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深圳民政局(深圳市民政局官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深圳市民政局党组第一时间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开展活动。据介绍,其中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包括3大类共19项。


深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瑛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深入贯彻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学民政局习贯彻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在全国民政中勇当尖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深圳民政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深圳市。


深圳市民政局“我为群众办实事”3大类共19项实践活动


惠民暖心工程


“万件微实事暖深圳民心”深圳行动


“解忧暖心传党恩”关爱困难群众行动


开通“护童之声”困境儿童服务热线“汇聚爱心 纾困惠民”行动


云系亲情


“爱心福彩 常回家看看”活动


深化科技寻亲改革促流浪乞讨人员与亲人团聚


推进济民舒心工程:


发放“一卡多用、全市通用”的智慧养老颐年卡


10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深化智慧核对精准救助改革


推动康复辅具走向高科技、智能化


老有颐养“0580”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


“为老服务插上科技翅膀”行动,建立完善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试点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全省通办”新机制


推进利民顺心工程


建立“数据监测发现 上门核查确认 现场办理申请”新机制


举办儿童关爱项目大赛并支持资助获奖项目落地


开展“指尖民政、便民惠民”行动、“护童成长”关爱服务系列行动


实施关爱儿童“明天计划”


建立完善殡葬一站式服务机制


高标准实施“社工双百工程”和社工援疆“圳”在行动


(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带领老人们做“手指操”。)


智慧养老托起“幸福夕官网阳红”


“太好啦,低保标准又上调了!”家住罗湖的周阿姨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连连赞深圳市叹。周阿姨来深圳40多年了,身体孱弱,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在深圳,政府给我安排了廉租房,认定为低保对象,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


近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发文提高深圳2021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社会救助标准。“申请低保条件从低于人均1250元/月放宽到低于1300元。”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社会救助标准的提高,再次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于困难群众的关怀。


再有,深圳的高龄老人津贴标准全国最高,敬老优待覆盖面全国最广,而且申请、审核、发放管理等事务全程网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实现“无感申办”,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老年人“不跑腿”。


再有,作为居家养老服务中一个重要部分,居家养老“0580”适老化改造工程正逐步铺开。独居罗湖区桂木园社区的曾女士今年85岁,曾不小心在洗手间摔倒,躺了快一个小时才能打电话求助。得知此事后,桂木园社区日照中心第一时间给她家洗手间申请加装扶手,方便老人日常起居。


龙华区开始安装的居家智能设备,老人如在家里出现意外情况,只要触碰紧急求助设备,它就能发出预警信息,后台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有更多安全保障,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的晚年幸福生活。”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全面推动街道、社区、小区、长者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今年市民政局将继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试点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互联网技术,让符合条件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突破养老院的围墙限制,在家中深圳就能够享受专业机构的养老服务。


(2021年4月16日,市救助管理站寻亲组工作人员与受助人员沟通,确认身份信息。)


科技助力寻亲 帮流浪人员重获团圆


今年已经52岁的黄先生,因其患有精神障碍,与人无法正常沟通,自2012年7月入住市救助管理站以来,工作人员始终无法获取其身份信息。但工作人员一直没有放弃,深挖细查其身份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信息收集,今年4月,终于确定了黄先生是广西梧州市藤县人,成功把他送回了亲人身边。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深圳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各种寻亲手段,已帮助665名滞民政局留受助人员寻亲返乡,他们有的与亲人离别长达22年。失散亲人相拥而泣的每一个瞬间,都见证了每一个失亲重逢家庭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激。


殡仪馆综合延伸服务创新做法将在全省推广


面对每年约18000的办丧户,深圳市殡仪馆设立“一站式综合延伸服务中心”,并列入深圳市民政局‘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已于3月31日下午正式揭牌启用,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服务中心通过特别设立心理抚慰室,为市民提供现场心理抚慰、电话咨询抚慰及其他服务,既延伸到了群众实际问题的解决,又延伸到了生命文化哲学高度,该做法将在全省推广。


“微实事”撬动大幸福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日前,罗湖区民政局成功举办2021年度首届民生微实事对接会,42家提供民生微实事项目的社会组织与街道社区进行供需对接洽谈,通过线下集会 路演 现场洽谈的方式,推动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实落地,最终达官网成意向项目近200个。据悉,今年罗湖区计划投入1.5亿元实施民生微实事,聚焦“微空间环境营造、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为老服务、青少年社会培育、心理关爱”五大主题。


类似的对接会近期在深圳各区陆续展开。


南都记者 蔡宇晴 通讯员 吴楚轩 常俊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