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农机合作社经营类别是什么(农机合作社管理办法)


用好技术好服务破解棉农生产难题

经营

棉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我国农业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对保障棉花种植、促进产业发展有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兵团第一师十三团阿拉尔市丰采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建立新型管理机制,提高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延伸综合农事服务,拓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等“一站式”服务,促进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分工规模化、精细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基本情况

阿拉尔市丰采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处阿拉尔市十三团健康东路,占地70余亩,库区建设11000平方米。合作社现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00台,其中:采棉机67台,犁、耙、播、中耕机、打药机等大中小拖拉机230余台;拥有配套农机具350台(架),社员321人。


丰采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成立之初仅有社员13人、10多台农机具;2013年吸纳新社员100余人,逐步壮大了合作社规模。合作社90%社员为团场职工或职工子女,常年参与农业生产,在各个连队或片区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同时各片区均有带队分管的片区管理办法项目经理。合作社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也为棉花种植户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解决了棉农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难题。2018年度,合作社完成农经营机作业服务100余万亩次,其中棉花采收60余万亩次(棉花采收收费160元/亩),全年产值9000余万元,实现利润近2000余万元,社员平均盈余返还率15.6%。2014年,合作社被评为兵团级农机合作示范社,2015年被农业部评为4A级合作示范社。


主要做法合作社

丰采农机合作社能从2012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和丰富更全面的农机服务作业,逐步赢得了当地农户,农场及种植合作社高度认可。


一、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


合作社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机械,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项目。合作社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新部分先进适用农机具,近年来每年都对原有农机具进行作业考核及收益评价,及时更新淘汰一部分老旧车型、小马力车型以提高作业的时效性及作业质量。合作社2017年新购买10台采棉机,2018年又购置了20台采棉机,进一步提升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2019年合作社还与重庆直飞公司合作,计划以南疆片区的家庭农场作为试点,引进罗宾逊直升飞机进行植保作业10万亩次,单此一项不仅抢先占领飞机作业市场,也为今后扩大作业市场和增加创收渠道下出了先手棋。


合作社加强协作,不断拓展农机服务范围。随着兵团农牧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合作社提前谋划,积极开拓新的农机服务市场,在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的同时,把服务作业范围扩展到全疆各师局及市县,以专业化的管理,高质量的农机服务,确保农户丰产更丰收农机。另外,充分利用南北疆机采作业时差,延长采收作业时间,极大地扩展了服务辐射范围半径,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合作社与南北疆及周边地方种植农场、种植合作社签订长期的战略合作合同,南北疆跨区作业已形成常态化。


合作社借鉴公司发展运作模式,根据作业服务半径,以不同区域划定相应的服务作业区。现阶段划定三个服务作业区,第一作业区为一师阿拉尔市以内区域、第二作业区为阿克苏地区以内地域、第三作业区为北疆部分师、团作业区域,要求各区域的片区经理不定时的进行田间走访、电话联系,及时了解种植合作社遇到的困难,查看农户棉花生长情况,并及时提出合理化管理意见,不断开拓新的作业市场。


二、强化综合农事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农户“一站式”解决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服务和面临的困难。农户及种植合作社与丰采合作社签订作业服务合同后,农户及种植合作社只需要监督和验收服务作业质量,无论是犁、耙、播、植保喷药还是棉花采收,农户只有认可作业质量及作业价格后,才会在作业验收单上签字。同时,根据不同片区的作业时间差及作业环境的影响,合作社协调不同的车辆类型为农户量身服务。


尤其是在棉花机械采收上,合作社不仅提供完整的机械服务,对于棉花脱叶剂的供给上,合作社应棉农的需求,能够提供三证齐全的脱叶药剂,避免棉农的盲目购买,影响机采棉采收质量合作社。2019年度,合作社与惠丰化工签订了26万亩地的病虫害治理及脱叶剂合同,与重庆直升飞机公司签订协议,全程进行直升机喷施类别落叶剂;在年度采收作业结束,棉农满意的情况下,才会支付给农药公司费用,同时,其他作业服务费用,均在年底棉农卖了棉花之后统一收取,减轻了农户资金压力,同时农户心里更有底气。


合作社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防治实力的同时,与各连队或片农机区农业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长期保持沟通交流,了解每一个片区种植生长情况,同时联合塔河种业、慧丰化工、塔里木大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对棉农的全程种植进行田间指导,在确保农户丰产的前提下最终达到丰收的目的,2019年在南疆片区签订了20万亩地作业面积,其中13团农机作业面积占全团耕地面积的90%。通过综合农业务的延伸实现双赢,更紧密的把农户团结到自己周围,为今类别后合作社更深度的参与到综合农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管理办法


2018年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合作社响应师市惠农服务政策,进行自身优化,积极吸纳技术骨干;随着国有农用地确权颁证的实施,合作社通过充分了解各社员技术优势,通过精细分工理念引导,让他们都从事自己掌握更全面的工作,合作社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机械服务,这样既实现了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后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又增加了合作社的整体创收能力,实现合作社和社员发展的双赢的同时,也实现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培训,增加人才储备


为提高社员农机作业技术水平,确保作业质量,减少作业纠纷,集中精力投入到农机作业中。合作社积极聘请师内外农业机械专家,通过现场指导、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以农机安全知识、机具维修保养、田间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学是什么习,要求所有社员都要参加。目前合作社长年聘用的有研究生3人、本科生15人、高级技工5人、中级技工13人等, 库存配件2000余万元。2018年度共计举办培训班4次,参学人员800人。特别是在机具维修中,出现疑难杂症,专家现场进行技术讲解时,在第一时间内召集技术骨干共同学习培训。

是什么

合作社在自我开展的学习培训之外,积极响应师市农机部门召开的各类安全培训工作,尤其是在机采棉作业上,于每年度的9月中旬左右,要求所有合作社内具有采棉机驾驶资格的成员,必须参加师市农机部门举办的安全上岗操作培训班,成绩合格后方可进行本年度的棉花机械采收工作。


通过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社员农机专业技术水平,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安全作业水平。


四、健全维修服务体系,实现资源互通


农机维修工作是农机作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机“高效、优质、安全、低耗”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合作社不断加强农机维修体系的建立健全。一方面,成立了专业素质强、业务能强的维修团队,聘请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合作社的专业维修团队,在满足合作社自身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的同时,维修服务范围积极向师域团场及周边农机散户辐射,对于农忙期间的抢修性质维修,做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农机故障维修。另一方面,建成零配件仓储库房,为合作社农机户提供优质、优价的零配件。零配件仓储库房的建立,解决了维修时节零配件供应不足的短板。


通过维修服务范围的扩大,不仅锻炼出更加专业的维修服务团队,合作社多渠道创收能力得到加强,也为合作社外出开展跨区服务作业提供了良好的口碑,实现了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对于现有的凯斯、迪尔等进口农机具所涉及的零配件,仓储库房均能够满足第一时间的维修供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