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营改增过程(上海宝冶2020年经营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增值税改革”作为“完善税收制度”的重要任务,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营改增是从大局着眼、细处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


这不仅是是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简单转换,而是近20年中国最深刻的一场财税改革……


减税突破5000亿大关


2012年1月1日,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城市已经正式启动“营改增。


2012年7月31日,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8地“上线”。


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在四大行业全面推开,昔日地方第一大税——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其中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税率确认为11%。



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2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5至11月,建筑业减税65亿元,税负下降3.75%;房地产业减税111亿元,税负下降7.9%;金融业减税367亿元,税负下降14.72%;生活服务业减税562亿元,税负下降29.85%。


除了四大试点行业外,2016年1~11月份前期营改增的共计减税4234亿元,全年可突破5000亿大关。


其中,占到营业税收入几近半壁江山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受到“最多照顾”。在100多页的营改增方案中,有30多页涉及过渡政策安排,其中大部分涉及这两个行业。试点全面推开以来,进展情况如何?



“紧箍咒” “安全阀”,建筑业借势强筋健骨


建筑业作为传统的营业税纳税人,此前3%的营业税羡煞其他行业,营改增之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1%。2016年2月19日,住建部发布了工程造价计算新标准:税前工程造价×(1+11%)。


“营改增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建筑业营改增试点实施情况调研座谈会上说。


以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建筑业纳入营改增后,仅5月份至7月份两个月,该企业税负下降累计超过1000万元;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因营改增减负约101万元;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总体减负达302余万元。


专家认为,营改增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对于建筑业来说,原来缴纳的是营业税,税率是3%,分包可以差额抵扣。营改增后建筑业销售适用的税率是11%,分包税率也是11%。



营改增对企业而言既是“紧箍咒”,也是“安全阀”。为何这么说?以前出现部分建筑企业只接项目不做项目,通过层层分包的操作方式开展业务活动,工程质量、工人施工安全都无法保障引发的恶性事故层出不穷。


实施营改增后,随着增值税合规管理和增值税发票的管控要求,倒逼企业索取进项的专项增值税发票,使得这种层层分包的模式难以为继,利于规范建筑市场。


建筑企业如何站在改革的风口利用好这一契机呢?据专业人士介绍,传统建工行业毛利率一般为15%左右,营改增之后可以抵扣的项目——材料费用约占50%,这一项能取得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对建工企业重新审视评估材料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建设中只有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和分包商,规范运作流程,才能尽可能加抵扣,降低实际税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说得一点没错,过去企业以拼工程造价、施工质量、进度为王,如今财税管理也成为建筑企业制胜的“法宝”。


拯救商业地产“最强音”


去库存之战作为2016年的热度事件经久不衰,营改增之后规定房地产业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式,即按3%的税率交税,如果按照11%的增值税率交税,则可以抵扣土地成本。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比较大项的支出。



“羊毛出在羊身上”,高额的土地成本无形中加剧了房地产泡沫。营改增将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行业“叫好声”一片,亦可以有效去写字楼库存,加速房地产行业整合。


记者了解到,广东佛山商业地产库存积压严重,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全市非住宅商品房的库存量至少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禅桂以公寓、写字楼和商铺为代表的商业地产,库存量达到294.04万平方米。写字楼和商铺的库存量分别达102.2万平方米、117.43万平方米。


本次营改增政策允许“企业购买不动产抵扣增值税”,就是政府用减负的方式实质性支持企业购买商业地产,类似于收益营改增的企业还有很多。


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营改增,企业最初是害怕和抵触的,担心税负增加影响周转运营,事实证明,营改增的思路是正确的。


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前企业一直想扩建厂房,因为资金链的缘故一直拖着,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将新增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新厂房投入了817万元,按规定当期就直接抵扣了进项税54万元,第二年还能再抵扣近36万元。而新厂房里要购入的设备接近100万元,跟抵的税差不多。


真正的“减负”带给企业的实质性变革作用巨大,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开展的一期新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基建投资2500万元,安装费用600万元,短期内企业资金压力非常大。营改增后,企业可以享受减税320万元,相当于两年的无息贷款。这笔钱给企业引进技术和人才,进行装备升级改造再好不过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这样解读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制造业企业外购服务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建厂房仓库、租赁办公楼、员工出差住宿等,以前在企业中是不能抵税的,现在都可以实现。


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涉及1000多万户纳税人,建筑和房地产两大行业体量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税收占比高,容纳就业多,曾被称为难啃的“硬骨头”。年末两个行业减税成效凸显,政策红利惠及明显,对后期政策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