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国际旅游岛社长李笑天(国际旅游岛商报社长)

导语


海南是寻梦者向往的一片神奇土地,曾有多少人把青春和热忱奉献给了她,也曾有多少人在海南伤痕累累、默默哭泣时离开了她。作为海南第一批引进的专业人才,作为第一批闯海者,作为一个痴情的追梦人,李笑天一直深爱着海南岛这片热土,无论潮起潮落都坚守着这片土地。他在这里播下了希望,也在这里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李笑天军营芳华




久别重逢


俗话说,战友是祖国统一挑选的最好兄弟。去年,老战友40年江苏联谊会上,我有幸见到阔别20多年的老战友李笑天老总。品茗叙旧,把酒言欢后,他把即将出版的30多万字《我的奔腾岁月》新书电子版U盘赠送给我,希望我帮他这册新书提点建议。当下我就感动不已,一个小小U盘攥在手里很轻,但竟是我这一生中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之一。翌日,我便端坐在书桌前,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翻阅他的专著。当我看到前面几页名人为该书作的序,油然而生一股浓厚的敬仰之情,接着感受到贪婪之瘾,这个瘾头直牵引着我越读越上瘾。通过连续20余天的品读赏析,我深感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李笑天奋斗的汗水和追梦的泪水,全书记录了李笑天激情奔腾的岁月,每章每节无不揭示着时代特征和人生哲理。他奋斗的样子、他率真的样子,他正直的样子......无一不令人动容,给人启迪无数。



李笑天在“亚洲品牌”盛典上领奖




卸甲提笔


李笑天,高级记者,部队转业干部。先后在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电视台和海南经济报、国际旅游岛商报、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海南)传媒基地等海南主流媒体和央媒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他有《谁说大炮不能上刺刀》、《我们是乡下来的探子》、《盼邓大姐魂归淮安》、《一张寄给世界的海南名片》、《在那槟榔花盛开的地方》、《大上海劲吹南国世博风》、《澄迈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生态》、《谋变,让海口火山公园筋强骨壮》等600多篇新闻作品和专题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海南日报、国际旅游岛商报、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等全国50多家报刊上发表。1996年荣获江苏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一等奖。1999年荣获海南省年度好新闻评选电视专题一等奖。2003年至2015年三次荣获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2013年连续三年获得社长、总编杰出贡献奖。专著有《南国梦》、《海南绿色崛起》、《海南留下我的梦》、《痴情澄迈热土》先后在全国出版发行。他当兵近20年,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笔尖化作利刃逐梦海南20年,军魂文胆集于一身,被誉为“”海南媒体一支笔”。



90年代初,为报效家乡,他不顾部队领导的挽留,毅然谢绝继续晋升的机会,转业回到了家乡工作。他先后被分配在市委宣传部、电视台工作。至此,我俩又成了同行的上下级同事,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我经常在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中看到他的文章。当时,他每个月从邮局寄来的稿费单厚厚一沓,超过当时工资的几倍,淮安市邮局局长还因此通过各种渠道非要结识他这个传奇人物。转业第一年年底,他被评为淮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而且仅凭一己之力,他一人就完成了当年整个淮安市在国家和省级报刊见报的政治任务一半的指标。



当时《淮安日报》还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他《为了周总理故乡的知名度——记“淮安新闻一等奖”获得者李笑天》,在年终新闻总结表彰大会上,时任市委陈书记亲自给他颁奖。



李笑天出版专著汇集



南岛新生


梦想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岛上向他招手。1997香港回归那一年,他作为专业人才被引进海南,怀揣着文人的大海情结,他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开往海南的轮船,随行只带了一个皮箱和一件风衣。据说来接他的人,路上不小心打开了皮箱,原本以为是一箱子的钱财宝贝,却发现里面整整齐齐地装着一箱子荣誉证书,整整一箱子呀,那时候他进入媒体行业也不过四年时间而已。如今20年过去了,那一箱证书和风衣永远留着纪念,箱子早就换了更大的。他很珍视这些证书,不为炫耀自己,而是代表了他作为媒体人的荣耀和自豪,这一本本证书就是他在梦想路上攻下的一个个山头。



李笑天是他的笔名,而他的真名很少人知道,熟悉他的人都叫李社长,不少好朋友还叫他八哥(家中排行老八)。他在新闻媒体行业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刚到海南,就有好几家主流媒体给他抛来橄榄枝,新华社海南分社、海南特区报、海外时报、法制时报、南国都市报等媒体老总亲自请他到单位任职。后来他选定到海口电视台工作,第一年,他策划的电视专题片《爱心的呼唤》以超前的思维,动员社会各界为海南大学贫困生助学,有创新、有爆点,高收视,影响广,在年终海南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得唯一海南电视专题一等奖。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被引进到到海南第二大媒体《海南经济报》社(国际旅游岛商报的前身)担任副社长,主管报社经营和集团化运作,这一段也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经历了。李笑天俨然成了报社发展的栋梁——紧追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推动报社从海南经济报升级换代为国际旅游岛商报,从蜗居一层楼到拥有整栋办公楼;见证《商报》从一个地方报社到海商报业集团,并于2015年成功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成功上市,功劳簿上他居功奇伟。



李笑天荣获“中国经济新闻”大奖




痴情新闻


如果本文单是罗列他的贡献,我可以洋洋洒洒写上几万字,但李笑天之所以是李笑天,在于他的不简单多层次。他有原则有底线,因为看不惯行业内某些媒体人对企业趁火打劫的恶习,于是他反其道而行,偏偏要与企业家交朋友,和地方政府部门交朋友。他认为,媒体有监督的职能和责任,但不应被用来谋私利,监督的最终目的是让企业和地方经济变得更好。如海南南国企业集团,是海南最大的特产食品企业,为提高南国品牌的知名度,李笑天不间断地跟踪宣传报道达15年之久——当企业遇到困难了他来跑政府协调;当企业遭遇不正当竞争时,他用新闻报道来伸张正义;他帮助南国食品单枪匹马“闯进”了上海世博会,“闯进”了博鳌旅游论坛,“闯进”了金砖国家论坛,助力南国摘得“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南国企业集团董事长刘汉惜为感谢他多年的支持,在南国20年周年庆典大会上,专门从上海制作一个奖牌,授予他“南国感动人物功勋”奖章,这在企媒关系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瞄准一个地方,就不会轻易挪窝,他虽然是报社领导,但始终以记者的视觉,将新闻报道挖深挖透。他用七年的时间与万宁市三任市委书记和领导班子打交道,累计奔赴万宁基层60多次,上山下乡,白天黑夜,同领导干部交流,与百姓群众交心,不遗余力宣传万宁经济、旅游、党建、教育等,曾经8天8夜没睡觉,连续采写万宁市8个大型系列专题报道,他还将自己创作的二十幅书法作品拍卖所得善款全部送到万宁贫困村,是一位闻名乡野的“万宁通”。接着又是澄迈县,是他把澄迈的美丽乡村写进了中央电视台,他写的澄迈“打违”文章获时任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亲自批示号召学习。作为资深媒体人,他拥有天生的新闻敏感,但凡有采访,他提出的问题是最尖锐,最核心的,如果有幸跟他一起采访,会见识到一位高级记者一针见血,毫无废话的采访功力。他的采访,提问时掌控主动权,倾听时掌控节奏,数据、细节和方向,往往采访还没到最后,文章的概貌就已经在他脑中形成,海南媒体界,得此一人,甚是幸也。



硕果、荣誉、掌声、鲜花一齐涌来,可这里面凝聚了李笑天多少智慧、心血和汗水啊!他从事新闻工作这些年,三次获得中国经济新闻大奖;《我们是乡下来的探子》、《铁腕整治,让南渡江“母亲河”不再哭泣》等11篇文章获国家级报刊大奖;《海大,一场爱心呼唤引起的“革命”》、《昌江,大山里劈出“芒果路”》等36篇文章获得省级报刊新闻专题大奖。他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江苏省“新闻报道一等奖”、国际旅游岛商报社“杰出人奖”、“社长总编特殊贡献奖”、海南经济特区“十大杰出功勋奖”、“德耀海南·社会责任爱岗敬业模范人物”等多个重量级大奖。2016年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为“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贡献人物奖”。他获国家级、省市级荣誉数不胜数,是海南新闻界有名的“获奖大户”。这些年,他出版发行的《南国梦》、《海南绿色崛起》、《痴情澄迈热土》专著成为海南领导干部抢手的读本。他在繁忙的工作中,还身兼多个社会职务,为服务社会和公益事业甘愿放弃休息时间。他是海南省江苏商会首席特别顾问,海南省名牌产品评选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海南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新闻界书画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李笑天“海南腾飞”书法获奖作品



笑对苍天


他常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得过且过,没有梦想,二十多岁就看到老的人;另一种是有梦想并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人。除了梦想,他无欲无求,所以他无所畏惧,走进他的世界里,看不到蝇营狗苟和阴暗消极,无论身和心都是舒展在阳光下的。他也一直以坚韧的毅力对抗这瞬息万变又充满陷阱的世界,坚守梦想,如同老牛一般,在媒体这片田地上耕耘不止。




独立精神,自由意志,是李笑天的人生座右铭。他常说,要将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人生不是比高低,也不是比有钱没钱,而是看谁能睡得舒坦,笑得灿烂,真性情就是限量版,过得心安理得,充实丰满,就是赢了一辈子。我想,这才是对他的名字“李笑天”的最佳诠释吧!片言只语说不尽和李笑天的情结,著书立说道不尽对李笑天的仰慕。为聊表对他的崇敬之情,我用他的原名和现名作对联一副作为我对他的赞许:春潮涌动,凭借文胆雄才,只身追梦竞翱翔;笑对琼州,秉承军魂风骨,立名著说慰苍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