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拱墅人力资源税务筹划服务价格(拱墅人力资源税务筹划要花多少钱)

2017年,拱墅区开展了拱墅分区规划的编制,当前,分区规划已完成并付诸实施。根据分区规划,拱墅区区属存量土地空间7300亩(不含杭钢半山钢铁基地3700亩)。其中工业用地占10%,物流仓储用地占9%,城中村用地占59%,商业设施用地占12%,未利用地占8%,其它用地占1%。


随着分区规划的实施,这些用地将围绕拱墅区打造“运河沿岸名区”的总体发展愿景和开放包容活力之区、产业转型样板之区、现代都市魅力之区、江南水乡秀美之区和和谐安定幸福之区五个分目标,优先保障基础配套、产业发展和环境景观三方面供给。


17个区块重新启动城市设计编制


分区规划提出世界文化遗产及历史街区、重点景观资源及周边区域、重点区块、重点街道和城市更新区块五大类17个区块的城市设计编制引导,并指导完成了莫干山路、祥符桥、运河湾区块城市设计,正在开展运河新城和杭钢新城核心区块、上塘河、西塘河、半山沿线等区域城市设计。


秀美莫干山路



▲莫干山路城市设计效果图


莫干山路定位为北秀之脉,是联系城北与市中心以交通功能为主导的综合型主干路,城北承载创业与生活的南北向城市主轴,体现“创智、文韵、休闲、雅致”四大主题的景观大道。通过此次城市设计,要将莫干山路沿线打造成为绿色秀美之廊、智慧创意之带、品质魅力之轴、城市记忆之路。


古朴祥符桥



▲祥符桥区块城市设计效果图


祥符桥区块是市规划局在“百名规划师服务百家社区”活动中根据居民诉求推动的城市更新项目,经过分区规划的统筹引导,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已和运河湾传统风貌街区一并列入拱墅区重点打造的两大风貌街区,目前已完成规划优化调整,并进行了土地征迁。


按照规划,该区块倡导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市井与时尚的融合,将重塑祥符传统风貌街区、推进杭派民居在拱墅的实践、实现旧空间的再激活与利用。


魅力运河湾



▲运河湾城市设计效果图


运河湾项目是城北运河新城的重要节点,在“产城融合”的理念下,围绕“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两大主题打造传统风貌街区。


作为拱宸桥精华段的延伸、传承与发展,通过文化展示、世界级旅游产品打造,使运河的旅游产品更丰富、配套服务更完善、公共空间更多彩。


全区统筹落实9个产业发展单元


产业发展单元是市规划局多年来为推动实体经济振兴而推行的创新成果,其特色主要体现在“规模适宜、功能复合、邻里聚合、弹性控制、协同服务”。


作为先行示范区,拱墅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产业发展单元实践,此次《分区规划》在全区统筹落实9个产业发展单元,规划创新产业用地约5000亩,其中已成规模实施两处:智慧网谷和运河工业设计小镇。


运河工业设计小镇



▲运河工业设计小镇效果图


作为全省首个“产业发展单元”,改造前,这里是个传统工业园,周边配套设施稀少、生产生活脱节。


通过规划,以泰普森国家工业设计中心为核心,筹划整合周边未利用土地及LOFT49工业遗存,联合打造开放式企业街区,不仅为泰普森集团提供了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辐射周边地块成为区域性的孵化平台,成为拱墅区十大产业平台之一,同时打开企业之间围墙限制,与周边其它城市功能融为一体,单元内还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加强了规划、审批方面的便利服务。


通过设置产业发展单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空间20万方,亩均产值将实现翻两翻,不仅提升了企业面貌和城市形象,也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时代魅力。


智慧网谷



▲智慧网谷效果图


杭州铁路北站老工业基地通过“旧地新用”,设立了铁路北站产业发展单元,拓展发展空间,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创新产业用地1300亩,为产业平台可持续发展、促进产城融合预留和保护空间。区政府在此设立了智慧网谷产业平台。


据管委会介绍,网谷入园企业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均高于杭州市创新产业准入标准的50%以上。现网谷已引进顺丰、新浪、奇虎、小米等优质创新型企业,并成功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容纳就业人口8万人,实现年均产值600亿元、年税收13亿元以上,成为杭州城北地区城市转型的主战场。


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


针对辖区内的城中村改造,拱墅区在分区规划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同步开展《拱墅区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至2020年,通过城中村改造推动产业平台建设,同时将城中村打造成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的目标。



▲拱墅区城中村改造、整治范围图


在城中村改造规划的引导下,2017年,拱墅区完成了30个村、6372户农户征迁。2018年继续举全区之力推进居民和企业征迁清零工作,目前,全区征迁任务已完成超过95%。


拆迁安置房、村级留用地、各项城中村改造配套设施项目以模拟审批等方式全力加速规划审批,为优配套、补短板,美化城区环境,推进运河沿岸名区建设做好服务。


城中村改造用地和杭钢转型升级提升为拱墅区发展释放了潜力,推动了“三公”用地的落实。分区规划提出道路、立体过街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科教文卫设施、公园、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等15类261项实施任务分解,并完善一图一表,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杭州大城北地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契机,将大部分建设项目纳入《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市区联动,高效推进北部区域开发建设,完善民生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提升城区品质。



▲大城北地区道路项目分布图


说明:具体建设项目以实际实施计划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