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保险营销员招募怪圈(保险营销员招募的基本条件)

高佣金、高压力、高挫败率的“阴云”笼罩,让庞大的保险营销员团队陷入一个怪圈:一边不断进人增员,一边新员工又迅速离职,“几月游”成为常态。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寿险业发展成果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下称《报告》)显示,保险营销员中约20%的佼佼者签下80%的新单,业绩出现“二八定律”;同时,也出现了几个月到半年内脱落(离职)的现象。有保险专家指出,高脱落率成为行业一大痼疾,险企走精兵提效路线势在必行。


营销员“几月游”成常态


“一方面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不能高效率、低成本地满足普通大众客户需求;另一方面,销售人员的保险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能有效满足中端及以上客户的需求。”中保协相关人士表示。


一直以来,个人营销员“一对一”服务模式的效率相对较低,适合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制定量身定做的保障方案。对于普通大众客户来说,个人营销渠道居高不下的成本,推高了产品价格,大大增加了消费者获得保险保障的门槛。


据记者了解,从渠道经营上看,个人营销员渠道采取人海战术和高佣金激励的发展模式带来的问题是,高成本背后出现的高脱落率。尤其自2015年8月保险营销员资格考试取消以来,保险营销员数量由2014年的325万人增至2017年的807万人。门槛降低之后,很多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保险业,但是在业绩高压面前,大多数新入职营销员在几个月到半年内就知难而退了。


精兵路线势在必行


《报告》预测,虽然互联网销售可能颠覆传统销售模式的观点甚嚣尘上,但在传统寿险以及健康险养老险销售方面,未来3至5年内,个险仍将是寿险销售的主要渠道。


一位寿险个险营销负责人分析,由于我国2017年保险营销员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0.58%,保险代理人规模继续增加的空间有限。也就是说,在营销员队伍规模见顶的情况下,人身险行业依赖“人海战术”的销售模式被迫面临转型。


本文源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