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财务办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2014年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采取统一的养老保险参保模式,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也一样。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目前不可能存在相同条件的情况。


第一,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一实施现代的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尽管没有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相关职工仍然有退休金待遇。



为了将之前没有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工作年限转化为缴费年限,国家采取视同缴费的方式。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个人不用缴费。


国有企业早在1991年就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的连续工龄也是视同缴费。而一些私营、外资企业从这个时候才陆续开始被纳入养老保险制度的,没有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工作年限一般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所以,各类参保人员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机关事业单位目前仍处于10年的过渡期。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计算新办法和老办法的平稳衔接,国家对于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地实施了10年过渡期。


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退休待遇比较。老办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办法发放退休待遇。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在发放老办法的基础上,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了一定比例。



第三,缴费基数和视同缴费指数的问题。我国对于社保缴费基数设定的上下限是60%~30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很多企业在参保缴费的时候,为了节省用工成本,都愿意按照60%基数缴费,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也是愿意选择最低基数。缴费基数低,养老金待遇也低。


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视同缴费指数,机关事业单位确定的是跟本人退休时的职务级别挂钩。这也是跟以前退休制度有职务级别等因素确定生活补贴的机制相衔接的。企业退休人员毕竟没有所谓的职务级别,所以,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视同缴费指数一般统一按照1计算或者按照后期的实际平均缴费指数计算。



第四,职业年金。虽然说年金制度都是由用人单位自愿设立的,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由国家统一规定设立。目前企业年金建立的企业家数只有9万多家,覆盖职工约2500多万人。这一部分待遇也能大大提升退休后的养老待遇。现在有的企业职工退休后一下子可以领取几十万的企业年金呢。年金制度现在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以一次性提取并不好。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在企业工作更加灵活,更容易挣得高薪,有的人可以通过创业实现财务自由。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一切都需要按部就班地来,想发财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够提供更好的职业保障,还会有什么人才愿意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呢?其实在日本、德国、美国这样的世界主要国家,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这样的群体都是有着极好的老年福利保障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