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营业税金及附加余额(营业税金及附加余额在期末应转入哪个科目)

稽查案例:某大型建筑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根据完工百分比确认合同收入和 合同成本,根据确认的收入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2016年5月1日账面根据收入计 提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共计3.2亿元,根据实际开具的营业税发票缴纳的营业税金及 附加共计2.9亿元,应交税费营业税及附加余额3000万。由于营改增政策尚未明确, 收入如何调整,已计提未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如何缴纳尚未明确,建筑行业的 增值税核算如何账务处理均未明确,该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经过多方研究进行了 2016年8月做账务调整:



冲减了计提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已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差额,即账面的应交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余额。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00万


贷:应交税费 -3000万


根据预计合同总收入-已开营业税发票金额/1.03,计算出剩余合同收入不含税金额,新的预计合同总收入=已开营业税发票金额 剩余收入不含税金额,根据新的预计总收入和完工百分比确认当期收入,当期收入包含了当期实际发生的收入和调整的收入。



稽查认为:


1、营业税金及附加冲减不合规:营业税金及附加不能一次全部冲减,只能开一笔增值税发票交了一笔增值税及附加的同时冲减一笔应交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


2、收入不允许整体调整,必须在营改增时点根据账面已确认收入减去已开营业税发票,冲减差额。在营改增以后每月价税分离确认收入。


3、要求调增2016年5月冲减的税金及附加,要求解释收入调整是否降低了利润,少交了企业所得税。


4、账务处理是否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或者有关部门的通知,企业内部是否有制度支撑


稽查口径:财税2016年22号文


铁蛋思考:财税22号文是2016年12月出台,距离全面营改增已经过去8个月,这八个月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们收入如何处理,已计提未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如何处理。22号文主要是针对增值税核算,并不是针对收入调整。面临这些问题,建筑企业在主观上确认不知道如何处理,并不是恶意冲减税金,以及调整收入。



检查汇报


1、还原了营改增前确认收入、工程结算、计提营业税及附加、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分录。


2、解析了营改增后冲减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分录,罗列了计提、缴纳、冲减的数据依据。


3、解析了营改增后在22号文出台之前的增值税核算账务处理分录。


4、解析了营改增后调整收入的账务处理分录及调整依据,测算了一次调整收入与分期调整收入的区别,证明两种调整方式对利润没有影响,利润减少是营改增价税分离造成的,与调账方式无关。


5、结论:2016年5月1日冲减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小于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2016年12月31日开具增值税发票缴纳的增值税、税金及附加。



稽查后思考


1、账务处理并不是财务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的。


2、只要涉及税务,账务处理必须慎重,后附资料必须齐全。


3、遇到稽查一定要对稽查内容的相关税务规定非常了解。


4、面对稽查人员解释问题一定要逻辑清晰,思维清晰,有条不紊。


5、根据几轮的约谈,逐步捋清稽查的目标和自身的问题重点。


6、根据要求撰写报告、承诺,反馈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