;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社会福利网络;社区服务在城市普遍发展起来;优抚安置方面开展了群众性的军人家属服务、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单位、培养和使用军地两用人才等创造性活动;救灾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农村的互助储金会在全国普遍推广;建立了待业保险等制度;有些地方实行全市退休费统筹等措施。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实施范围不广,与国情、国力和现代化要求不适应等问题,正在改革中逐步解决。


  性质和特点 社会工作在不同制度的社会中有共同性,主要表现在:①服务性。具有为社会整体和社会成员服务的功能。②稳定性。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机制的一部分。③发展性。在发展生产过程中,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并为发展生产服务。④调节性。通过调整社会关系,加强社会行政管理,对社会运行过程费中产生的一些矛盾问题发挥调节的功能。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工作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目标和目的、特色和作用等方面有明显的本质区别。


  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19世纪末期,欧洲和美国慈善事业机构所积累的经验,以及西方一些国家社会学工作者运用社会学理论,对贫穷、犯罪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逐步构成了一个知识体系。1917年美国M.E.里士满所著《社会诊断》一书,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的创始。3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发展了比较完整的专业方法、技术,粗具学科规模,属应用社会学的范围。5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实现了专业化,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专业体制和学科体系。7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综合性主要表现为: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发生、发展,探究解决、预防的办法,同时运用法学、经济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和科学技术的有关知识,提高工作效能。


  内容和形式 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社会教育,社会风俗改造,基层社会群众自治等方面。历史上有关这些名称多有混淆,至今没有规范化的界说。许多西方国家把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使社会福利成为社会工作中最广泛的一个概念。许多国家以社会保障为总体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有的也包括社会福利。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概念同时并用。


  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的方法和形式主要有: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咨询等。在中国,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经常结合运用,如社会工作立法、社会工作政策、社会工作行政等。


  社会工作的专业内容、形式、方法的知识和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较普遍的有农村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军队社会工作等。


  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较早的是美国,1899年,纽约救贫协会创办讲习班,讲授慈善学的应用。1904年改为纽约慈善学院。后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于1910年设置社会工作课程。1919年正式成立社会工作学院。20世纪中期以后,征收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到世界范围。中国从20年代初期开始,燕京大学等10余所大学先后设立社会工作学系或开设社会工作课程。50年代后中断。80年代恢复并逐步专业化。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先后开设社会工作课程。1986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民政部门建立了由10余所高等院校、中等专科学校组成的实际社会工作教育系统。社会工作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社会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基本职能是培养善于助人、能够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的人才。




社会心理学(汉语拼音:shehui xinlixue;英语:social psychology),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或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即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影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具体社会情境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宏观因素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普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个体差异、个体背景和特点导致的行为。


发展简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1860年M.拉察鲁斯和H.斯坦塔尔发表了关于民族心理学的论文。此后,G.塔尔德的《模仿律》(1890)、S.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1891)、G.列朋的《群众心理学》(1895)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A.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虽然用实验方法解决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追溯到1898年N.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是,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W.默德正式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方向。此哪后,这个方向才开始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1924)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34年J.L.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K.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费,S.E.阿什等开展从众的研究。以C.I.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L.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论,这一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70年代,由F.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1958)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为研究的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明末清初已经有人介绍过社会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列朋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著作的中译本。中国学者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如陆志韦的《社会心理学新论》(1924)、潘菽的《社会心理学基础》(1931)、高觉敷的《群众心理学》(1934)等,1946年孙本文出版了大学教科书《社会心理学》。


  在研究工作方面,张耀翔进行过民意测验、情绪测验、迷信以及广告等项研究,陈鹤琴研究了婚姻问题,萧孝嵘等人研究了战时心理建设问题等。50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停顿了一个时期,直到70年代后期,社会心理学的地位才得以确立。1982工程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一些研究单位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组),大专院校开设了社会心理社会保障学课程。


研究课题及主要内容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W.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列朋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20世纪初态度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从众、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除对象和方法以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基本心理过程 包括社会知觉,研究人们如何相互知觉和相互认识,以及如何认识自己;归因理论,研究对于他人和自己行动的原因如何作出解释。沟通,包括研究人与人之间如何交流信息的人际沟通和研究电影、电视、报纸、书刊等大众媒体如何影响读者和观众的大众沟通。人际关系(或称吸引),考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包括吸引的几个层次,如合群、友谊和爱情关系;人际交互作用,主要研究竞争与合作问题。
  2. 与个性和动机有关的问题 主要研究社会化即个人自幼如何学会掌握社会所要求的行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问题;态度与态度的改变,有效说服的条件、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及态度的测量等。
  3. 社会影响 包括研究他人对个人成绩的影响,研究在群体条件下个人如何受他人影响的从众问题,以及个人顺从权威的服从问题。
  4. 反社会和亲社会行为 或称攻击和利他行为。
  5. 群体心理学问题 主要指群体本身特有的一些心理现象,如群体凝聚力、群体气氛、群体决策问题,也包括组织心理学问题的研究。
  6. 应用社会心理学 主要包括管理心理学、医学社费用会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宣传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以及环境心理学等。

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思想观点有:


  1. 进化的观点 根据C.R.达尔文的进化论,社会行为来自本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虽然所有社会行为都严格受本能支配的观点不被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所接受,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同意某些社会行为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观点。同时,进化的观点还被用来理解配偶选择模式上的性别差异、偏见和群体冲突、利他主义和攻击的起源等。
  2. 社会文化的观点 进化论心理学家在许多不同的文化中都发现了某种共同的行为,这被认为是行为具有基因基础的证据。但是,大多数社会行为具有文化特定性,受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例如抚养孩子的方式、求爱模式以及信仰等明显地受着文化的影响。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文化如何代代传承,人们如何通过学习获得他所在的文化的价值观、标准和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的观点也检验心理过程的文化差异。
  3. 个性和社会行为的观点 即使在一个文化或亚文化内部,社会行为也有很大的差异。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承认个性和社会行为之间有重要的关联。个性指导着人们对社会情境作出反应。有些情境唤起所有人类似的反应,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中个体的反应是不同的。
  4. 认知的观点 认知观点检验特定的认知操作或我们理解他人和社会情境的表征。例如,我们注意个人行为的费用哪些方面?我们如何整合他人的信息形成统一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关于他人的记忆如何发展变化?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关注人们在信息加工任务中的注意倾向,有时人们认真地处理他们接受到的信息,有时他们不能仔细审视面前的信息。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重视应用研究,重视以现场应用研究去检验实验研究所得的理论并加以补充和发展。当代的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从现场研究到实验研究或从实验研究到现场研究,相互印证,才能获得更可靠的材料。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处理从现场获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人口学(汉语拼音:Renkouxue;英语:Demography),研究人口发展及其规律,人口变量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社会发展的历史既是社会形态、社会生产力及相应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也是人口世代更替、人类自身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口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前提,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对立统一运动,包括由人口出生和死亡形成的人口自然再生产变动、人口迁移变动、社会构成变动及制约人口变动的内在机制力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也包括人口质量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人口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决定人口发展及其规律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力内在因素(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矛盾运动和生产关系的性质。人口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过去分属不同的学科,逐步形成一门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科学。


发展历征收史


  人口学作为一门学科,一般公认在17世纪为J.格兰特所创立。他的专著《关于死亡表的自然的和政治的考察》,被认为是人口学的第一部科学著作。他的好友和合作者W.配第也被认为是人口学的奠基人之一。之后比利时学者L.A.凯特莱把概率论引入人口研究之中。18世纪末,现代人口普查首先在美国开始,之后普及到欧洲各国和日本,人口学的实际研究愈来愈为政府和学术部门所重视。19世纪后期列克西斯确立以净再生产率为计算世代更替的尺度。20世纪A.J.洛特卡确定了以数理有定律为基础的稳定人口的数学模式,发展了研究人再生产各变量之间纯数量关系的数学方法。人口理论应该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算起,古典经济学家斯密、D.李嘉图、A.马歇尔、E.坎南等强调人口应该保持适度增长。经济学派的人口理论被认为是人口理论产生之源。K.马克思、F.恩格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础。人口理论中的社会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研究人口和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代表人物有E.迪尔凯姆和A.迪蒙。生物学派人口理论的典型代表是H.斯宾塞,把生物进化论引入人口增长原理,认为人既有保持个体生存的能力,也有繁殖新个体的能力,两者成反比,生物学派另一著名原理即所谓周期原理。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人口思想极丰富,是最早有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30年代起,一批向西方学习的社会学家,开始传播马尔萨斯人口论,并搜集资料研究中国人口问题,陈长蘅、孙本文、陈达等人相继出版了人口学著作。马寅初于1954年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在1958年发表了《新人口论》专著,陈达、费孝通、吴景超 等人也发表文章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从197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并明确制定“有计划地增长的人口政策”。70年代初、中期人口理论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开展人口调查研究,人口学研究范围扩用的展迅速。


人口学体系


  人口理论在人口学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其他人口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反过来,人口统计学和人口应用学科的发展也充实和丰富人口理论的内容,促进人口理论的发展。利用人口统计对人口现象变化的数量观察及对决定这一变化的社会保障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常常导致新理论观点的出现。各个人口分支学科研究的成果,如人口经济学关于生育率的经济理论,人口地理学关于人口城市化历史进程的描述,都为人口理论所吸收,并使之更加理论化。


展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